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香港海事博物馆馆长施君玉\大公报记者林巧茹摄
记者林巧茹报道:十七至十八世纪时中国瓷器在欧洲风行一时,英文“China”一词既指国家,亦可代指瓷器。由香港海事博物馆举办的“陶冶之路:清代瓷器製运图”专题展览,则主要展出已故收藏家及该馆主要贊助人陈淑贞所捐赠的三十四幅清代製瓷连环画,详细显示陶匠分工、官?及外销瓷器的製运,以及广州洋商(粤商)的活动。
水彩绘製 难得记录
中国名?佳器坚硬细密而雪白光亮,是广受欢迎的器物。自明代中叶起,欧洲对中国瓷器需求日增,更衍生出订製中国瓷器的热潮。一般做法是欧洲商人(夷商)先收集本国订单后再船航到中国广州。他们在中国须通过钦定的广州十三行(又称“官行”、“牙行”)商人进行贸易,这些行商会到国内各大瓷?选购瓷器,再运往广州出售。这种特别的贸易代理制度为乾隆二十二年(一七五七)起实施的广州“一口通商”。由此,粤海关口变得尤为重要。由粤海关税馆负责检查及徵收远洋夷船的赋税。
香港海事博物馆馆长施君玉表示:“三十四幅製瓷画以水彩绘成,为十八世纪清代景德镇製瓷工序的难得记录。这组画开首是一幅官员抵?饶州府辖下景德镇的情景。”而自一七二八年起清廷内务府始派官员到景德镇驻厂监烧御瓷,直至后来九江关使兼任督陶官,监督每年两季瓷器漕运送京的情况,此例一直沿用至清末。
从画作“凿土”至“出装”,生动地描绘了景德镇工人凿土及炼土、做坯、上釉、生火开?到上彩的过程。景德镇的片段最后以粤商离开景德镇,南下四百四十里返回广州为终结。他们带?一船的瓷货,满载而归,“送客”一图有详细描绘。
连环画还分别描述了粤商在景德镇的活动,例如“请酒”和“催货”描绘了代理人家中的饮宴,以及瓷店催货及换货的情景。粤商离开景德镇后的一段经歷亦绘声绘色,“过滩”和“过岭”描述了他乘船穿越波涛汹涌的鄱阳湖,然后攀山过岭抵达广东。同时,“开舖”所见欧洲人手持两袋货币到中国瓷商购货。施君玉说:“根据清代颁令,外国人只能在广州短期逗留,他们在当地的活动也经严密监管,而同行西妇均须逗留澳门。”故本组连环图不见外国妇女。
请酒催货 开舖发财
最后,“发财”的压轴画面描绘“当地人做完烧瓷买卖后,举行祭神典礼的庆祝活动,以酬谢神恩,感谢祂一年来的庇佑,画面充满节日气氛。”除了身穿官服的商人欣赏酬神戏外,妇女及小孩也可参与。屋堂内挂起一面西洋镜,反映出舶来品在广州相当流行。广州亦是这些外销连环画类的发源地。
“归装”则细緻地描绘了十九世纪广州城的景致,中央小岛上筑有庙宇及祠堂,而载满装桶瓷器和悬挂外国国旗的外国商船(夷船)正划?,可能停泊广州黄埔江装卸货品或缴纳关税。稍后夷商便展开漫长艰辛的回航之旅,其间或遇上海盗、风暴或其他灾害,沿途险阻重重,最后把瓷器运抵西方市场,成为赚钱的商品。然而这些商船途中遇险沉没亦不计其数。
展览还展出了由其他藏家借展的外销瓷。如藏家Adrian Swire的清同治时期青釉粉彩描金将军罐瓷器和银器、Matthew Hoyle借展的清康熙年间的青花开光花卉纹冰盆和藏家诵先芬借展的广彩开光西洋风景图瓶,此“华荣堂製”款的外销瓷是供应上流社会用的。博物馆为配合展览,专门出版了彩色图录。
该展览展期至明年五月一日。查询详情,可电三七一三二五○○,或浏览海事博物馆网页:www.hkmaritimemuseum.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