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其它产区>>|
继承创新千层底涅槃 千锤百炼龙泉剑求变 痴心不改梦绕陶瓷器 妙手编织锦绣扇重生

发布:2015-12-21 11:22:52  来源: 新快报 [字体: ]

  木匠、花匠、铁匠、鞋匠、制陶师……这些手艺人曾代代延续,制造出一件件精美实用的器物。随着时代的变迁,工业化和标准化的商品大量涌现,器物变得廉价和千篇一律。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开始不再珍惜那些费时费力的传统手工艺,匠人们的手艺也渐渐失传,他们的传奇也正在一点点被遗忘。

  这几年,越来越多人开始尝试“拯救匠心”。比如,《匠人》的作者试图唤起人们对匠人记忆,便花费5年时间采访,整理20多本笔记才写成该书。一些年轻的匠人,尝试在自己的领域将手工艺品推陈出新,先迎合时代,让大家喜欢,并解决生活问题,再努力把传统带进更多人的生活。还有一批老匠人,他们虽然偏执于传统,不愿改变,但如今也开始尝试接触互联网,用极致的工艺征服更多人。

  ■本版统筹:新快报记者 肖萍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郭晓燕 ■受访者供图

  鞋匠世家传承人:让布鞋不再“土”

  陆定燊的曾祖父曾经是一个实业家,他的故事在杭州萧山的历史档案馆里也留有一笔。陆定燊祖父曾经开过纺织厂、做过鞋养活过大批工人,甚至还参与过抵抗外族侵略。不过,这些故事中有些只是口口相传的“戏说”,但是可以确定的是陆定燊家是世代相传的鞋匠。

  有血有泪的布鞋学成之路

  陆定燊的奶奶也在戏服厂里做过鞋匠,退休后就把这门手艺传承给了陆爸爸。在陆定燊还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到奶奶告诉父亲,“将来小燊就跟着你学做鞋了。”

  虽然是耳濡目染,但小时候的陆定燊对做鞋并没有兴趣。读大学时候,陆定燊随了父母的心愿,报考路桥设计专业,之后在一家公路管理局上班。每天朝九晚五,拿着不错的薪资,生活无忧无愁,日子似乎本该这样过下去。

  然而,他又觉得这样的生活好像不是他想要的。和大多80后青年一样,在资金并不太充裕的情况下,想要创业的他觉得,“家里有一门独一无二的手艺,我为什么不干脆就拿这个创业呢?”

  于是,他背着家人偷偷辞了职,请求父亲传授鞋匠技艺。“父亲嘴上虽说也反对,但我看得出,他内心很开心。倒是母亲,特别不能理解,‘你父亲一辈子做鞋有出息吗,你也没出息’。”

  那三年,他算是在家白吃白喝,帮父亲打打下手。学做鞋时,记不清多少次被做鞋的工具扎到手,血流不止,要深夜去急诊,“真是有血有泪,但越来越爱了。”

  尝试改良布鞋的硬伤

  他至今还记得自己卖出去的第一对布鞋,是自己在家鼓捣的年轻款,把布鞋的鞋头做得更尖一点,颜色弃黑色改用暗红色。结果朋友看了很喜欢,80块成交了。从那以后,他  对自己的设计越来越有信心了。开始穿着自己设计的布鞋下楼买菜,“真的很舒服,也很好搭配。”

  2009年,陆定燊成立了“陆锦泰”这个品牌,成立杭州唯一一家研发、生产、销售影视戏剧舞台用鞋的企业。同年,陆锦泰被杭州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类”品牌。后来因为一些意外,陆定燊的公司遭遇挫折,一切又回到起点。

  那时候,陆定燊每天泡在厂房里,白天设计鞋样,提高制鞋技术,晚上开始自学企业工商管理。厂房的灯彻夜亮着,分不清白天黑夜。“那时,我没日没夜的工作,看着一双双手工鞋从自己手中诞生,那种感觉,就像手捧着自己新诞生的孩子,紧张又兴奋。”戏剧舞台用鞋受众窄,只能服务于一些古装戏或者舞台表演。穿着舒适的传统手工鞋虽占据一定市场,但款式稍显落俗,只能服务于中老年人市场。而且市面上难得买到合适的优质布鞋。意识到这些问题后,陆定燊开始尝试新的东西,设计出符合现代年轻人要求的“时尚、舒适”的布鞋。比如鞋还是布鞋底,但鞋面改用豹纹皮,或是把鞋头做得更尖,或是在鞋头上加点线条设计等。这样的做法确实吸引了一批原本对布鞋并不感冒的年轻人。但陆定燊觉得若一味迎合时尚,布鞋就少了很多传统韵味。他觉得现在的设计和创新已经够了,布鞋更需要的是对一些硬伤的改良,比如布鞋底容易破损,下雨天不能穿等。

  布鞋在我国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据考证,最早的手工布鞋是在山西侯马出土的西周武士跪像所穿的布鞋。陆定燊正尝试设计更多能时尚转身的布鞋,让它回归到国人的日常生活当中。

  铸剑师 熔古铸今: 失传技艺 重新“亮剑”

  在龙泉宝剑园区内,一间并不算大的房子,这是周正武的铸剑之地。黯淡的钢铁厚片,几经风化的外表显得平静,实则有颗火花四溅、千锤百炼的内心,在一次又一次的打磨中逐渐变成一柄寒光凛冽的利器。

  这是龙泉人周正武生活中重要的一幕,他是一位铸剑师傅。

  成长于“刀光剑影”之中

  事实上,刀剑早在他还是个孩子时已经进入了他的生活。四五岁时,他就在父亲以前的剑厂玩,在乒乒乓乓的敲打声中耳濡目染,成长于刀枪剑戟之间。他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传统技艺的震撼。

  十年后,他子承父业,继承了周家打铁的事业。进入铸剑室,有如地狱般的高温、闷热席卷而来,但周正武在这“地狱”却挥洒自如,脱掉外衣抡起大锤,随着抡锤有序的叮咚声,汗水在他那遒劲有力的肌肉上熠熠生光。

  到了他16岁的时候,终于要开始拜师学艺了。他最早跟着自己的伯父,打了两年的铁,学了一些粗活,而后又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学一些工艺剑的制作。

  在龙泉,刀剑买家都知道周正武和他的作品。刀剑论坛里的那些买家和制作者们也对他的作品赞不绝口。凡是用过出自周正武之手的刀剑的人都知道,它们的外观和触感非常自然,简直像从泥土里长出来一样。

  网上寻古法摸索铸剑新技

  那时,龙泉生产的剑多属于工艺品,并非兵家利器。没有经过折叠锻打的龙泉剑只能称为铁片,而不是宝剑。加之,刀剑的买方市场已不景气,很多老铁匠早就退休了。

  周正武认识到,不仅仅龙泉的制剑产业,整个铸剑业都需要“突围”。而突围的“法宝”则是创新求变。这仿佛是一个矛盾,制剑工艺若要创新,需先寻求古法。一些原是口传心授、秘不示人的古老铸剑工艺,周正武却是从最具开放性、共享性的互联网上得来的。他不但在网上学习刀剑文化,还认识了一大批收藏、研究古刀剑的专家,这些专家后来成了他的良师益友,对他研究挖掘古代刀剑技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周正武整理那些资料后,便开始点炉、抡锤。摸索新的仿古技术时他再没有经验可循,失败成了他的教科书,“幸运的是我懂铁,我有铸剑的基础,可以把断层连接上。”他锻造龙泉剑,遵循着古代先人的足迹,从原材料到锻造技术严格按古法进行,一丝不苟。百十次的尝试后,失传已久的龙泉铸造技艺,终于再次回到龙泉人的手中,得到了真正的传承。

  锻剑技术要传承,打铁的艰辛和枯燥也要传承。一把剑在成型前,需要经过从普通锻打到折叠锻打的历练,这是锻造龙泉剑最艰难也是最艰苦的环节。把数种不同的钢铁熔锻复合,反复折叠锻打至三万两千余层,在不断折叠锻打中去除杂质,增加剑身的强度和韧性,这就是所谓的“千锤百炼”。

  也正是经过这样“千锤百炼”的龙泉剑,如今登上了银幕成为明星,也被作为“国礼”名扬四海。

  坚守理想制陶人:跨越海峡追寻制陶梦

  徐瑞鸿1965年出生于台北,十四岁就开始接触陶艺。与宋代汝窑的结缘,源于博物馆里的惊鸿一瞥。“那时二十岁出头,当我隔着重重玻璃看到那件南宋汝官窑粉青笔筒时,简洁流畅的器形以及那份与世无争的宁静和单纯一下子击中了我。”尔后,徐瑞鸿开始了那种慢工出细活的陶艺生活。

  因为对那惊鸿一瞥念念不忘,2001年他选择来到景德镇寻找心中的陶人梦,并在那里创建了三陶轩品牌。

  制陶是一件非常“烧钱”的事。由于他的作品产量太低,一年最多出五六件,他在景德镇的生活并不算好。生活最糟糕的时候,家人来到景德镇找他,见到他的状况“当时感觉好像住在猪圈里”。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制陶的热情,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看着陶坯在转盘上慢慢转动成型,“好像泥土也跟着活起来。”

  不过他感觉到,如果这样发展下去,自己的这门手艺将后继无人。在这个时期,他认识了一群年轻的朋友,他们愿意帮他做运营,让这个信马由缰的陶人可以只“负责貌美如花”,由他们“负责赚钱养家”。

  徐瑞鸿开始明白瓷器不仅是文人雅士收藏赏玩之物,而且应该走进百姓平常生活。如今,定居衢州一个小乡村里的徐瑞鸿,开始有徒弟慕名前来拜师学艺。可惜的是,“制陶太辛苦,徒弟来了又走了。一直跟着我的一个徒弟,却非学得最好之人。”徐瑞鸿认为,制陶并不仅仅在于工艺,形似而神不似的作品寿命并不长久,还需要多看书多了解历史文化知识,才能让手下的泥土更有生命力。

  “让他们先见到,先了解,才能有喜欢的可能。”他很欣喜,工作室正成为一些年轻人学习技艺的地方。那些年轻人从最基础的拉坯、配釉开始,学习掌握泥料、釉色的特性,熟悉泥与火的语言,而徐瑞鸿也将自己对陶艺的理解,对生活的态度传递给他们。

  虽然徐瑞鸿开始尝试对市场“妥协”,但他依旧是个信马由缰的人。一次去意大利开展览,所有人都正装出席,只有他穿着一件平日烧陶器的棉布上衣,搭配一双“洞洞鞋”就出席了,差点被保安赶出门。这样一个对生活大而化之的人,制陶时仍保持着近乎偏执的要求,这些年来因为一点小瑕疵报废的陶器早已堆成了“小山”。

  补阙拾遗的扇匠:

  一把团扇串起民间工艺

  初识李晶,很难将眼前这个清秀儒雅的85后年轻人和古典艺术联系起来。

  大学本科时,李晶修的是管理学学位,却钟爱戏曲,尤其是京剧和昆曲。戏曲中的头面、道具更让李晶着迷。正是借着对戏曲的热爱,他才萌生了收藏古玩器物的爱好。大学毕业后他又读了艺术类研究生。

  在他的收藏史里,不时会收到一些老的残破团扇,这触发他萌生了修复这些残缺之物的构想。因收到的老团扇越来越多,学艺术设计的李晶便试着用残破的老团扇做出自己的作品。

  修复残破程度不同的团扇需要的工艺各有不同,李晶除了自己摸索外,还在苏州城内外四处搜集散落的古老技艺,走访银匠师傅、缂丝师傅、扇坠师傅等。比如扇面损坏的,就给它配上新的或者老的缂丝、罗、刺绣等扇面;扇柄损坏的,就让银匠师傅细细镶嵌上錾刻的银花片,有合适的老银花片就再好不过了;一枚穗子也需要由不同师傅进行处理,编绳得找最好的师傅,回龙须的流苏又得单独让师傅制作;集齐种种,再配上一些可人的小零件作为挂件,一柄团扇才能算完成。

  不过团扇的投入大,售价高,且受众范围有限。想要好好生活,又能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个擅长金镶玉手工加工的艺术系硕士生也会尝试做些首饰,由于设计特别,又是孤品,首饰卖得非常好,“我其实不爱做首饰,但是我要生活啊,我要赚钱继续做团扇。”

  李晶还尤其爱缂丝这种传统工艺。固有印象中这是一项由踽踽独行,髯鬓白须的长者传承着,美丽又濒临失传的技艺。因为材质、花色等问题,难以走入大众市场。李晶却把自己学习的新式审美加入其中,用缂丝做团扇、做钱包,从单纯的“工艺”进化成了“设计师的工艺”。

  不过,也有人觉得像李晶这样加入设计元素,会破坏传统的工艺。李晶觉得,古老的缂丝不是只出现在博物馆或者教科书里,而是需要进入大众的生活。比起一味地墨守陈规,这样的传承更有生命力。

  他认为自己和传统手艺人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兴趣。一个做缂丝的师傅曾经问李晶,“你做这个干什么?这个东西都没人愿意学。”他却一笑置之,继续埋头制扇。前不久,他的团扇出现在《偶像来了》、《时尚芭莎》上,拥有了一群年轻粉丝。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