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贵瓷器鸡缸杯现世西安,命运曲折引关注。
它是明代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却是中朝两国的历史见证;它是历代帝王和名人雅士追捧的小“雅器”,却在乾隆皇帝笔下描述为“寒芒秀才总称珍,就中鸡缸最为冠”的奇艺珍品;它是全世界仅存三个的“国宝级艺术品”,却接连均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2014年苏富比拍卖会甚至拍出2.8亿港元的天价;它就是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近日,中央电视台对这对回流的成化斗彩鸡缸杯进行了报道,西安商人杨先生一分钱未花成功将这件宝物带回中国,他是如何做到的,背后又有哪些传奇故事?记者为您揭秘这段充满传奇的国宝回归之旅。
明代御用酒杯牵扯中朝两国历史见证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此杯纹饰以鸡为主题,是汉族传统陶瓷中的艺术珍品,还是明代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却跟朝鲜有一段不解之缘。据史料记载,明朝的永乐皇帝、宣德皇帝都有多位朝鲜妃嫔,正德后期,明武宗到朝鲜选妃,一时间闹得举国不宁。宣德时入宫的韩妃史称“小韩”,生于永乐十年(一四一二年),小名桂兰,在明宫经历了宣德、正统、景泰、成化四朝,因抚育英宗之子成化帝朱见深,为成化帝所感戴和尊敬,成化帝的妃嫔们尊她为“女师”,称她为“老老”。老年的韩太妃与太后关系亲密,但想念远方的祖国故乡,因此屡次派当年带来的太监郑善等,回国取来家乡的服饰、玩物、食品,“见家乡的土物,便见家乡一般”,明成化帝回赠国王一些礼物。
成化十九年(一四八三年)五月十八日,韩太妃病故,终年74岁,她在宫中度过57个春秋。成化皇帝称赞她多年来“供事恪勤”,上谥号曰“恭慎”,以表彰其功劳;又赐以诰命,安葬于北京西郊风光秀美的香山之原,并命吏部尚书万安撰写墓表、户部尚书刘珝书写墓志铭;并要求朝鲜国王“厚恤其家”,然后将皇帝祭诰之文、墓志表等交由朝鲜国王转交她娘家族人“以示光荣于永远”,每年朝廷特为来京朝贡的朝鲜使团为其家族预留一个名额。在当时朝鲜官方文字汉字写成的《朝鲜李朝实录》及《高丽史》中都有较为完整的记录。
后人猜测,有可能皇帝在把韩太妃的祭诰之文、墓志表等物交由朝鲜国王转交她娘家族人的同时,作为当时瓷器精品的鸡缸杯也被列入转交物当中,才使能在异国他乡的朝鲜见到成化鸡缸杯的芳容。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当时朝鲜国王常派使者到大明王朝來进献奉物,出于礼尚往来,在这些使者离开之时,明朝政府也要回赠一些精美的礼物。
用善良和诚心带回了国宝
成化斗彩鸡缸杯为明代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烧造时因帝王之家的高要求,成品率不高,上品供奉宫廷,次品则被销毁,因而流传到民间的数量极少,因此成为成为后世帝王和名人雅士追捧的小“雅器”,相传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都曾特别喜爱此物,乾隆皇帝甚至写过“寒芒秀才总称珍,就中鸡缸最为冠”的诗句来称赞这件宝物,在古代瓷器收藏家之中就已经流传这样一句话:“宁存成窑,不苟富贵。”另在《万历野获篇》中则有“成窑酒杯,没对至博银百金。”成化官窑瓷器受人追捧程度可见一斑。
自明代以来,鸡缸杯便被视为千金难买。成化鸡缸杯曾于1980及1999年拍卖,均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2014年4月8日,玫茵堂珍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8日在香港苏富比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春拍上,以2.8124亿港元成交价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
更为传奇的是一位中国籍的西安商人杨先生未花一分钱却将成化斗彩鸡缸杯带回国内,他是如何做到的?记者采访到杨先生。原来,杨先生因为与朝鲜有着很多的商贸交流,经常往来中朝两国,多次在朝鲜捐助公益事业。有一次杨先生给朝鲜的一家少年宫进行资助,他的行为让陪同的朝鲜翻译大为感动,于是朝鲜翻译邀请杨先生去参观当地一个博物馆。
在博物馆里,杨先生被眼前一幕震惊,一个一米左右的精美的明代铜佛像却破损不堪,令人唏嘘不已,让他萌生了将流失海外的文物回归中国的想法,但在参观过程中,杨先生偶然看到一对小杯子,特别像鸡缸杯,经过反复查证终于确认这就是曾经明代成化年间从北京皇宫内流失到朝鲜的成化鸡缸杯,“一定想办法把国宝带回去,不能沉没在朝鲜的博物馆里”杨先生下定决心,于是他通过多次交涉,经过了与博物馆负责人签订了交换协议,就这样流失海外的鸡缸杯终于可以回到祖国。
杨先生说,“我没有花一分钱就将这件国宝带回中国,得力于祖国的日益强大,才能让我用赤子之心,用善良和诚心打动了对方,带回了国宝,希望今后的子孙们永远保护好国宝,让传统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史上最贵瓷器鸡缸杯现世西安,命运曲折引关注。
史上最贵瓷器鸡缸杯现世西安,命运曲折引关注。
史上最贵瓷器鸡缸杯现世西安,命运曲折引关注。
史上最贵瓷器鸡缸杯现世西安,命运曲折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