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香港秋拍「大俱足 — 经典亚洲佛教艺术」专场为藏家呈献十四件表现形式、文化背景及创作年代各异的佛教艺术瑰宝,展现了佛教传承的森罗万象和发展源流。这批杰作分别来自中国、尼泊尔、西藏和日本,年代横跨公元五、六世纪直至十八世纪,内容涵盖雕塑、绘画和织绣品等。该专场自宣布之初便不断引来热议,其宣传遍布于网络媒体及香港街头,然市场低靡,佳士得亦受影响,今日于香港14件拍品仅成交四件,以9700万港币总成交额收槌,“尼泊尔 马拉王朝早期 十三世纪 鎏金铜释迦牟尼佛立像”8020万港币夺魁。
哈佛大学陈观胜教授曾将佛教誉为「亚洲之光」(the light ofAsia),这固然是因为「光」可引申为「智慧光明」或「般若」,但更重要的是,它彰显了佛教在其传播范围内各亚洲文化所扮演的恒常不变之角色。时移世异,佛教固然也有所嬗迭演化,但其基本教条在各文化之间的传递过程中却始终如一,就像诸佛造像在各文化背景下仍易于识别一样。
香港佳士得中国瓷器及艺术品部部门主管曾志芬表示:“如此多样化和罕见的泛亚洲佛教艺术品在一场拍卖会上亮相,实属香港拍卖首创。这让藏家可以一览佛教艺术品在哲学和在美术上的演化。各种文化对佛教都有一套独特见解,此次拍卖会上十四件不朽之作正体现了不同文化各自的传统和精神面貌。”
拍品图录
Lot 2901 北齐铜佛立像
高29.2厘米
佛陀直立,右手举起施无畏印,左手下垂施与愿印,身穿薄袈裟,衣褶如水波纹下淌,满布身躯双腿,神情庄重,内歛观心,头上布满螺旋状小卷,直达顶髻。
来源:以色列Dharma珍藏,于1980年购自伦敦Spink & Son, Ltd.
著录:Spink & Son, Ltd.,《Octagon》,伦敦,卷17,4号,1980年冬
估价:9,000,000 – 12,000,000港币
成交价: 1,240,000港币
Lot 2902 尼泊尔 马拉王朝早期 十三世纪 鎏金铜释迦牟尼佛立像
高50.8厘米
佛陀立姿,双脚分开,微呈三屈式,右手垂下施与愿印,左手内弯抓住衣襬,手指刻划细腻,掌心刻法轮印。下身繫兜提,外罩薄袈裟,衣领、衣襬有刻花纹饰。开脸周缜入微,端凝英挺,修目丰唇,眉间有一丛螺旋状的白毫。头髮亦呈螺旋状小卷,高耸至头顶顶髻,有鎏金宝珠顶。全身鎏金灿然,磨损处显露红铜铜质。
如此尺寸、年代及重要性的鎏金铜释迦牟尼立像于公开市场上极其罕见。比较安思远旧藏一尊尺寸较大(63.4公分高)的鎏金铜观音立像,2015年3月17日于纽约佳士得拍卖,拍品25号。以及Doris Wiener旧藏一尊鎏金铜莲花手菩萨立像(45.4公分高),2012年3月20日于纽约佳士得拍卖,拍品 92号。
来源:欧洲私人基金会珍藏,于1985年前入藏
美国私人珍藏,购自纽约苏富比,1998年9月16日,拍品62号
展览:借展予大都会博物馆,纽约,1985年3 月15 日—1992年6 月9 日
巴塞隆那Casa Asia,《Divine Presence: Arts of India and the Himalayas》,2003年3月27-6月22日,图录图版39号
著录:J. Casey Singer,《Divine Presence: Arts of India and the Himalayas》,米兰,2003年,131页,图版39号
估价:32,000,000 – 50,000,000港币
成交价: 80,200,000港币
Lot 2912 晚明 德化白釉佛坐像 《何朝宗印》款
高45.4厘米
德化窑白釉佛陀坐像,为明代德化窑瓷塑大师何朝宗所製。体量高大,胎质厚重,于烧造水淮要求极高。所塑佛陀法相慈严,身披法衣,双手结禅定印,赤脚盘坐于莲瓣座之上。莲瓣肥厚宽大,与山西省夏县余庆禅院后大殿明代阿弥陀佛莲瓣相类,同时法衣下垂莲瓣也与后者相类,参考《中国寺观雕塑全集-明清寺观造像》,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5年,页113,图151,表明明代造像特徵。坐像製作精细,眼中双瞳及双唇舌尖,皆精细加以刻划,体现作者高超瓷塑水淮,为何朝宗少见德化白瓷之精品佳作。
来源:
R. Wagner珍藏,柏林,约1920年代
德国家族珍藏,入藏于1990年代
著录:O. Burchard,《Chinesische Kleinplastik, Orbis Pictus, Band 12》,柏林,1925年,图45号
估价:3,000,000 - 5,000,000港币
成交价: 8,920,000港币
此佛像的尊格最有可能是释迦牟尼或阿弥陀佛,或许不是为了寺庙所施,而是为了迎合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如此一推论成立,其身分应更有可能为释迦牟尼,盖因释迦牟尼为禅宗所敬仰。明清文人虽非禅宗之信徒,亦从哲学的角度对禅宗充满了兴趣。然而假若此尊佛像是为大众所造,则很有可能为当时广受敬奉的阿弥陀佛。或许匠人刻意不用能确认佛像身分的手印,好让供奉者因需而定。
此尊塑像为位于福建省东部的德化窑所作,先模印成形后再手工雕琢而成。德化瓷因富含高岭土的德化瓷土而享负盛名。德化瓷于宋元时始烧,于明清时臻于完美,其胎釉融合后呈现出一种牙白或乳白的釉色(见Nigel Wood著《Chinese Glazes:Their Chemistry,Origins and Re-creation》伦敦:A & C Black,费城:宾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德化瓷高岭土的氧化铁含量非常低,因而可用氧化气氛烧造,釉色色调因此为暖白色或牙白色,这和在江西景德镇烧造的瓷器有很大的不同,后者的氧化铁含量较高,烧造时採用还原气氛,釉色色调因此偏冷带些青色。
据此像背后的「何朝宗印」方印得知,此尊塑像为德化窑最著名的瓷塑家何朝宗所造(何朝宗活跃于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初期,相关介绍见柯玫瑰撰文「Introductory Remarks on Dehua Ware」,柯玫瑰及John Ayers等人著《Blanc de Chine:Porcelain from Dehua,A Catalogue of the Hickley Collection,Singapore》里奇蒙,英国,2002年,页10-11)。何朝宗的生卒年不详,早期被认为活跃于十七世纪初期,但近年研究结果将其活动时期推前至十六世纪,有部分中国学者甚将之推前至1522年(见柯玫瑰著前揭书,页10)。
此尊佛像的塑造细腻,面容、手指、脚趾无不灵动,袈裟自然垂迭,其边沿如刀锋般锐利,无疑为德化窑早期的製品。袈裟的堆迭,与平滑的肌肤形成对比,为宁静的视觉画面注入了一种层次感。须弥座完美的塑造,亦倾注了艺术家的心血,也显示出此尊佛像偏早的製作年代。
Lot 2914 西藏17/18世纪鎏金铜喇嘛坐像
高26.3厘米
达赖喇嘛趺坐于双层莲座之上,右手歇于膝上,持一莲茎,顺势开花于右肩上;左手持嵌绿松石的三宝法器。身穿厚重袈裟,袍上刻花卷草纹,表情庄重慈祥。莲座后方足沿上有藏文题记,底板刻金刚杵纹。
来源:美国Sandor P. Fuss珍藏
亚洲私人珍藏
展览:《Homage to the Holy: Portraits of Tibet’s Spiritual Teachers》,Rossi & Rossi,伦敦,2003年11 月6 至28 日
著录:D. Weldon 及 S. Sauveniere,《Homage to the Holy: Portraits of Tibet’s Spiritual Teachers》,伦敦,2003年,图版43号
M. Brauen,《The Dalai Lamas: A Visual History》,苏黎世,2005年,66 及288页,图版34号
A.M. Rossi 及 F. Rossi,《Buddhist Bronzes from the Sandor P Fuss Collection》,伦敦,2007年,图版17号
估价:3,500,000 – 4,500,000港币
成交价: 6,640,000港币
此像铭译为「左十一 德千寺殊胜法王」,所指的是它在一组达赖喇嘛造像中的排序,而人物尊号为第四世达喇嘛云丹嘉措(公元1598至1617年)。
云丹嘉措生于蒙古,是唯一的非藏族达赖喇嘛,地位殊不寻常。他的曾祖是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于公元十六世纪,俺答汗通过与索南嘉措的关系,与格鲁派建立了紧密的联繫,他其后尊索南嘉措为「达赖喇嘛」(可译为「智慧深似海」)。索南嘉措去世后,格鲁派人士为了与强大的蒙古族维持友好关系,巧加安排后在蒙古贵族中选出转世灵童。西藏一些格鲁派部族对此颇有微言,所以灵童成年之前一直留在蒙古,熟读密续典籍。云丹嘉措终于在1602年前赴拉萨,拜第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为师;他于1614年获授比丘戒,但不久即于1617年圆寂。
云丹嘉措虽号称第四世达赖喇嘛,但其实是首位获确认的达赖转世灵童,前一任的索南嘉措则是首位获达赖喇嘛封号的人。至于第一和第二世达赖喇嘛(根敦朱巴与根敦嘉措),两者均是追加的转世达赖喇嘛。实际上,第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是根据古籍《噶当书》,来确定达赖喇嘛的传承世系和此前转世的达赖喇嘛,《噶当书》中详细记载了十一世纪著名宗师仲敦巴‧杰瓦琼乃的历代传承。罗桑嘉措将达赖一脉上溯至仲敦巴,这样既树立了达赖喇嘛的宗教权威,亦巩固了格鲁派在西藏的政治地位。
达赖喇嘛的传承一经确立,以转世为题的雕塑和绘画亦日渐流行。此类描写较为规范,其中一种常见的绘画规格是由一组十三幅画组成,新德里西藏之家有一套完整的收藏(Himalayan Art Resource,编号71934-71946)。但本拍品所示的「左十一」,是指此像属于一组二十三尊或以上的达赖喇嘛像。鑑于这批作品数量之多,加上每尊造型敦硕,铜和金均成本不菲,其地位之高自不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