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晒陶瓷模具。
“邓阳沙煲好有型,单边卷耳对反柄。薄似竹壳声如罄,可煎可炒能焖蒸。三把柴草三滚粥,饭熟缩火听一听。慢火沌汤香过屋,豆儿会跳功夫成。”在灵山县伯劳镇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其中提到的邓阳沙煲正是伯劳镇邓阳村陶瓷产业中的一个品种。邓阳陶瓷拥有着上百年的历史,邓阳村群众祖辈传承着这门独特的手工制作工艺。百年纯手工艺的细腻打造,让这门历史悠久的陶艺至今仍散发着熠熠光彩。
近日,记者行走在邓阳乡村,感受这百年陶瓷的魅力。
最老窑址,薪火相传上百年
位于伯劳镇东边的邓阳村内,四处可见“长龙”随坡而卧。这些“长龙”其实是一种依山坡用砖砌筑而成的斜坡式的弯状隧道,因为其形状像古人所说的“长龙”而得名“龙窑”。记者多方打听得知,邓阳村20多条“龙窑”里面,年份最老的当属山垌口“龙窑”。
走近山垌口老“龙窑”,窑炉其貌不扬,从外面看就是用黏土和红砖盖成的简陋房子。窑身内壁以耐火砖砌成拱形,是一条长长弯弯的隧道,鱼肚似的地坪,中心高、两边低。伸手摸一摸窑壁上那些经历数百年窑火洗礼的古砖,一块一块突兀着排列。尽管窑炉已停火,记者仍能感受到窑炉的余温,远销海内外的邓阳陶瓷就是从这里出炉的。外壁敷以石块和黏土,窑身左右设投柴孔(俗称鳞眼洞),该洞是投放燃料和观察火焰温度的窗口。上部的鳞眼洞里射进一束束光亮,似隐于隧道壁上的灯光,幽幽淡淡,一眼望过去,三四十米的长度,竟觉深幻莫测。“小时候就看到大人在那烧窑了,也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到今天大家还是在那烧窑。”今年66岁的谢世浦告诉记者,他小时候就看到山垌口“龙窑”用于烧窑。每到夜里“龙窑”就像隐隐发光的火龙,温暖明亮。烈焰舔舐着古老的窑炉,亲吻着炉内各种瓷器,3天后成果就会展现。装窑,烧火,出陶……日复一日,经久不息。
整齐摆放的邓阳陶瓷,成了邓阳村的一道道风景。
最老师傅,传承技艺60年
“以前年轻时,一天最多能做60个沙煲。”今年73岁的谢世平是村里的老师傅之一,至今仍在制作邓阳陶瓷。
7岁的时候,谢世平每天放学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去看父亲制陶。一团团灰黑的泥土在父亲手里变成一个个成型的沙煲,谢世平觉得就像是在看魔术表演一样精彩。14岁那年,为了维持生计,谢世平放弃学业,跟着父亲做沙煲。大概是因为以往的耳濡目染,在父亲的指点下,谢世平很快就学会了这门祖传下来的技艺,一做就是将近60年。中途也曾试过去做别的工作,但没多久还是回来做邓阳沙煲。“这门手艺跟了我大半辈子,有感情、有回忆。直到现在,拉坯时还时常想起父亲的样子。”谢世平说。
说起谢世平,他还是村里引进电器拉坯的第一人。20多年前的一天,他到镇上卖沙煲和菜缸时,看到镇上的人用电来转动拉坯的轮车。琢磨着省力增速,谢世平也买了一台机子回家尝试,发现这机器真的把拉坯效率提高了。乡亲们看到后,也纷纷效仿起来。到现在,邓阳制陶这门传统手工技艺已不再是全程纯手工,掺入了现代动能后,炼土、拉坯省力多了,制作成品的速度也更加快了。
邓阳陶瓷热销海外。
传统工艺,成为致富大产业
“成立协会后形成了产业链,现在各家都自有门路,根本不用愁销路。”提起村里邓阳陶瓷发展,村委会主任张宗建眉开眼笑。多年前,邓阳陶瓷市场犹如一盘散沙,成立陶瓷流通协会后形成了一条产业链。生产形成规模,销售形成规模,邓阳陶瓷开始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走出国门,销往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如今,邓阳陶瓷供不应求,有一些外地的陶瓷成品运到灵山,借着邓阳的名号才能找到销路。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邓阳陶瓷主成品也由沙煲变为金斗。而截至11月,邓阳陶瓷今年总销量已有近700万元,成为推动当地群众走上致富路的传统产业。 (记者 李艳晔/文 夏玮蔓/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