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中国唐代著名的瓷窑之一,邢窑窑址在今天的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临城县等地均有发现。而为了恢复失传已久的邢窑瓷器烧造技艺,出生于河北省临城县的张志忠,凭着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与努力,让这一中国陶瓷史上的经典瓷器品种在当代焕发出了新的光彩。近日,张志忠在接受中国文物网记者采访时,也向我们讲述了他在传统中寻求创新的邢瓷复烧之路。
张志忠当代邢瓷作品——翰林罐
张志忠当代邢瓷作品——春
邢窑复烧第一人——张志忠
(编辑 白頔)作为中国唐代著名的瓷窑之一,邢窑窑址在今天的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临城县等地均有发现。而为了恢复失传已久的邢窑瓷器烧造技艺,出生于河北省临城县的张志忠,凭着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与努力,让这一中国陶瓷史上的经典瓷器品种在当代焕发出了新的光彩。近日,张志忠在接受中国文物网记者采访时,也向我们讲述了他在传统中寻求创新的邢瓷复烧之路。
据张志忠回忆,1980年初,临城县成立了“邢瓷恢复研制小组”,而当时他所供职的临城县第一瓷厂也参与其中。作为当时陶瓷厂里面少有的高材生,他也被安排到了研制小组中。那年春天,张志忠首次和专家们一起参加了临城县祁村唐代邢窑遗址的挖掘。整个挖掘过程,让他对邢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感到恢复邢窑烧造技艺是一项非常光荣的事情。后来,尽管当时也有机会去县里待遇更好的木器厂工作,不过在他的心里其实早就已经和邢瓷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结。
“从那时候开始,直到现代为止,三十多年来,我就没有离开过刑窑瓷器的研究和恢复工作,一直都在这个领域里。”张志忠告诉记者,在这三十多年的邢窑研究和恢复工作中,他和专家们一起在邢台市内丘县、临城县等地进行了大量实地考古和勘查工作,对于邢瓷的造型、装饰以及做工等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之后,经过不计其数的反复试验,张志忠终于成功恢复了包括玉壁底碗、平底碗、执壶、白瓷瓶等在内的20多种邢瓷产品。2013年12月,他更是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历史名窑恢复与发展贡献奖。
总结自己这么多年来的邢瓷复烧经验,张志忠指出,其中有两大难关是最难攻克的。一个是原料,“过去烧造邢瓷用的原料质量都很好,我们在之前的考古勘探中也采集过,但是现在能找到的量很小,而且开采起来也非常困难。”张志忠说,“另一个就是过去都是用柴窑烧的邢瓷,而现在一般都采用煤窑或者气窑烧了,相比之下跟柴窑烧出来的感觉还是有所差别。”为了攻克这两大难关,他一方面不惜工本和精力地寻找高质量的原料,另一方面也在尝试恢复古代的柴烧技术。而遵循传统工艺技法烧制出原汁原味的邢瓷,也是他一直以来所追求的一大目标。
除了继承传统以外,张志忠也始终在探索着邢瓷在当代的创新。在他看来,当代邢瓷的烧造应该是两条腿走路,“一个要恢复过去的传统工艺,力争能够达到过去的那种高度,那种艺术水准。另外,我们也必须要有自己的创新,有自己的时代特点。”他告诉记者,因为时代的不同,人们对于艺术品的审美观念肯定也不尽相同,如果只是一味的照搬过去的东西,也很难在当下的市场上生存下去。
通过创新,张志忠也为自己的邢瓷作品赋予了新的附加值,“就像画画一样,你完全临摹别人的画,说到底还是仿品,只有加上自己的思想和语言在里面,才能使作品变得更有生命力。”就是这样在不脱离古代邢瓷精髓的基础之上,他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当代邢瓷艺术之路,他所创作的当代邢瓷作品,也多次在省级和国家级陶瓷大赛中获奖并被多家博物馆收藏。
在采访的最后,张志忠还特别提到,邢窑在古代曾经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远销海外,足可见那时候的中国瓷器在世界上绝对是遥遥领先的。而现如今,他也感到中国当代陶瓷在科技水平上已经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了。所以,他也希望他和其他中国陶瓷从业者们,能够在继承传统的大前提下,进一步开发出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的瓷器品种,“我觉得这也是我们目前应该做的事情。”张志忠说。
人物简介:
张志忠,1963年11月生,河北省临城县人。河北省陶瓷艺术大师,邢窑传统制瓷技艺唯一传承人,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陶瓷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现任中国邢窑博物馆馆长、邢台市邢窑研究所所长、河北邢瓷瓷业有限公司艺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