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龙採访12位莺歌在地陶艺家,撰写成《陶心未泯》专书,纪录创作者点滴,也道出莺歌未来陶瓷发展。(谢幸恩摄)
莺歌。(谢幸恩摄)
陶瓷釉药发展协会为记录莺歌当代陶艺史,耗时5个月创作专书《陶心未泯》,纪录12位在地陶艺家创作点滴,不乏国宝级大师、宏达电科技新贵;协会总干事杨国龙说,莺歌陶瓷业从最风光时的上千家锐减至百家,老中青3代陶艺家盼走出一条生路。
杨国龙于莺歌土生土长,2年前开始记录莺歌陶瓷发展史,从清朝到日治时期、光復时期,时序延伸到21世纪,并挖掘12位老中青在地陶艺家,以口述、摄影来记录创作故事,文化部也准备与他合作「青年传承陶瓷技艺故事书」计画。
杨国龙说,莺歌史多半由外地人发起田野调查,在地人鲜少闻问,协会2年前着手搜集老照片、古陶窑碎片等,盼完整记录150年前的莺歌陶瓷技术、產业,耗时5个月完成《陶心未泯》一书,从「今日」观点审视莺歌陶瓷发展。
书中首位介绍的人物为84岁「国宝级手拉坏大师」曾财万,制陶年资达72年,纯手工养土、胚土,人称「阿万师」的他,从不把作品交给企业财团,期盼等到知音「伯乐」出现;他表示,出再多钱也不换,大部分作品由博物馆协助展览。
身为陶瓷第2代的张世奇,曾担任宏达电工程师,舍弃百万年薪回到莺歌继承家业,有人问「值得吗?」他笑说,「值得,不一定以金钱来衡量」,非科班出身,却大胆结合野柳女王头意象创作「女王头茶壶」,也获选为新北市10大伴手礼。
杨国龙也说,书中点出了莺歌陶瓷发展的隐忧,莺歌陶瓷业巅峰时期超过千家,但因为人工成本高、工厂外移的流失,今年登记的仅不到300家,在地幸存工厂削价竞争之下,老中青3代陶艺家怀抱着危机感,若人人甘于在红海中厮杀,如何走出一条生路?(中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