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瓷定位有争议
高古陶瓷,在古玩界也被称为“老窑”,“高”是品位,“古”是年代,二者不可缺一。
关于高古瓷器,专家们的定义一直存有分歧。一种看法认为,高古瓷应是指南宋以前,包括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各朝代所制作烧成的各种瓷器。另一种意见认为,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还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瓷器标准,只是处于半瓷半陶的性质,到隋代才有了真正的瓷器出现。因此,高古瓷器仅指唐宋时期制作烧成的瓷器。
此外,还有一种顺应市场需要而生发的观点认为,高古瓷器就是宋元瓷器。因为近两年来宋元瓷器频繁亮相于国际国内的艺术品拍卖会,相对于明清瓷器而言,宋元瓷器年代早,且存世稀少,应为高古瓷器。但无论哪一种观点,大家都一致认为,“高古瓷器”是一个与明清瓷器相对的概念,通常指明清以前的瓷器。
明清瓷以前的高古瓷,从制作方式、造型艺术、装饰手法等各个方面都有着与明清瓷器显著不同的风格特点,概括地讲,可分两个阶段,东汉魏晋南北朝乃至隋代瓷器的各个方面,都还带有从印纹陶和原始瓷时期的烙印,其造型、纹饰的总体风格上显得粗犷敦厚、幼稚朴拙。这时期的瓷器和纹饰造型上多是作为有特殊意义和作用的冥器而存在,在自然单纯之间夹杂着神学、宗教观念的影响,具有一种旷远而诡秘的威慑力量。而唐宋元瓷器的各个方面则明显地表现为走向成熟和理性,更多的受这些特定时代文化信仰、风俗习惯、审美理想的影响,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把握、亲近在瓷器的造型、纹饰乃至功用上都充分地流露出来。绚丽的唐三彩折射着大唐帝国的兴盛和富足,简洁端庄、俊秀素雅的宋瓷造型体现着宋人崇尚自然的生活观念。
高古瓷市场有潜力
瓷器一直是收藏界的主流,古代官窑瓷器可谓高价也难求一物,价格甚至到了令人难以接受的地步,当代陶瓷也呈现出量增价升的趋势,唯独高古瓷器,除了少数名窑精品价格迅速攀升外,大多数高古瓷的行情依旧平稳。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强表示,高古文物、古玩在国内还属于小众收藏。对于高古时期的文物,懂得欣赏的人还不多。比如,大多数人都喜欢图案漂亮的,就是觉得明清的彩瓷比宋代朴素的单色釉瓷器好看。明清的粉彩、五彩、青花等,一路价格被哄抬得很快,清代的粉彩瓷瓶在海内外拍卖场上拍到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但一只宋代青瓷瓶价格却不过几十万元。
不过,高古瓷器的冷遇正在逐步扭转。2014年10月9日,在香港太古广场邦瀚斯艺术廊举行的“奉文堂珍藏中国古代陶瓷”专场拍卖中,当日全场推出257件,古雅致臻,囊括了中国古代重要时期的代表作品,尤其是宋代珍贵瓷器成为了焦点。现场竞投激烈,并以超过90%的成交率获得巨大成功:北宋定窑“官”字款莲瓣纹倒装壶796万港元、北宋耀州窑青釉刻牡丹花双耳瓶304万港元、南宋吉州窑仿玳瑁釉剪纸贴花文字盏224万港元、宋/元影青狮形注子220万港元、宋/金定窑白釉划花莲塘双凫纹折腰盘196万港元、唐代白釉鹦鹉杯172万港元、南宋吉州窑黑釉木叶盏142万港元、宋白釉剔花盖罐100万港元……许多拍品都是以10倍以上的价格成交。
有专家介绍,在陶瓷收藏中,当下国内藏家大多把重点放在明清彩瓷上,较少关注高古瓷。与其价值相比,国内高古瓷的价格普遍偏低,高古瓷在国际市场上的行情远高于国内,存在“内冷外热”的现象。实际上,在民国时期,一件中档的宋瓷就能换五件中档的乾隆官窑瓷器。民国时高古瓷的价格远高于明清瓷器,“30年河东,30年河西”,现在高古瓷和明清瓷的行情则完全颠倒。古陶瓷收藏鉴赏家汪帮宏表示,作为传统收藏大项的高古瓷,沉寂多时,其价格仍在低位,有较大的升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