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宜兴有着7000年的制陶史,陶器制作历史悠久、传承有序、代有新品、匠师辈出。宜兴是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中外闻名的陶都,“宜兴窑系”的研究、确立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窑系”是建立在“窑”基础上的一个特定文化体系。目前,在国内陶瓷界普遍认同的八大“窑系”,是近代陶瓷学者根据当时各地窑场产品的工艺特点及社会影响划分的多个瓷窑体系,但这八大“窑系”均以瓷器为代表。宜兴陶瓷博物馆馆长周小东认为,社会发展到今天,随着考古的新发现和人们审美取向的多样化,我们应该重新审视陶器的历史地位。中国是一个陶瓷古国、陶瓷大国,不能只有“瓷窑系”而没有“陶窑系”。
窑系的确立必须有历史、规模、特色、影响、传承。宜兴陶瓷博物馆研究人员经过走访宜兴窑址遗迹、研究大量资料后发现,宜兴拥有确立窑系的各类条件。从新石器中期的夹砂红陶到当代的“五朵金花”等陶器,宜兴的制陶史从未断绝。宜兴境内窑场分布广泛,其中明代前墅龙窑依然还在烧制产品,是中国龙窑史上的活化石。在宜兴7000年的制陶史上,历朝历代不乏名品新作,特别在明代中晚期,孕育了一场陶瓷产业革命。陶艺人弃瓷兴陶,相继产生“均陶”和“紫砂陶”两个新陶种,一改传统陶器的粗质品相。这两个陶瓷新品种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力,其制作技艺成功申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与制作工艺传到日本、荷兰等多个国家。目前,清华美院等一批大专院校专门开设紫砂课程,对宜兴陶器进行研究,促进产业发展。
从古至今,宜兴窑对外都有广泛影响,可谓根在宜兴、茎蔓各处、花开四季、果结全球。宜兴陶瓷门类众多,品种齐全,除了以紫砂为代表的艺术陶瓷外,还拥有工业特种陶、园林建筑陶、特色耐火器材和日用陶瓷等,展示了陶都宜兴的鲜活亮色和时代风流。近年来各类大型学术论坛先后在宜兴举行,其中包括国际性的陶瓷研讨会。这些论坛的成功举办,已经让业界、学术界专家对宜兴窑有了一定的认识。
10月19日,“宜兴窑系”专家论坛在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举办,来自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挪威、南非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故宫博物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深圳大学、江苏省社科院、上海市社科院等国内外陶瓷行业、陶瓷文化方面的近百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对宜兴陶瓷7000年的发展脉络、历史沉淀、独特工艺和杰出成就进行梳理和论证,与会专家认为宜兴陶窑体系是陶瓷界少见的文化现象,并首次提出“宜兴窑系”这一文化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