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定窑白瓷刻莲瓣纹碗 (翻拍自《定瓷》)
唐代中后期之后,定窑便成为白瓷的主要代表,并逐渐伴有印花纹饰,工匠们对烧制方法的改进,使得定窑在北宋达到顶峰,并在北宋初期便成为皇宫定制贡瓷。广东省中国文物鉴赏家协会常务理事冯素阁用"白定怡人"来描述它的珍贵。而陶瓷专家李海则表示,“定窑的优势不在于花纹装饰,而是以胎釉取胜。在五大名窑中,定窑的胎最好。”
定窑以胎釉取胜,釉色清凉透明
定窑在宋代“五大名窑”中是唯一的白瓷名窑,它的“名气”在宋以后超越了曾经显赫一时的白瓷名窑——刑窑。晚唐以后,邢窑由于制瓷原料缺乏等原因而衰败下来,而定窑却在原有的基础上迅速地发展起来。从唐代之金、元,历时700余年,白瓷一直是定窑的主要代表产品。
唐代早期定窑白瓷质量粗糙,胎质与同期黄釉瓷、褐釉瓷相同,需要使用化妆土来美化胎体、提高白度。唐代中期以后,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经过淘洗处理的胎体杂质大大减少。
广东省中国文物鉴赏家协会常务理事冯素阁接受收藏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定窑的珍贵,是原因在于它是当时北方地区白瓷方面最具代表性的瓷器。而且历史上对定窑描述的文献相对比较多,包括它的一些艺术特点,“胎薄,釉白,典雅秀丽,印花精美,看起来比较完美,白定怡人。”
曾从事古董贸易近二十年的陶瓷专家李海则表示,“定窑的优势不在于花纹装饰,而是以胎釉取胜。胎非常白、细腻,另外,虽然它还有‘黑定’、‘紫定’,但是它的胎都是白色的,在五大名窑中,定窑的胎最好,官窑的胎是灰的,汝窑的胎也是灰的,钧窑的胎就更不好了,所以它的釉很厚,否则很难看,釉色清凉透明是定窑的最大特点。"
装烧方法节省燃料,还能成倍提高产量
定窑在当时既要烧制高档的宫廷用瓷器,又要生产来自社会各个方面所需的日用瓷器。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变一匣一器为一匣多器的装烧方法,就成为迫切的需要,支圈仰烧法就是基于这种考虑而创造出来的。定窑在支圈仰烧法的基础上,进而又发明了支圈覆烧迭置法。从器物仰烧到覆烧法的创造成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瓷器装烧方法上的一大革命,它既充分利用了窑位空间又最大限度地节省了燃料,而且还可成倍地提高瓷器的产量。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李辉炳撰文说,印花装饰同样是为适应这种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所以凡印花器皿,多数为支圈覆烧,口沿无釉者居多。由于它既起装饰器物的作用,又起辅助器物成型的作用,节省了成型与装饰的时间,加快了制坯的速度。
南越王博物馆馆员叶丹洋进一步分析称,“印花工艺是用一个模子,然后像盖章一样一个个印在上面,所以,我们能看到印花大体来说都是很一致的,花纹的排列和走向都很接近,这是定窑的一种纹饰特征。”
不同年代的烧造工艺导致定窑器颜色有偏差
据了解,瓷器的造型是与装烧方法、使用的窑具有着密切的关系;瓷器的釉色除了原料外,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窑中火焰的变化等等。各个时期定窑由于制瓷原料、窑炉结构与烧窑所用的燃料等方面的不同,以及烧造工艺上的不断改进,都会对瓷器的造型、釉色、装饰各方面留下一些工艺痕迹,形成各个时期不同的时代特征。
李海向收藏周刊记者介绍,由于不同年代燃烧方法与燃料的不同,使得颜色上也有轻微的变化,“采用“还原焰”烧法烧制,含铁偏重,所以,瓷器会有一点点偏青色。用“氧化焰”烧法烧制,含铁量则偏少,定窑瓷略微有一点点偏黄。”
李辉炳分析燃料变化的原因称,“由于窑炉不断增加,生产区域随之扩大,烧窑所用的燃料——木柴的大量消耗(北方少柴),也已经达到了难以继续维持生产的地步。聪明的窑工们在这种种的困难面前,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经过反复的试验,成功地创造了从烧柴改用烧煤的新方法(北方多煤),这就给当时的定窑带来了新生。”
因有“芒口”,定窑在南宋被宫廷弃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支圈覆烧迭置法(简称覆烧法)”适应了当时大量生产、节约燃料、降低成本的需要,但伴随而来的问题却尤为“致命”,那就是通过这种方法烧制的瓷器,其特点是器口沿无釉,文献上称其为“芒口”。就是碗口沿处留下了一圈无釉涩胎,无论是外观还是使用安全性都出现了大问题。
1969年,河北定县有两处塔基出土了大量宋代定窑白瓷,最高的一件达61厘米,是一个净瓶,国宝级的定瓷。塔基的年限在宋代初年,表明北宋早期皇宫已经在使用白瓷。而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宋太宗时代定窑白釉器已经进入北宋皇廷成为贡瓷,并成为最早进入北宋宫廷的御用瓷之一,但由于后来“覆烧法”的广泛应用,“芒口”成为了定窑抹不去的“伤疤”,致使南宋宫廷对其态度发生了强烈的变化。据南宋叶寘《坦斋笔衡》中记述“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隧命汝州造青窑器”。
陶瓷专家楼钢也分析说,“当时定窑的工匠们宁愿要数量也不要荣誉,依然坚持采用‘覆烧法’来生产,致使来自宫廷的订单流失。”
而李海则认为,工匠们曾经也为这一缺失努力弥补,就是对“芒口”镶金镶银,“考虑到皇室使用,工匠才想到这个方法,否则一般的老百姓怎么能镶嵌得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