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产品后来之所以丧失国际市场的领导地位,一方面与欧洲破译了中国瓷器的技术、不再依赖中国的瓷器产品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国瓷器整体设计思想的落后。
【瓷器是什么】
瓷器曾是中国的符号。在唐宋年间,中国的瓷器随丝绸之路传到中东、非洲和欧洲,丝绸之路也称“陶瓷之路”,陶瓷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欧洲人把中国的瓷器当成奢侈品,当作神器膜拜,百思不得其解其制造原理。他们造不出,于是就猜想。
1516年,葡萄牙商人巴尔博扎在《东方纪事(手稿)》中写道:“他们在这块土地上生产大批的瓷器,瓷器在所有地方都是大商品。制作瓷器要把海螺和鸡蛋壳磨成粉末,加蛋清及其他原料揉成一团,放到地下室藏一段时间。这种泥土被当作遗产和财富,因为到时间后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普通或精美的瓷器。”这样的文字现在读起来是多么地可笑。直到1569年,另一位葡萄牙人、传教士克鲁兹才首次向欧洲较为客观地介绍了中国瓷器及其制造工艺。但是,欧洲人仍然造不出神秘的中国瓷。
人类另一个文明的发源地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人最早发现沙子和盐加热到1000度到以上,会形成半透明的糊状物,冷却后就变成了釉。但是,中国人最早将这种糊状物用于陶器的表面,形成光滑的瓷器。瓷器烧制的三要素:高岭土、高温和上釉技术。高岭土是花岗岩的风化物。欧洲人当时找不到高岭土,而中国却很多。上天眷顾了中国,让中国最先汇集烧制瓷器的三要素, 并且,通过瓷器的交易赚了很多钱。
【中国瓷的繁荣】
生产瓷器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高温,而要想达到高温只有持续地加热,这里面涉及氧气供给的问题。在中国南方,瓷器工匠们想出了一个好的方法,他们利用南方多丘陵的地势,将瓷窑依山而建,这些瓷窑通常有几十米长,高处比低处能高出10米左右,作用相当于高高的烟囱,以吸收新鲜的空气,这样就能让体积很大的瓷窑长期保持高温。
度叔曾在福建参观宋朝时著名的建窑遗址,其瓷窑构造即为如此,令人惊叹前人构想之巧妙。
中国瓷在唐宋年间发展迅速,海外需求还是其次,关键是唐宋时代本身的经济就极度繁荣。至宋朝时,曾有著名的五大瓷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官窑是朝庭直属的。另外,还有很多的民窑,这些瓷窑生产出了大量的瓷器。
宋朝人生活富足。就连卖烧饼的武大在城里也住着二层小楼,潘金莲就是在二楼开窗户时,不慎掉下东西砸到西门庆,然后红杏出墙。
《水浒传》中一个重要的场景就是茶楼。宋朝人从上到下酷爱喝茶。那个断送了大宋江山的宋徽宗书画茶艺十分精通,有一幅他画的《文会图》,艺术造诣非常之高。 这幅图画出在一座安静优美的园林中,一些文人雅士围坐案旁,或端坐,或谈论,或持盏,或私语,羽冠纶巾,意态闲雅。
上行下效。宋朝民间对茶也奉为时尚。有一幅《斗茶图》即描绘了民间斗茶的情形。
“斗茶”斗的是茶,还有盛茶的器皿。当时,每一个名窑都有自己的当家产品,民间老百姓若能在斗茶时拿出一件名瓷来,自然就非常荣光。因此,这也促进了瓷器的繁荣。
到了元代,景德镇人搞出了青花瓷,并为景德镇赢得了“瓷都”的美誉,不过,青花瓷相对于中国瓷在世界瓷器的地位来说,可以说是明日黄花。
【欧洲瓷的崛起】
因为丝绸之路,欧洲尤其是意大利开始接触到这种来自东方的奢侈品。在中世纪末期,历史上有名的富商洛伦佐·美第奇有一天收到了一件贵重的礼物,这是一件来自中国的瓷器,是一位埃及苏丹送给美第奇的。美第奇从来没见过这么精美的瓷器,他被瓷器这种漂亮的釉色和惊艳的工艺所吸引,非常喜爱,后来斥重金收罗了将近400件中国瓷器。
美第奇家族在大约200年的时间里控制着欧洲的金融业,并和很多王室联姻。他们对瓷器在欧洲贵族中成为一种时尚起了很大的作用。当时的欧洲贵族热衷收藏中国瓷器,但是,那时世界上只有中国能够制造瓷器,于是欧洲的商人们便不远万里来到了中国。
不过,美第奇家族最喜欢资助发明、艺术创作和革新,于是,美第奇家族在1575年集中了地中海地区最好的陶匠,试图仿制中国的瓷器。他们实验了各种可能烧出白色瓷器的原材料,包括粘土、蛋壳、玻璃等等。很遗憾,当时还没有现代的化学学科,这些陶工不了解高岭土的成分,也没有办法达到1250度的窑温,因此,美第奇家族的瓷器仿制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他们的努力带来了一个副产品——一种仿青花的陶器餐盘,这个餐盘今天成了佛罗伦萨传统的手工艺品,不仅仍在佛罗伦萨当纪念品售卖,而且意大利的一些饭馆里还在使用。
到了18世纪初,在萨克森公国奥古斯特一世的支持下,化学家车恩豪斯和炼金士博特格开始试制瓷器,在经过多达3万次配方试验后,终于在1709年首次成功烧制出了三炉白色、剔透的硬质瓷器。1710年1月,奥古斯特一世发表宫廷最高令,宣布萨克森大公国研制瓷器成功,并在德累斯顿建立了皇家梅森瓷厂生产硬质瓷。瓷器为公国带来大量的外汇。
值得注意的是,梅森瓷厂至今仍保留了3万次实验的数据,今天他们要想还原几百年前的产品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而中国要想还原一件唐宋年间的瓷器,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梅森瓷厂后来在1713年又成功地找到了高岭土,在此之后,梅森瓷厂烧造出更加优质、稳定的瓷器。因为制瓷在当时属于高科技,所以梅森公司作为皇家公司一直将工人软禁、封闭,像对待犯人一样管理,以保证技术不外泄。直到5年后有三名工人逃出,跑到了奥地利,受到了女王的热烈欢迎,后来,奥地利建成了欧洲的第二个瓷都。
在此之后,英国人韦奇伍德在英国发现了高岭土矿,但是,他对瓷器制造业的最大贡献却是将蒸汽机引入瓷器制造,从而解决了瓷器制造的量产和质量稳定的问题。另外,在1812年,韦奇伍德的后人还发明了骨制瓷器,将牛骨粉加入到高岭土中,这样烧出的瓷器更加洁白。
【日本人如何弯道超车?】
日本人历来没有什么发明创造,但模仿创新却是高手。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发动了侵朝战争,他狂妄自大,希望先吞朝鲜再吃中国。但是没想到看似一盘散沙的大明,只派出了1万多人少量骑兵部队就与日本的10万大军打了平手,形势胶着。小日本耗尽财力,最终却只能撤兵。
然而,日本虽然没有达成战略目标,但是他们将1000多名朝鲜瓷器工匠俘虏带回日本,并成为了日本瓷器发展的最初核心力量。然后,经过30年的努力,他们成功仿制中国青花瓷,制作工序分得很细,可达到欧洲商人要求,产品开始进入欧洲市场。
此时的中国正实行海禁,再加上战乱,瓷器供应本来就少,欧洲人拿不到中国货,就只好去找日本货,再加上日本人又做了创新,发明了赤绘瓷器,成为日本瓷器象征。此时日本瓷开始赶超中国瓷,风靡欧洲,成为欧洲心目中的名牌 。
日本的瓷器大量销往欧洲,成为亚洲瓷器文化的代表,同时,瓷器也为日本赚来了大量的钱财,这些钱财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经济基础。这一边中国的瓷器衰落了,而另一边日本的瓷器崛起了,这种此消彼长的变化对东亚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
【国际上的瓷器名牌有哪些?】
十九世纪是欧洲瓷器迅猛发展的时代,诞生了许多至今仍影响全球瓷器市场的公司,这里面有丹麦著名陶瓷品牌皇家哥本哈根(Royal Copenhagen)、芬兰阿拉比阿陶瓷公司(Arabia)、法国爱马仕(Hermes)、匈牙利赫伦(Herend)、英国皇家道尔顿(Royal Doulton)、英国韦奇伍德日用陶瓷 (Wedgwood)、英国皇家瓦塞思(Royal worcester)、德国梅森陶瓷品牌(Meissen)等等。
这些品牌现在基本上全都进入了中国。在北京以高档消费著称的燕莎商城,一套国际名牌瓷品的咖啡具或茶具的售价基本都在万元人民币左右。而他们的高档产品系列,比如丹麦皇家哥本哈根的“丹麦之花”系列,最便宜的咖啡杯需26900元,一对红茶杯要11万元,这些价格都不是中国任何一个品牌的瓷器产品所能企及的。
中国瓷器产品后来之所以丧失国际市场的领导地位,一方面与欧洲破译了中国瓷器的技术、不再依赖中国的瓷器产品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国瓷器整体设计思想的落后。
中国瓷品的图案设计几乎永远是花鸟虫鱼,多少年也没有创新,但欧洲品牌却讲究注意消费者的文化体验,比如,度叔就购有一套英国韦奇伍德的茶具,其名叫“寿桃系列”,艺术设计的背景故事取自中国的神话故事西游记,这款茶具是专为在东方市场销售而制。从这样的设计可以看出,国外品牌对于消费者用心之深,如果我们也能够这样研究欧洲的消费者,或许我们的瓷器品牌仍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