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份,漆器界发生了一件盛事——由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浙博漆器基金会和中国文物学会漆器珐琅器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漆器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来自德国、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120余名专家汇聚一堂,探讨中国漆器文化的历史与发展。
在这场跨国界的漆器对话中,有一人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他就是我县民间漆器工艺师、大田乡宏阁村的钟宏云。他展示了一只自己制作的茶盖碗,形状如杯,表面有蛋壳镶嵌的较规则的几何纹。这件作品,引起了来自故宫博物馆、湖北博物馆等专家们的不住惊叹,原因在于它并非普通的漆器,而是在原本的瓷器表面上漆制作成的难得一见的大漆瓷。
大漆瓷,也称瓷胎漆器,始于汉代,明清以后享誉江南。我国现存古代漆工专著《髹饰录》有记载,清雍正皇帝曾两次下旨命在江西烧造瓷器处定制瓷碗,特意烧制无外有里的釉,用于制作瓷胎漆碗。武义博物馆学者鲍仕才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故宫珍藏有明代和清初的大漆瓷器,因其工艺繁复,技艺较高,能者甚微,失传久矣。”正因如此,钟宏云拿出的大漆瓷器,才让众人大为折服。
记者 李增炜
五十多岁的钟宏云,身板硬朗,说起话来中气十足,头发挺有范儿地往后扎成一束,手臂如农民般粗壮有力。他笑着说,漆器活儿考验耐力和体力,往往一干起来就得连续几个小时不休息,做一件漆器得耗上半年一载,身体不好还真吃不消。
十六岁拜师学上漆手艺,曾游历四方,博采众长,后开办漆香草堂工作室,潜心钻研漆器工艺和技术,如今是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三十多年来他一直沉浸于漆器工艺研究与发展中,其名字或许不太为常人所知,但在行业内却享有鼎鼎大名。
坚持专攻漆器制作
十六岁时,钟宏云跟随同村一位会做漆器的师傅学习上漆,那是他有生以来头一回接触漆器,很快就喜欢上了这门手艺。
“那时候人们用的都是手工制品。我跟师傅一起走街串巷,挨家挨户上门服务,或者定做漆器,或是做些修补的活儿。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很有趣,而且还能够养活自己。”
然而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工业快速发展,机械化生产凭借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取代了传统手工制品,漆器也逐步淡出生活用品市场,许多做漆器的师傅因此不得不另谋出路。钟宏云也曾面临两难抉择,但最终他还是打消了放弃的念头:“一个是喜欢漆器,一个是除了做漆器我别无所长,不干这行,就不知道该干什么好了。”
钟宏云认识到,在如今机械化生产铺天盖地的大环境下,漆器不能再简单地满足于生活用品市场,它的定位应该有所转变。为了让漆器能够得到长远发展,钟宏云于是把目光投向了工艺品的领域。漆器本身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将其与现代技艺相结合,未尝不能够在工艺品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钟宏云制作了一些梅屏、挂饰等漆器工艺品,结果很快就销售一空。这让他内心受到了鼓舞,发展漆器工艺的念头由此而生。
让失传技艺重见天日
“漆器源自中国,并且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谈到漆器的历史,钟宏云打开了话茬。
战国时代是漆器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人们使用的餐具、脸盆等生活用品无一不是用它制作。汉朝以后,人们对于漆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些贵族开始热衷于将漆器当作艺术品来收藏。清雍正皇帝也曾两次下旨,命在江西烧造瓷器处制作大漆瓷碗。
“漆器轻巧耐用,哪怕存放几百年也不会坏,而且大漆本身属于中药,具有保鲜、抗氧化的功能,很适合用来装黄金饰品或是水果茶叶等。这些优点决定了历史上漆器的地位之高。”
在漆器工艺里沉浸半生的钟宏云,对古时候那种制作大漆瓷器的技艺十分着迷,无奈这门技艺因为太繁复,现在已经失传。心有不甘的他,走访了北京、四川、福建等地,同时查阅大量历史资料,不断进行实验,摸索出一套“脱胎漆器”制作方法,并运用这个方法,尝试着将漆与千年婺窑青瓷进行结合。
“要对陶瓷上漆,难度非同一般。配方、湿度、粘合度,这些因素稍微有一点改动,结果便会完全不一样。因为没有前人的经验可借鉴,只好靠自己摸索尝试。”
历时三年,经历过无数失败,钟宏云终于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制作出了大漆瓷器,让这门失传已久的技艺重见天日,并且得以在今年10月份这场跨国漆器学术研讨会中大放异彩。
每件漆器都独一而二
从花瓶、茶盖碗,到屏风、首饰盒,钟宏云的工作室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玲琅满目的漆器。仔细观察发现,尽管数量众多,却不存在两件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漆器。
“漆器是纯手工制作,自然会有区别,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老顾客会自个儿上门挑选,喜欢的就买走。他们明白,这些漆器并非纯粹的商品,里面包含着制作者的感情。”
如今,钟宏云在自己做漆器的同时,也在向他人传授这门技艺。有不少年轻人慕名前来学习。他的儿子钟奇君从小接受悉心指导,现在也已经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漆器工艺师。
“制作漆器不仅需要技巧,还得有毅力。现在的年轻人都比较好学,这点让我很欣慰,”钟宏云说,“我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这门技艺,只有这样它才能够长久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