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广东产区>>|
大埔陶瓷百亿产业梦有多远?

发布:2015-12-2 8:53:03  来源: 南方日报 [字体: ]
展厅内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陶瓷。何森垚

展厅内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陶瓷。何森垚 摄

机械化生产。何森垚

机械化生产。何森垚 摄 

大埔陶艺产业园。何森垚

大埔陶艺产业园。何森垚 摄

  大埔陶瓷产业是梅州久负盛名、最有特色的传统产业之一。自宋元时期始,大埔陶瓷便通过海路畅销世界,成就了大埔“青花瓷的敦煌”美誉。

  目前,虽然大埔陶瓷产业经济总量较小,并且面临技术人才缺乏、创新疲软等问题,但拥有良好的基础,发展潜力大。2013年,梅州市出台《2013年度梅州市产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专项资金项目计划》,陶瓷行业赫然在列。2014年,大埔县制定了《大埔县陶瓷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4-2019)》,力争2019年将陶瓷产业培育成为百亿元产业。

  随着大埔交通设施日渐完善,陶瓷产业最近两年每年以约20%的速度增长,发展势头向好,百亿元目标似乎并不是遥不可及。大埔陶瓷产业离百亿元的目标到底还有多远?实现百亿元目标又需跨过哪些坎?连日来,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省市相关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 南方日报记者 唐林珍 马发洲 通讯员 丘佳纳 罗文燕

  集聚发展

  区域性产业方能做大做强

  放眼全国,一些知名陶瓷之都虽各有特色,但在其产业形成条件和产业构成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即坚持走集聚式发展之路。如福建省德化县,从2002年起就先后开发了7个近万亩工业项目区,目前有80%以上的企业已入驻园区发展。这是大埔陶瓷产业目前所欠缺的

  目前,大埔陶瓷生产、经营企业共有186家,从事陶瓷产业生产的工人有1123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14人;拥有规模以上企业有31家,年产值达1亿元以上企业有3家,年纳税达100万元以上有29家。

  从数据上看,大埔县虽然有一个完整的陶瓷产业,但多是“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姚平根等专家表示,大埔陶瓷产业经济总量偏小,企业小富则安,缺乏生命力。“区域性产业要做大做强,集聚化发展是必由之路”。

  梅州市经信局副局长江剑欧表示,大埔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承,这是其优势所在。以现有基础进行产业集群发展,孵化出更多市场承认的高端品牌,让企业差异化发展,或许是解决大埔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一种思路。

  持相同观点的不在少数。姚平根就认为,大埔陶瓷企业较为零散、大企业比较少、产业链条过短,需要增强资源方面的整体动员能力。

  集聚发展路漫漫,大埔上下而求索。2014年,大埔县制定了《大埔县陶瓷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4-2019)》,力争在2019年把陶瓷产业培育成为百亿元的主导产业。围绕“大工业、大经贸”的工业经济构思,大埔大力推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建立起以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高陂镇)为中心,带动辐射光德、桃源、洲瑞三个镇的陶瓷工业发展格局。

  大埔县县长朱汉东介绍,目前大埔还制定了《大埔县加快陶瓷产业发展优惠办法》《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和利用资本市场的实施意见》等政策与措施,致力促进陶瓷产业错位发展和特色发展。

  根据《规划》,大埔县政府把拉长产业链条作为一项重要工程,鼓励和引导现有文豪实业、益玉原料等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做精陶瓷原料,做好高档瓷土。在招商引资上,大埔县一改过去单一以土地、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企业的做法,重点突出产业集群下企业的产业链集聚、公共服务、人才吸引力等隐性需求,围绕产业链上游、节点、终端、配套,特别是缺陷环节,有针对性地招商选资,补充完善和延伸陶瓷产业链条。

  产业链完善了,还需舞动龙头带动龙身。按照《规划》,大埔县将力争每年培育1至2家龙头企业,至2016年形成6家以上年产值超亿元的陶瓷龙头企业。

  那么,如何去培养龙头企业呢?专家建议,政府部门可以帮助和引导陶瓷企业积极开展强强联合、上下游整合等多种形式的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同时积极推进企业资产证券化,通过公开募股等多种途径加快做大做强,形成陶瓷“龙头”。

  筑巢引凤

  吸引人才成创新驱动关键

  当前,大埔县正在主动出击,组织陶瓷企业向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等陶瓷专业院校招聘技术人才;组织陶瓷企业技术骨干进行培训深造。黄小涛告诉记者,大埔县政府在积极牵线搭桥,引导陶瓷企业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借力”和“借脑”发展,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沿着蜿蜒的道路进入高陂陶瓷工业生产基地,一个“巨大的青花瓷艺术品”映入眼帘。这座富大陶瓷的博物馆内外均采用废弃陶瓷装饰,既环保又不失古韵。

  这是富大陶瓷投资建设青花瓷博物馆,是集陶瓷创作、体验、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厂区,也是大埔陶瓷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探索。作为梅州市首个3A级工业旅游景区,每月前来景区旅游的人数平均6000人次。富大陶瓷经理黄志超告诉记者,该青花瓷博物馆预计投资2600万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青花楼”。

  要实现集聚化发展,打造发展平台,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增强产业聚集承载力,是必由之路。走马大埔,高陂产业集聚区建设如火如荼。大埔县陶瓷产业管理办公室主任黄小涛告诉记者,今年底将完成500亩以上的“三通一平”工程。目前,有16家陶瓷企业申报入集聚区投资落户。

  大埔县地处山区,可供开发的连片土地较少,该如何建设产业园区呢?专家指出,大埔有着自然条件的土地限制,产业园只能星罗棋布去布局。但在生活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可以集中建设生活区,完善配套设施。

  栽下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除了吸引企业,还要吸引人才。广东省大埔陶瓷工业研究所副所长黄南兴指出,陶瓷产业的创新一是在材料、技术上进行研发创新;二是在外观、结构的创新,也就是设计创新;三是在销售方式上进行创新;这都需要创新型的人才。

  但是人才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埔陶瓷产业。据业内人士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大埔陶瓷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人才流失问题日益严重。“陶瓷人才数目远不及上世纪90年代。现在潮州陶瓷行业工作的大埔技术人员估计有6000人。”

  为何人才外流如此严重?从收入而言,大埔陶瓷工人月薪是2500元,而技术人员月薪为3000元左右,与潮州相比差距并不大。但从生活配套而言,大埔是明显不如。有业内人士说,潮州枫溪陶瓷基地就在市区,大埔山高路远怎么比?

  那该如何引进和培养人才呢?姚平根等专家认为,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高校资源等方式,为企业搭建人才服务平台,从政策上、待遇上予以倾斜,做好技术人才引进,同时用好现有人才、培养好后备人才。

  当前,大埔县正在主动出击,组织陶瓷企业向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等陶瓷专业院校招聘技术人才;组织陶瓷企业技术骨干进行培训深造。黄小涛告诉记者,大埔县政府在积极牵线搭桥,引导陶瓷企业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借力”和“借脑”发展,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姚平根表示,除了引进来,更重要的是让人“住下来”。这需要政府和企业练好“内功”,作为企业,需要重视人才培养,为员工的培训和技能的提高创造条件。作为政府,需要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完善医院、学校等社区服务功能。

  朱汉东说,下一步将加大对陶瓷新产品和高端产品的研发力度,引进先进技术,促进陶瓷产品向高端领域发展;根据市场的需求,加快引进电子陶瓷、通讯陶瓷和LED陶瓷基板等特种陶瓷,促进陶瓷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大埔加大发展特种陶瓷力度,给予进驻的特种陶瓷企业充足优惠政策。

  内外兼修

  希望上升为市级发展战略“为推动陶瓷产业的发展,县委、县政府一直不遗余力,成果也逐渐呈现。但是为了取得更大的成效,我们希望大埔陶瓷产业的发展能够上升到市级的发展战略,享受更多包括平台建设、人才、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政策倾斜。”朱汉东说。即将拉开帷幕的第十三个五年,将是梅州全面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埔陶瓷等传统产业发展的关键期,“若能列入梅州市发展‘盘子’,大埔陶瓷产业将如虎添翼。”

  在高陂镇,由大埔与广州市海珠区合作共建广州海珠(大埔)产业集聚区,第一期500亩土地前期平整工作已临近尾声。该产业园坚持“生态优先、环保立园”的理念,充分把握广州对口帮扶梅州的重大机遇,以陶瓷为主导产业,南部陶瓷主产区为支撑,依托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主动对接珠三角、海西区和潮汕揭关联产业,建成后将成为大埔陶瓷产业发展的一重大平台。

  此外,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大埔组织了华南理工大学、嘉应学院、省大埔陶瓷工业研究所、广东宝丰陶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梅州新马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等13个单位组建陶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借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先进科研设施条件、人才资源和科研成果,不断推动技术创新。“目前,我们还计划于嘉应学院美术学院联合开办陶瓷工艺专业,加大陶瓷绘画公益等专业人才的储备。”朱汉东说。

  搭建更有支撑力的产业发展平台、着力破解人才、技术创新等难题,这些都是大埔正在实施的陶瓷振兴发展规划的重点内容。

  “发展壮大陶瓷产业是目前大埔振兴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朱汉东介绍,去年以来,大埔充分发挥陶瓷产业基础较好和高陂陶瓷技术创新专业镇的优势,抓住高陂镇被评为省陶瓷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的契机,以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集聚区(高陂)、县城陶瓷科技工业小区和桃源工业小区“一园两区”为载体,按照彰显特色、打造龙头、品牌带动、区域合作、做强产业的原则,把握支撑点、找准切入点、突出着力点,做精日用工艺陶瓷,做优特种陶瓷,做好陶瓷关联产业,走综合发展的路子,全力打造广东省重要陶瓷生产基地和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为推动陶瓷产业的发展,县委、县政府一直不遗余力,成果也逐渐呈现。但是为了取得更大的成效,我们希望大埔陶瓷产业的发展能够上升到市级的发展战略,享受更多包括平台建设、人才、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政策倾斜。”朱汉东说。即将拉开帷幕的第十三个五年,将是梅州全面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埔陶瓷等传统产业发展的关键期,“若能列入梅州市发展‘盘子’,大埔陶瓷产业将如虎添翼。”

  江剑欧也表示,这几年来,得益于大埔县委、县政府倾力修“内功”,大埔陶瓷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离百亿元目标尚有很大的一段距离。从目前的发展情况而言,大埔陶瓷要在2019年实现百亿元产值目标,单凭大埔一己之力还有所不逮。要真正做大做强陶瓷产业,还需要省市尤其是梅州市委市政府用力扶一把,“对于大埔的陶瓷产业的发展,市委、市政府一直很重视,也专门出台了不少扶持发展的政策,但是扶持的力度还不够,还要再加把劲。”

  记者手记

  产业平台和人才建设成发展关键

  从梅州城区出发,走梅大高速,驱车1个多小时便到了大埔高陂陶瓷工业园区。梅大高速的建成通车,无疑给大埔的陶瓷产业发展带来强动力。此前的大埔,境内无一条高速,以外销为主的陶瓷,需辗转梅州、揭阳到潮州港口出口,路途的颠簸可想而知。

  显而易见,良好的产业基础、丰富的瓷土资源、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都是大埔陶瓷产业独到的发展优势,但无奈遭遇交通劣势,只能大打折扣。“早些年,国外的客商要到我们厂里来看看,要先到潮汕地区,然后再坐五六个小时的车,这一折腾人都晕乎了。”采访中不少陶企负责人回忆起往事面露苦笑,就因为早年的这五六个小时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今天大埔和潮州陶瓷产业的发展的距离:30亿元产值和400多亿元产值的距离。

  2013年,是大埔交通建设飞跃发展的一年,梅大高速正式建成通车,外通内连的快速通道的建立,也逐渐为陶瓷产业的发展带来新气象。大埔陶瓷办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相比2013年,大埔陶瓷产值增长了整整10亿元。

  但是要早日成为百亿元产业,这样的发展速度远远不够。

  “制约大埔陶瓷产业发展的,不仅仅是交通区位,平台和人才等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多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专家坦言,大埔陶瓷要实现百亿元产值,除了在目前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交通区位外,政府还要构建更有支撑力的产业发展平台,加大技术人才培养,完善行业创新制度等。

  的确,在走访中,记者也发现,产业发展平台有限、人才紧缺、创新乏力等对大埔陶瓷产业发展的制约日益明显。目前,大埔一共有186家陶企,分布在南部高陂、光德、桃源、洲瑞4个镇,仅有一个陶瓷工业园,进驻企业17家,远难以形成高度集聚。

  在人才方面,记者在陶企走访,发现工人大多是四五十岁中年人,鲜见年轻人的身影,“这一点很致命,因为创新的核心群体就是年轻人。”受访专家表示。

  针对这些问题,大埔县出台了《大埔县陶瓷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4年-2019年)》,根据规划,在这五年中,大埔将着重在打造发展平台、培育规上企业和上市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拉长产业链、培养陶瓷专业人才、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努力,振兴陶瓷产业。大埔陶瓷产业即将迎来发展黄金期,至于能否如期实现百亿元产值,这就要看政府、企业的努力了。

  陶瓷产区发展情况分析

  产区主要产品类别2014年生产总值梅州工艺、日用陶瓷26亿元潮州工艺、日用、卫生洁具、技术陶瓷400多亿元佛山建筑、卫浴陶瓷超过1000亿元福建德化县工艺、日用陶瓷177亿元 。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