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为期4天的第二届艺术厦门博览会正式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据悉,此次艺博会规模较去年扩大,场馆面积达18000平方米,设国际艺术、台湾艺术、国画、油画、漆画、雕塑、拍卖、古代艺术品八大展区。其中,古代艺术品展区位于c2馆,主题是“‘一带一路’古陶瓷珍品展”,展出由中国知名企业家、收藏家、慈善家邱季端收藏的600多件珍贵藏品。
据介绍,该展分3个展厅:第一厅“十三行”,主要展出清代“广州十三行”四大家族之首———伍秉鉴珍藏及其后裔传承下来的瓷器珍品、林则徐书法;第二厅“郑和”,主要展出“郑和下西洋”遗留下来的珍稀藏品;第三厅交流厅,主要展出徐寄庼和张璁藏品。
此次展览由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民间文物保护委员会、厦门市寒江雪艺术馆主办。
{分馆介绍}
一厅
“广州十三行”主题藏品展
该展厅主要展出清代“广州十三行”四大家族之首———伍秉鉴及其后裔传承下来的珍藏瓷器,共250件。
据悉,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一个极重要的中外商品交易场所,外国商船争相扬帆于此,催生了当时闻名全球的“广州十三行”。据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厦门大学教授叶文程介绍,清中期的“广州十三行”有四大巨富,其中尤以伍秉鉴最有名。2001年,《华尔街日报》曾统计上个一千年世界上最富有的50个人,伍秉鉴名列其中。
叶文程说,当时伍秉鉴拥资超过2800万银元,不但在国内拥有数量惊人的地产、房产、茶山、店铺,还在美国投资铁路、证券交易和保险业务,同时还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最大债权人。
“当时,这些富商频频为国效力,捐资爱国,也因此常得到皇帝嘉奖,奖赏之物不少都是来自国库(广储司六库)的珍稀宝贝,其中就包括多件稀世瓷器,此外还有他们自行收藏的珍宝。”叶文程说,此次展出的250件陶瓷精品就是从市场收集到的一部分。
此外,现场还展出了数件林则徐的书法作品。
二厅
“郑和下西洋”后裔珍藏展
据主办方介绍,该展厅主要展出由郑和后裔收藏的明朝皇帝御赐给南洋28国国王的部分珍品。据悉,郑和7次下西洋、前后历时28年。当时,皇帝为嘉奖其做出的贡献,勅赐前朝及本朝瓷器800件,名人字画650幅,黄金2000两,并赐金银、织金纺丝、宝幡香炉、花瓶、表里灯烛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养。
据邱季端透露,郑和虽是太监,后裔却庞大,其中一支是过继之子的嫡系,由南京回晋宁坚守家园,正是这一支,把部分御赐之物保存至今,计有200多件字画、200多尊永宣佛像、数百件宣德炉、数千件永宣和宋元明初瓷器及五幅永乐宣德圣旨。
这其中最珍贵的是永乐宣德年间皇帝赐给南洋诸国的用青花铭文记载的2000多件瓷器。
邱季端说,这些珍贵的遗物,都是研究“一带一路”相当重要的历史资料。
三厅
徐寄庼、张璁藏品交流区
据介绍,该展厅主要展出温州籍金融界巨子、收藏大家徐寄庼的藏品及明嘉靖年间一代名臣、收藏家张璁的藏品。
据悉,徐寄庼(1882-1956)是上海滩金融巨子,二十世纪杰出的银行家。他爱收藏各种金银钱币、瓷器书画,以及陈年普洱和贡茶。此次展出的徐寄庼藏品,是邱季端因收藏陈年普洱茶而与徐氏后人结缘,数十次亲赴江苏、安徽、浙江等地收藏而来。他还斥巨资在福建修建徐寄庼纪念馆。
张璁(1475-1539)是温州人,明嘉靖重臣,官拜内阁首辅。据记载,嘉靖皇帝对张璁很赏识,常赠给张璁瓷器和字画等。据介绍,这批御赐之物中的瓷器,代代相传珍藏,直到今天,传承在张璁女婿后人的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