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工人精心为陶瓷添彩。
工业旅游为大埔陶瓷产业发展带来新气象。图为陶企利用废弃的陶瓷装饰墙体。
仓库里摆满了未装饰的陶瓷半成品。
编者按
从11月10日到18日,前后9天,中央四次提及“供给侧改革”,这一概念成为中国经济领域最火热的词汇。各界解读称,中国经济改革将迎来一次不小的变化。高层密集发声“供给侧改革”,目的是希望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这就要求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回望世界客都,烟草、电力、建材、电子信息、机电制造、矿冶加工等传统产业占据梅州产业主导。在经济增速换挡关口,梅州振兴发展动力何在?传统产业如何谋求新突破、新发展?连日来,南方日报走访政府人士、专家学者、企业高管,追本溯源、梳理思路、总结规律,与广大读者共同思辨,寻找梅州振兴发展新动力。本期推出大埔陶瓷产业上篇,敬请垂注。
“北有瓷都景德镇,南有高陂白玉城”。大埔是中国青花瓷之乡,为我国四大青花瓷生产基地之一,其陶瓷生产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产自大埔的瓷器以其“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点而饮誉中外,畅销欧美、中东及东南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埔高陂生产的瓷器更是与景德镇瓷器齐名。
窑火800年不熄,大埔的陶瓷产业经数百年的发展不断升级,目前成为大埔的支柱产业,去年产值接近26亿元,今年估计能达到30亿元。但是,与相邻的省内潮州、省外福建德化相比,大埔陶瓷产业的发展尤其最近这些年显得有些“黯然失色”,规模上不去,技术人才缺乏,创新疲软等困境困扰着梅州这个最有特色、最久负盛名的传统产业。
卡住大埔陶瓷产业做强做大的关键瓶颈在何处?如何突破?大埔陶瓷成长为百亿元产业要迈过哪些坎?带着这些问题,连日来,记者走访大埔当地企业、业内专家等,试图梳理出一条大埔陶瓷产业的涅槃之路。
南国瓷都
800年窑火淬新韵 产艺结合领风骚“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作为南国瓷都,陶瓷无疑是大埔最出色的烙印,以及最为靓丽的名片。走进大埔,瓷韵萦绕,瓷元素已然融入生活,从碗筷、茶具等日用品到路灯等工具到艺术品,随处可见瓷的身影,或是青花瓷的素雅、或是颜色釉瓷的华丽……
来到大埔高陂陶瓷工业园,迎面是巨幅的陶瓷版画,展示着大埔陶瓷源远流长的发展史。“大埔的瓷器生产始于宋末元初,盛于明清时期,以高陂陶溪、青碗窑和三河余里等古窑址发掘遗器可证明。”大埔县陶瓷产业管理办公室主任黄小涛说,经过数百年发展,大埔陶瓷演变为日用陶瓷、陈设艺术瓷、大埔青花瓷、特种陶瓷、紫砂陶等五大系列1万多个花色品种,产品远销欧美、中东及东南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埔也成为了广东重要的陶瓷产品基地。
目前,大埔从事陶瓷产业生产的工人有1123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14人;拥有陶瓷工业生产基地1个,即高陂陶瓷工业园,陶瓷生产小区3个,分布在光德、桃源、洲瑞镇;陶瓷生产、经营企业共有18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31家,年产值达1亿元以上企业有3家,年纳税达100万元以上有29家。
高陂陶瓷工业园是大埔为推动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搭建的重要平台,该基地兴建于2003年,目前有17家陶瓷企业集聚于此。去年,该县又与广州市海珠区签订协议,共建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集聚区,推动现代陶艺工业发展。
高陂陶瓷工业园也成为了推动陶瓷企业多元化、创新发展的平台。在园区溪山陶瓷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众多陶瓷产品或以客家生活场景或传统文化为图案,青花的淡雅结合浓郁的客家风情,让人眼前一亮。
“大埔的陶瓷产业主要分为工艺瓷和日用瓷两大门类,具有历史底蕴深厚、技艺精湛、风格独特和体系完整等特点,但近年来,在现代陶瓷工艺技术突飞猛进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冲击的影响下,传统的陶瓷产业出现了低迷行情。”溪山陶瓷的总经理郭福康说,为在逆境中求得继续发展的空间,本土不少陶瓷企业在原有山水、人物、花鸟、草虫、图案等题材的基础上,将客家文化融入到陶瓷产品中,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民族特色鲜明的陶瓷,如客家围龙屋系列、客家风情系列等新型釉下青花工艺瓷,走上了一条“工艺陶瓷日用化、日用陶瓷工艺化”的独特发展道路,通过将历史文化、客家文化元素注入陶瓷产品,提高产品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
打造陶瓷工业旅游,是大埔陶瓷产业发展的另一个新探索。在富大陶瓷公司厂区,一座青花瓷博物馆的建设临近尾声,该建筑全部外墙和部分内饰采用废弃陶瓷铺设装饰,整体上看就像一个巨大的青花瓷艺术品。青花瓷博物馆由富大陶瓷公司兴建,据公司总经理黄志超介绍,该青花瓷博物馆计划投资2600万元,建成后将是集陶瓷创作、体验、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厂区。“目前,虽然博物馆还没完全竣工,但已有众多游客慕名前来,去年以来迎客10多万人次。”黄志超对公司的发展充满信心。
“陶瓷是大埔最有特色的传统产业,也是重要支柱产业,多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陶瓷产业的发展。”大埔县县长朱汉东介绍说,近年来,大埔围绕“大工业、大经贸”的工业经济构思,坚持走“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发展道路,以广东陶瓷(梅州高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被省科技厅确定为第一批广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契机,以推进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
据朱汉东介绍,目前大埔建立起了以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高陂镇)为中心,带动辐射光德、桃源、洲瑞三个镇的陶瓷工业发展格局,制定了《大埔县加快陶瓷产业发展优惠办法》、《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和利用资本市场的实施意见》、《大埔县招商引资若干规定》、《关于鼓励扶持投资的若干规定》等政策与措施,致力促进陶瓷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果。
2014年,大埔陶瓷实现产值25.26亿元、销售收入19.88亿元、税收1.1746亿元。今年1至10月份,陶瓷实现产值24.57亿元,同期增长23.6%;销售收入16.47亿元,同期增长17.09%;税收1.1亿元,同期增长13.66%。
先天不足
区位交通制约产业集聚发展
宋元时期,德化陶瓷、大埔陶瓷这对“邻居”曾伴随海上丝绸之路,风靡全世界。然而,在最初的辉煌后,大埔陶瓷渐显疲态,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大埔的陶瓷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面临不少问题,落后全国同类镇的发展速度,遭遇瓶颈。据业内人士介绍,在潮州陶瓷行业工作的大埔技术人员竟有数千人。
从数据上看,大埔陶瓷产业经济总量偏小。2014年大埔陶瓷总产值为25.26亿元,而德化陶瓷产值为177.15亿元、佛山陶瓷早已破1000亿元,差距越来越大。
大埔陶瓷产业为何总“长不大”?
从产品而言,大埔陶瓷行业主要为陈设艺术瓷、日用陶瓷、特种陶瓷、紫砂陶等工艺产品,市场需求量远远逊于建筑陶瓷、卫浴陶瓷。有业内人士指出,要做大做强陶瓷行业,引导企业实现差异化发展、多元化发展必不可少。
从产业本身而言,大埔陶瓷产业结构还存在着不合理。专家指出,大埔陶瓷企业之间缺乏分工合作意识,上下游联系不紧密,特别缺乏中高档陶瓷原料和陶瓷机械、配套设备生产企业,产业链不完整,未能形成集聚效应。
在集聚化发展上,潮州陶瓷产业集群无疑提供了示范借鉴。通过延伸、拓展产业链,潮州现有燃料、原料(陶土、瓷泥、釉料、色料)、陶瓷机械设备、窑炉设计等上游产业,还有物流配送、质量检测、出口报关等下游产业。
要实现集约化发展,打造发展平台,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增强产业聚集承载力,是必由之路。德化县从2002年起就严格按照“节约用地、集群发展”的思路,先后开发了7个近万亩工业项目区,有序引导企业“退城进园”,同时成立陶瓷产业园区管委会,对园区进行统一开发、建设和管理服务。目前,80%以上的企业已入驻园区发展,集聚效应逐步凸显。然而,大埔县却因为可供工业开发的平坦土地较少,园区土地紧缺成为困扰政府发展陶瓷产业和招商的瓶颈问题。
从企业而言,大埔陶瓷虽然逐步从无牌、贴牌到有牌、名牌转变,但大企业的比重仍然较低,德化县产值上亿元的企业有31家,而大埔仅有2家。在企业的数量上,德化县有陶瓷企业1400多家,而大埔县陶瓷企业只有186家。无论企业数量、质量,大埔陶瓷均落后于老邻居德化县。
由于地处山区,大埔县的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一度成为行业人士的“心病”。交通不便,人才不愿意来;区位优势不明显、交通设施滞后,大型集装箱车辆难以直接到厂,造成运输成本比较高。
大埔县富大陶瓷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志超算了“一笔账”:10个瓷碗价值130元,运送到上海的运费要58元。“运输成本近5成,还怎么赚钱?”
“大埔陶瓷的内销网络还没建起。”黄志超说,现在的内销都是积订单再发货,“货少了,就没物流公司愿意上门接单”。黄志超告诉记者,由于大埔县的物流体系还不健全,自己的货品都是先送到潮州,再发向全国各地。
人才缺乏
企业创新意识不足难以拓展
为商之事,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
然而,记者走访中却发现,大埔陶瓷产业还是以“接单”、“小批量”等经营模式为主。“旧的商业模式与经营思路,在新形势下怎么能适用呢?”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产品缺乏创新与差异化的设计,阻碍陶瓷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专家指出,大埔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最核心的原因是企业主缺乏创新意识,坚持旧的商业模式和思维模式。大多数企业是从最初的“小作坊”式企业发展起来的,扩大再生产的基础条件和经济实力不强,也导致企业难以做强做大。
部分企业仍以传统家族式经营方式管理,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抱有“小富则安”的心理,安于现状,缺乏做大做强的信心和气魄。创新本身是一件冒险的事,需要一定的成本,所以一些目前经营尚可的企业便选择了维持原状。
大埔县产业超亿的陶瓷企业仅3家,有些企业缺乏自主品牌,知名度低,甚至没有自己的商标。梅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认为,部分企业缺乏长远的规划,长此以往,企业管理水平和创新意识自然不够强,发展停滞不前。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端品牌在获得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与知名度之后,都在谋求由大到强的转变,抢夺市场份额,进而加剧中小企业生存的压力。在陶瓷行业运营成本不断上涨、产品价格下行的总趋势下,没有品牌与产品特色的中小企业将面临销售额、利润率双下降的压力。大埔陶瓷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企业主缺乏创新意识也直接导致了创新人才的缺乏。记者了解到,一些企业曾引进过一些高层次人才,进行创新拓展,但最终因为企业的理念陈旧、人才氛围不足,还是没有留住。
加之地处山区,人才不愿意来,困境雪上加霜。
广东省大埔陶瓷工业研究所副所长黄南兴感慨:已经3年没有招收新人了。这是招收人才难的一个缩影。从数据上看,大埔县从事陶瓷产业人员有1万多人,然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不足300人。黄南兴表示,人才不足、增长不快、大量流失,以及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紧缺等问题,成为制约大埔县陶瓷产业发展的瓶颈。
事实上,大埔县现有陶瓷人才队伍中,大都是靠祖辈相传,没有经过系统、科学的现代化知识技术培训,真正懂技术、善管理、能创新的高层次人才相当匮乏。人才缺乏,再次导致企业市场营销手段相对落后、缺乏品牌经营意识、开拓市场能力差,形成恶性循环。
瓷都威水史
英国女王购买高陂瓷器作纪念品
大埔高陂镇素有“白玉城”之美誉,其生产的瓷器“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名扬海内外,也博得了皇室一族的青睐。至今,大埔仍流传着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专程派人前来选购瓷器的佳话。
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访华期间,因久闻大埔陶瓷大名,于是特派随行的英国记者来大埔购买赤山瓷厂生产的45头“柳亭牌”青花餐具和“帆船牌”青花茶具,以作纪念品和礼品。
高陂是大埔重要的陶瓷生产区,上世纪90年代,是高陂陶瓷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每天往来客商络绎不绝,码头繁忙不已。当时,高陂还创建了我省第一家国营日用陶瓷生产基地赤山瓷厂、我省第一所陶瓷学校、我省第一个陶瓷研究所。
据当地人回忆,那时高陂的街道成天熙熙攘攘,小街道里挤满五湖四海的商人,其中不乏外国人,“当时的高陂,就连一个帮别人推板车的打工者也能在几年内盖起两层小楼,那些做陶瓷生意的老板就更不用说了”。
余里窑址为省内已知最早仿龙泉青瓷窑遗存
位于大埔县三河镇余里村水口山尾陲的余里窑窑址,上世纪六十年代被发现。八十年代中期,广东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曾做过小规模的发掘。2013年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同意,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中国客家博物馆、大埔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大埔县博物馆等单位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
目前,发掘探方四个,探沟1条,揭示龙窑遗迹4座,出土大批窑具和瓷器标本,并发现有作坊遗迹。遗址中还有大量废弃堆积瓷碎片和匣钵,出土大量青釉瓷器残件,有碗、盘、杯,碟、瓶、炉、砚台、盖罐、灯盏、烛台、印模等十余种日常用瓷以及窑具匣钵、窑垫等生产工具,烧造制作流程等附属建筑均有遗迹保存,遗物丰富。
专家称,余里窑为同类窑址中罕见保存较好、规模宏大的明时期龙泉系青瓷窑场,也是省内已知最早的仿龙泉青瓷窑业遗存,这个发现不仅填补了大埔地区明时期窑业遗存的空白,而且丰富了广东地区陶瓷文化的内涵,为探索广东的陶瓷历史、探索大埔县的瓷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为研究明时期大埔制瓷手工业和青釉瓷器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为研究余里窑的生产流程、窑炉技术、烧造工艺等提供了依据。
策划/柯鸿海 雷贤辉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唐林珍 马发洲
通讯员 丘佳纳 罗文燕摄影 何森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