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们用签名共同完成了作品《生活的意义》。
参展作品《救赎》
日前,一场名为“点瓷化境”的小型陶瓷展览,在福州引起了观众的热议和艺术界的思维碰撞。
意义深远的突破
这场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东南网、福建师大美术学院、融侨集团和闽派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当代陶瓷艺术展,在融侨艺术中心举行。参展的60余件陶瓷作品全部来自德化,19位艺术家中既有蕴玉瓷庄第四代传人苏献忠这样从传统中走出的大师,又有更多的具备美术院校背景的年轻人。这是德化陶瓷界处在探索前沿的一个群体,从观念和技法上摆脱了传统工艺模式的束缚,通过当代艺术理念和个人独特艺术语言,拓展千年白瓷的全新发展空间。
展览的签到处是一件由观众共同完成的作品——《生活的意义》,一堆生活中常用的杯盘的残片,让每个来客在上面签名,寓意生活并没有完美和固定的“形”。
陈冰的作品《无甜不欢》,用白瓷烧成一枚枚奶糖,装在两个大玻璃罐里,令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感受到想象力的冲击。
张南章的《救赎》、郑振雷的《一路走来》和《L.O.V.E》、李锦峰的《包袱》等作品,打破传统陶瓷的展示方式,以大型装置的形式呈现,现场感十足。
此次展览还引进了策展人与学术主持等当代艺术展览机制。布展上也打破传统陶瓷的展示方式,展厅以“德化白”为主调,视觉效果简单而纯粹,将观展者的注意力充分引导到作品之上。这样的展览,对于德化陶瓷,对于其他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美术来说,无疑是一次意义深远的突破。
“今天从事陶瓷艺术的青年,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如何继承传统陶瓷文化,第二个是如何将现代审美融入传统文化。看来,福建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展览的学术主持、福建师大美术学院院长李豫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策展人王慧认为,艺术不只是直观上的欣赏,更需要引发思想的探索。策划本次当代陶瓷艺术展,目的就是想让大众看到我们本土同样具备艺术上的“颠覆”力量,特别是在传统的工艺领域打破局限性,在作品的表达和形态上制造出思想的交织或撞击。
“活”在当下的机遇
德化,作为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就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三大古瓷都。德化的窑火肇端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宋元时代,德化瓷漂洋过海,大量外销,成为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输出商品之一。明代,德化的白瓷以纯净无瑕、莹润无比驰名于世,在海外被称为“中国白”。瓷塑艺术大师何朝宗将德化白瓷艺术推向顶峰,所塑观音达摩等造型优美,微妙传神,被视为“东方艺术精品”,有“天下共宝之”之誉。
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蓬勃大发展的德化陶瓷产业,曾经一度以劳动密集型的外销企业为主,大量生产满足西方节日习俗需要的小工艺瓷,“今年是宝贝,明年成垃圾”,出口价格极为低廉,几乎没有附加值。2007年2月,笔者曾以《量大价贱:德化陶瓷的“宿命”?》为题,对此进行了深度报道。当时,有位陶瓷艺术家对笔者说,“德化是在用世界上最好的原材料生产最低端的产品”。
近年来,德化陶瓷在文化内涵和科技创新上持续下功夫,力图走上培育核心竞争力、塑造品牌的道路。“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又给德化陶瓷带来了崭新的机遇。在历史上,德化陶瓷就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不断在产品设计上探求变化、融合和创新。在今天,传统工艺如何“活”在当下,真正融入现代生活?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元素如何转化成国际性的艺术语言?这是德化陶瓷,也是福建蕴藏丰富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
“点瓷化境”,究竟用什么来“点化”数千年的传统工艺?在当今的文化情境下,如何重新审视陶瓷文化?这正是这场当代陶瓷展的立意所在。而年轻艺术家们也用他们的艺术创意,交出了一份颇具启发性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