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坝窑古陶瓷博物馆一期工程完工,正式落户五通桥区竹根镇四望关广场,这为小西湖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平添了几许新意,也为广大市民游客端上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市民参观西坝窑古陶瓷博物馆
西坝窑瓷器精美漂亮
五通桥区竹根镇文化街上,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便是博物馆所在地。在阁楼里,分门别类摆放了各种西坝窑瓷器和标本;黑釉茶盏、褐釉茶盏及各色窑变釉茶盏,让人联想到风靡两宋的“斗茶”习俗;作盛酒器具的玉壶春瓶,造型优美,也让人感受到当时发达的酒文化;而从西坝窑中出土的各种大小不一的捶丸,证明在千年前的乐山,似乎也应有过类似高尔夫球的“捶丸”体育运动,陶瓷铃铛呈现出当年“茶马古道”的盛况……
“你看,这个白釉褐花的瓷瓶釉面光亮,釉色呈乳白色,瓶身布满了盛开的牡丹花,多漂亮啊。”随行的多名收藏爱好者对博物馆内的各种瓷器赞不绝口。
看到这么精美的西坝窑古陶瓷,不得不提到西坝窑窑址,它位于五通桥西坝镇,2007年底,乐宜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发现宋代至明代窑址群,引起了川内考古界、收藏界以及乐山市民的密切关注。2008年1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其开展复查工作,同年2月至5月,该院在乐宜高速公路穿越该窑址的地段内进行清理挖掘工作,该窑址分布在沫溪河西岸的山麓之上,平面形状略呈新月形,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西坝镇建益村、庙沱村一带。
“正是通过此次发现,很多收藏爱好者通过整理收集,获得一批实物标本。”西坝窑古陶瓷博物馆常务馆长曹洪告诉记者,收集的器形以碗、盏、罐、壶、瓶为主,另有盘、杯、盆、炉、瓷塑、窑具等,釉色以花釉瓷、黑釉瓷、酱釉瓷为主,有少量白瓷、青瓷。西坝窑的时代上至五代、宋代,下及明初,有近千年的历史。
保护和传承为西坝窑安家
为了研究和保护这一古窑址,一批西坝窑古陶瓷的收藏、研究者们,正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地建设一个以西坝窑古陶瓷为主体馆藏的民办博物馆,来进一步探究、展示、宣扬西坝古瓷独特而精美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传承西坝窑文化,曹洪便是其中的一位。今年51岁的曹洪是五通桥人,现为北京大学资源学院文博学院特聘教授、北京东方大学客座教授、四川文化产业学院文博学院客座教授,30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中国古陶瓷,著作有《西坝古窑瓷鉴赏》一书(合著)。
年初,曹洪等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号召,以及政府对设立私立博物馆的政策支持、依托五通桥区的旅游资源而打造,建设了前期以西坝窑古陶瓷展示为主题,后期以古玩艺术品分类的红色收藏、玉器、书画为辅的综合型、专题性大型文化博物馆,从此,西坝窑古陶瓷有了自己的阵地和基地,一项新的文化事业也由此起飞。
公益性博物馆年底免费开放
“西坝窑古陶瓷博物馆,为公益性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集典藏、研究、学术、教育、展示、传承、休闲、体验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是提升五通桥的城市文化旅游形象与居民(游客)文化休闲生活的窗口。”博物馆出资人、馆长陈科全说,该馆占地面积1300余平方米,其中西坝窑古陶瓷展区400余平方米,该馆现有古陶瓷器皿、陶瓷标本1000余件,西坝古陶瓷藏品数量丰富、种类较多。
据介绍,该博物馆已列入“乐山文化创意产业园”落户五通桥的项目之一;“西坝窑古陶瓷博物馆将积极申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与各地大学、院校合作,提供观赏、教学、教育、培训、实习等文化服务。”曹洪说,目前,西坝窑古陶瓷博物馆已同北京大学资源学院文博学院、北京科技职业学院文博学院、四川文化产业学院文博学院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书,为研究、保护、挖掘、发现西坝窑古陶瓷,迈出了十分有意义的一步。
据悉,西坝窑古陶瓷博物馆定于年底正式开馆,免费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