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的发展,由宋代的大江南北成百上千窑口百花争艳的态势经由元代过度之后,到明代几乎变成了由景德镇各瓷窑一统天下的局面。景德镇瓷器产品占据了全国的主要市场,因此,真正代表明代瓷业时代特征的是景德镇瓷器。景德镇的瓷器以青花为主,其它各类产品如釉下彩、釉上彩、斗彩、单色釉等也都十分出色。
明代青花瓷器是青花类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洪武时期的青花色泽一般较为暗淡,所使用的青料为国产料。明初洪武时期的青花瓷器,造型粗重厚实,制作尚未脱尽元代青花瓷器的粗犷风格。所见的大都是蓝中见黑的色泽。多为碗类,还有少量大盘、菱口盏托、梅瓶、执壶、大罐等。传世较少。
近日看到两个明代前期的民窑青花小罐,其中明洪武青花折枝花卉纹小罐,高10厘米,直径6厘米,虽不起眼,却是明初真品。明洪武时期瓷器造型还留有元代雄浑厚重的遗风,该罐虽小,却造型大气朴拙,短直口、弧腹丰肩、平底,底部粗糙,未精心修整,有明显火石红痕迹。明洪武民窑瓷器的胎体为略含杂质的浅灰白色,从该罐的底部可见其胎体状况符合明代初期的时代特点。这件小罐是洪武早期制品,在装饰技法上,此罐“一笔点画”,笔调自然飘逸,纯熟朴实。肩上绘简易莲瓣纹,腹部以一周莲瓣纹将主题纹饰分为上下两个区域。上部为简易折枝花卉及束把草叶,下部为自元代起就流行的云纹。青花色泽清淡,釉面玻化程度高,柔和悦目。
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质量最佳,色泽浓艳,所用青料为西亚地区所产的“苏麻离青”。宣德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青花颜色有两种,一种浓艳深沉,色泽深蓝。因“苏麻离青”为低锰高铁,故减少了青色中的紫红色调,由于钴料中含铁量高,在凝聚处有自然形成的黑褐色结晶斑。另一种含铁量较低,呈现幽雅青纯的色泽,多用于描画人物。正统、景泰、天顺时期的青花瓷器,其青花呈色有宣德时期的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