婺州窑作为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已有上千年的璀璨历史。作为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得到了后人的继承与推崇——
邵杭平认真地在婺州窑素胚上刻花
土即泥也,万物生长之本也;火是焚朽催新;水是生命源泉。泥、火、水的灵性,拨动了山川脉搏。那无常的形变与釉变,通过着意的窑变与彩变,精心的水变与火变和灵性的神变与土变,泥与火可以舞动成陶瓷的造型,水与火的征服可洗礼成陶瓷的釉面。瓷土也是有生命的,她在你手里成长,在你手里变化,且能透出你的心境。这是来自24岁小姑娘邵杭平的感悟。
武义婺州窑研究所是邵杭平接触到瓷土世界的第一步。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看着瓷土在手里转动,随着自己思想的改变而改变,这一切使得她下定了一个决心。这便是我想要的了,她对自己说。
从高中开始,邵杭平开始接触到陶瓷世界,因为学业的影响,她只能偶尔去武义婺州窑陶瓷研究所参观一下,并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接触,但这也在她心里埋下了种子。高中毕业后,她到了安徽财经大学就读,所学专业是广告设计,虽然隔得远了,但也没法阻碍她对陶瓷的热爱。于是她特地找了一个陶吧,在学习空隙去专门指导孩子制作和学习陶艺。每年的寒暑假,邵杭平都会在婺州窑研究所所长邵文礼的批准下进入研究所学习和制作瓷器。“在邵文礼的细心教导下,我终于学会了一些皮毛,陶瓷的世界太大,而我太小,这是永无止境的追求了,当然我也会一直追求下去。”邵杭平这样说。
初见邵杭平,记者表示很惊讶,这么年轻,并且笑起来也很腼腆。“我其实很外向,起初接触陶艺,我是想借这个机会来让自己静心,磨练一下自己的性子,谁知道一碰到瓷土,反而就放不下了。”邵杭平笑着说,“很多女孩子也喜欢做这些陶瓷小玩意,但大多坚持不了多久,一是比较累,会有一些重活;二是这整天与泥巴打交道,弄不干净。其实,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能够加入婺州窑研究所,所以才要加倍珍惜这样的机会,努力去做好该做的事,并且要做出更优秀的作品。”
今年是邵杭平接触陶瓷制作的第7个年头了。从18岁接触陶瓷开始,到现在学有所成,不得不佩服这个小姑娘的耐性与坚持不懈的意志。她大学毕业就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婺州窑研究所,在婺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邵文礼所长的教导下研究制作陶瓷制品。
在金华市第四届工艺美术精品展览中,由邵文礼设计、邵杭平制作而成的银斑纹茶盏获得了金奖。目前研究所派遣她到邵宅小学婺州窑烧制技艺传承教学基地,为孩子们上课,传授婺州窑烧制技艺,让这个传统文化一直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