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代君王的皇宫内,瓷器一直是帝王之家的日常生活所需及品鉴赏玩之物,其高贵的地位、显赫的声望,绝非其他任何器物可比。正是由于瓷器在宫中的这种特殊性,所以帝王的审美、喜好以及宗教信仰,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瓷器的发展。清朝,瓷器的生产达到了又一个高峰,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臻于鼎盛,进入了景德镇瓷器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清代的瓷器,不仅各代的工艺和品种应有尽有,而且还有许多发明创造。青花瓷的色彩呈宝石蓝,比前代的更鲜艳纯净,别具风格;釉上五彩因发明釉上蓝彩和墨彩,比历代的作品更加丰富多彩,纹样清新;斗彩的品种也比往代的多,着色鲜明;更为可贵的是创制成功了很多名贵的新品种,如粉彩、窑变、郎窑红等等。
现存于避暑山庄博物馆瓷质五供——胭脂彩釉云龙纹轧道五供的重要特征有二点:云龙纹和轧道工艺。云龙纹始于唐宋五代时期。云龙纹作为瓷器上的一种纹饰不仅贯穿整个明代,而且一直延续到清代,堪称为一种定型的纹饰。在构图上以龙纹为主,云纹为辅。龙一般做驾雾腾云状,或在云间起舞。元、明、清瓷器上云龙纹更为多见。如避暑山庄博物馆的此件器物:清乾隆胭脂彩釉云龙纹轧道五供。
此件(套)器物为清乾隆年制,五供由一炉,二烛台,二花觚组成,是汉族民间祭祀用盛供品的五件器皿,摆放于宗祠庙宇,祭奠先祖(或信徒供奉神、佛)用来安放香、花、灯、水、果等供品。其造型多仿制青铜器,在乾隆、道光年间极为盛行。佛教五供是随佛教礼仪制度的形成逐渐演化而来的,是人们用香炉、烛台和花觚来敬佛、礼佛的一种礼仪形式。
佛教里讲究“三”这个数字,而“香炉、烛台、花觚”代表了“三具足”,三者缺一不可。根据佛教仪式,用五供供佛表示对佛、菩萨的恭敬和礼拜。
清乾隆胭脂彩釉云龙纹轧道五供整套器物以轧道工艺,在胎体上刻划出小花纹,然后罩以胭脂釉,在胭脂釉上施粉彩回纹、折枝花卉和“轮、螺、伞、盖、花、罐、鱼、长”八宝图案,器内施松石绿釉,造型端庄,釉色厚重,富丽堂皇,体现了乾隆时期粉彩瓷器的工艺水平,为清宫佛教供器中的精品。
所谓轧道工艺,是在瓷器色地上用一种状如绣针的工具拨划出细如毫芒、宛如锦纹的凤尾状纹,为乾隆时期创制的新型装饰技法。在轧道地上绘花卉图案,具有铜胎画珐琅的艺术效果。此种工艺颇为费工,清宫内务府记事档中称这种新创纹饰为“锦上添花”,景德镇艺人谓扒花。(图一)清乾隆胭脂彩釉五供(炉) 通高27 厘米,口径17 厘米。器内松石绿釉,外壁胭脂红彩装饰,饰有云蝠纹、回纹、云龙戏珠纹、如意头纹,口沿正中有“大清乾隆年制”单行篆书款。
清乾隆胭脂彩釉五供(烛台)通高27 厘米,口径7.3 厘米,底径12.5 厘米。器内施松石绿釉,外壁白地胭脂红彩装饰,绘有云蝠纹、回纹、二龙赶珠纹、如意头纹,中盘口沿部有“大清乾隆年制”单行篆书款。
清乾隆胭脂彩釉五供(觚)通高26.5 厘米,口径15.5 厘米,底径12.5 厘米。器内施松石绿釉,外壁白釉胭脂红彩装饰,绘有云蝠纹、回纹、如意头纹和二龙赶珠纹、蕉叶纹,颈部有“大清乾隆年制”单行篆书款。(图二)
整套器物以轧道工艺,在胎体上刻划出小花纹,然后罩以胭脂釉,在胭脂釉上施粉彩回纹、折枝花卉和八宝图案,器内施松石绿釉,造型端庄,釉色厚重,富丽堂皇,体现了乾隆时期粉彩瓷器的工艺水平,为清宫佛教供器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