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顾客正在麦德龙四方坪店铜官陶瓷生活馆内挑选商品。高亮摄影
仿古长沙窑。 长沙晚报记者陈焕明摄
前段时间,一则北京故宫开淘宝店,网上卖创意产品的消息吸引了大家的眼球,朝珠耳机、“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顶戴花翎官帽伞……让不少网友大赞“这设计太有才了”。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位于长沙的铜官窑正在进行重新设计和包装,让这项1200年前的传统艺术工艺以新的姿态重新走进我们的生活。近日,“长沙窑国际研讨会”在长沙举行,来自中国、伊朗、印度等国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论道海上丝绸之路上长沙窑的跨文化设计。
历史
唐代长沙窑有很多来自伊斯兰的订单,匠人画出阿拉伯文
长沙窑作为唐代著名的民窑,其产品早在1200年前就已远涉重洋,走遍了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一带,越过印度洋、阿拉伯海,直奔阿拉伯以及红海之滨的埃及等20个国家和地区。在伊朗、日本、东南亚与巴基斯坦、印度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遗址中都曾有大量长沙窑陶器出土……这些都说明,长沙窑是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伊朗科技大学学者MohammadAbaei认为,从长沙窑的造型、装饰等方面,可以看出唐代时期以长沙窑为载体的中外文化交流。他说,当时长沙窑有很多来自伊斯兰的订单,产品要求写古兰经教义,长沙窑匠人不懂伊斯兰语,照着画出了阿拉伯文,其中难免疏漏,却具有唐代绘画的洒脱自然。
凝聚着无数长沙人智慧与汗水的长沙窑兴盛于唐代,衰败于五代。直到近几年,长沙窑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沉寂了数百年的古陶瓷重新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老街
汇集40家长沙窑陶艺作坊,
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玩陶
长沙窑作为传统文化产品,经过重新开发,以崭新面貌走向市场。记者近日走进位于望城区的铜官老街,只见一排排未上釉的陶坯在橱窗里打盹,湘江在街外缓缓流淌,明清建筑风格的老街如一幅水墨丹青。“泥人刘”工作室、创伟陶艺坊等“前店后厂”的陶艺坊随处可见。
身为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的刘志广在这里开了一家名叫广华鑫的陶艺店,他说,以前这条街上只有他一家做长沙窑,随着人们对长沙窑越来越了解,生意越来越好做,现在像他这样的陶艺店已经有40家了。刘志广告诉记者,广华鑫共有2个生产车间,除了一些游客前来选购,产品主要销往广州、杭州、扬州等地的古镇古街,“现在一年能赚近200万元。”目前,刘志广还邀请了一家专门做茶具策划的公司做后期的市场开发。
记者了解到,随着铜官古街的名声响了,该镇正在打造一个铜官国际陶艺村,集长沙窑生产、展示、培训、休闲、体验于一体,吸引了国内外陶瓷艺术家和团体进驻创作,同时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观光、旅游、玩陶,给这座千年古镇带来了新的生机。
创新
长沙府窑推“湘茶配湘器”,
首家铜官陶瓷生活馆开进麦德龙
现在长沙窑“发烧友”都在思考如何用一套积极的方案来保存和发展长沙窑的地域文化。长沙府窑陶瓷艺术有限公司就是第一家敢于“吃螃蟹”的公司。
今年6月,长沙麦德龙河西店开业,长沙府窑陶瓷成为首批入驻商品。去年,国内首家铜官陶瓷生活馆在长沙麦德龙四方坪店开业,主要展销长沙府窑出产的各类茶器、雕塑艺术品等,这也是长沙府窑迈出陶瓷产业扩展的关键一步。
长沙府窑总经理吴琪表示,近年来,受制于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和各地陶瓷产业逐渐兴起的影响,铜官陶瓷产业经历了较长的低迷期,直到近几年,在各级政府支持下,铜官陶瓷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构建集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使铜官陶瓷产业重现生机。
吴琪认为,铜官陶瓷要实现产业复兴,就必须瞄准市场,进一步完善产业链。近年来,长沙府窑将湖南黑茶文化与陶瓷文化相结合,打造“湘茶配湘器”的概念,建立了府窑茶器专业生产基地,生产的陶瓷茶器不仅契合市场需求,也受到麦德龙等跨国商业连锁巨头的青睐。目前,除了麦德龙,他们还在长沙火车南站和黄花机场开设了专卖店,销售情况十分不错。
复兴
将面向陶瓷日用消费市场、文化礼品市场及
纪念品市场开发新长沙窑系列产品
作为长沙窑陶瓷文化的发源地,望城区已编制《铜官陶瓷产业复兴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16年,铜官陶瓷文化旅游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艺术工作室聚集100个,陶瓷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建设投入100亿元,游客数量突破100万人次。
文化层面上,在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创作“梦回大唐”百米瓷板文化长廊,再现长沙铜官窑的瓷器生产过程、窑工生活场景和交易贸易等场景。同时,“新长沙窑陶瓷体验馆”提供陶艺表演、陶艺制作、陶瓷文化体验、陶瓷艺术品展销、游客接待、艺术交流、学术研究等服务。
产业层面上,投资建设中国铜官国际陶艺村,在铜官古镇湘江东岸,将原湖南陶瓷总公司第八厂旧厂房开发改造升级为陶瓷艺术产业及文化休闲旅游基地。
此外,在传承与创新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还将面向陶瓷日用消费市场、文化礼品市场及纪念品市场开发新长沙窑系列产品,款式形态上化用长沙窑艺术元素,审美风格上更具现代感和时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