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盔墙
甘泉寨
旧瓷窑
甘泉村位于新安县北冶镇南部,以烧制陶瓷出名,历史上曾是豫西地区最主要的日用陶瓷生产基地,有着上千年烧制陶瓷的历史,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古陶村”。
过目难忘“笼盔墙”
走进甘泉村,我首先看到的,是过目难忘的“笼盔墙”。
“笼盔”,专业说法是匣钵,系窑具之一。在烧制陶瓷的过程中,为防止气体及有害物质对坯体、釉面的破坏及污损,将陶瓷和坯体放置在耐火材料制成的容器中焙烧,这种容器即称匣钵,亦称匣子。
“笼盔”如同烧制陶瓷过程中的“盔甲”。它像蒸笼一样,将陶瓷制品扣在里面,防止炉灰掉落在产品上,产品烧制出来后,它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甘泉村烧制陶瓷的时间久了,“笼盔”也日积月累,越来越多。当地人就把它们利用起来,用于建筑围墙、瓷窑等。由于“笼盔”肚子中空,分量轻,防潮防腐蚀,经久耐用,物美价廉甚至可免费使用,因此成为甘泉村特有的建筑材料。
在甘泉村采访时,我发现有村民将完整的“笼盔”填上土,制成花盆,用来栽种仙人掌、辣椒等植物,倒也生机勃勃。
陶瓷匠人聚集成村落
80岁的村民赵世春曾是陶瓷匠人,已经很多年没有烧制陶瓷,他对甘泉村的历史很了解。
赵世春老人说,甘泉村北依黄河,南面邙山,为豫晋通道必经之地。当地瓷土资源丰富,历代陶瓷匠人聚集于此,逐渐发展成村落。因村北半坡有一眼清泉,泉水清冽甘甜,村子故名甘泉村。
据当地志书记载,甘泉村形成于唐代末年,当时村子里有40多个姓氏。甘泉村现有村民1700余名,20多个姓氏。由此可见,甘泉村大多为外地人来此烧制陶瓷,是一个经济发展带动而成的村落。
据《新安县文物普查资料汇编》记载,古时甘泉村陶瓷业发展如火如荼,陶瓷业贸易风生水起,村内道路车水马龙,无比繁华,有“小洛阳”之称。
甘泉村现存宋代瓷窑遗址,宋、元瓷窑遗址和元代瓷窑遗址等,宋代瓷窑遗址被列入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据康熙、乾隆版《新安县志》记载,甘泉岭(甘泉村所在地)居民以陶冶为业,称“碗窑岭”。
据《新安县志》“甘泉岭瓷工业”记载,“本县(指新安县)瓷业由来已久……甘泉岭邱明严筑瓷窑掘地,得白瓷碗盘数十个,光颜甚佳。识者有能制白瓷者,按此等瓷片年代,既不可考,又无忆及传闻者,则(判定)非晚近所制”。此外,由发掘所得白瓷碗盘可知新安县陶瓷业“定有长远之历史”。甘泉岭三岔口紫胡沟三处旧有瓷碗窑55孔,“现营业者仅35孔,均以烧制粗瓷碗罐等陶瓷,颜色任火力为变迁”,烧制者也不能完全把握。
当时,甘泉村有武定方、蒋文焕、何国栋、邱东祥等新建改良较细瓷窑4孔,色为白底,外部饰以彩绘,看起来光泽动人,精巧之技比起禹县(今许昌市禹州市)神垕(hòu)所出产的陶瓷更加美观。
新中国成立后,甘泉村陶瓷业逐渐衰败。赵世春老人认为,甘泉村陶瓷业的衰败,与时代的发展有关。随着搪瓷和钢铁制品的大量出现,日用陶瓷工艺遭到淘汰。
后来,甘泉村村民纷纷转行,瓷窑也逐渐废弃。如今,村里只剩下54岁的蒋铁锤和儿子继续以烧制陶瓷为生。
上庙(窑神庙)和下庙(关爷庙)
甘泉村地势独特,分东坡、西坡和上沟、下沟,为两坡夹一沟。在村南下沟一带,有旧时废弃的陶瓷残次品堆积而成的“山丘”。村里人说,这样的山丘村里有好几座,时间久了,“山丘”上长满野草和树木,尤其以桐树居多。
甘泉村有上庙(窑神庙)和下庙(关爷庙)。据《新安县志》记载,新安县窑神庙共有三座,其一位于甘泉岭南,清康熙、乾隆、光绪年间均曾重修;其二位于甘泉岭后,清雍正、嘉庆年间均曾重修;其三位于西沃乡西沃街,清康熙、乾隆、嘉庆、咸丰年间均曾重修。三者都是因当地古代烧制陶瓷而修建。
甘泉村村民所说的窑神庙,位于今上沟一带,又称上庙,占地五亩,后殿坐北朝南,西侧有三间窑洞。遗憾的是,窑神庙在1992年被拆掉,原址建成甘泉村小学。
下庙即关爷庙(关帝庙),位于下沟。关爷庙前,原有一根用石头刻成的柱子,高约4米,因上面刻有铭文,又称石铭柱,今已不存。
88岁的村民邱如斌带我去看关爷庙,庙不大,前面两间屋子,坐西朝东,供奉着关帝。后面两间屋子,分别供奉药王孙思邈和龙王。
据《重修甘泉关帝庙碑记》记载,甘泉关帝庙始于元朝,兴于明清,至今已有900余年。兴建关帝庙时,甘泉村名“丁家沟”,有碑可考。碑、庙因动乱被毁,于2000年重建。
民国甘泉寨旧址尚存
在甘泉村新修文化广场西侧,有一高地,上有甘泉寨,民国十九年(1930年),王金鹏倡修,未能完工。民国二十年(1931年),邱明严、武定方等人续修完工。现存南北寨门,炮楼、寨墙和窑洞等。
甘泉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民国时期,新安县第四区区公所在寨内办公。新中国成立后,甘泉村小学曾在甘泉寨办学,今已废弃,杂草丛生。
沿山路登上甘泉寨,可见甘泉村全貌。一百多座旧瓷窑历经风雨,一堵堵“笼盔墙”饱经沧桑。在甘泉村这片土地上,还有多少古代陶瓷烧制的秘密没有揭开?让我们拭目以待。(洛阳晚报记者 余子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