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文化的辉煌,那你就去尧头窑;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世事的沧桑,那你就去尧头窑。“每当我强烈地渴望召唤民族精神力量的时刻,我就想到了尧头窑,就情不自禁地跑到澄城,感受由仰韶文化彩陶一直到尧头窑陶瓷,延续至今没有断裂的中华本原文化的积淀和民族精神的力量……”这是靳之林先生在《魂系尧头》一文中所涌动出的炽热情怀。这位年已88岁的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民俗专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导,因为尧头窑的恒久魅力,十余年间5次来到尧头窑。尧头窑,一个陌生的名字。她在哪里?她又是做什么的?带着和你一样的疑惑,7月13日,记者前往澄城县,踏上了探访尧头窑之旅。
遍地的沧桑揪疼了心
尧头窑,位于澄城县西南十多公里处的尧头村,地处渭北黄土台塬地带,洛水之滨。之所以叫尧头窑,盖因她悠久的制瓷历史。据记载,尧头窑制瓷历史长达千年,主要烧制碗、盆、罐、瓮等民间家用的几乎所有陶瓷器具,质地粗朴耐用,曾一度行销全国多个省份,名声远扬。时至今日,尧头窑遗址仍有保存较完整的古窑30余座、古民居75处,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态古窑址遗址群,属于我国罕见的民窑群遗址,被称为“中国原生态陶瓷活化石”和“中国现存最大的天然民窑博物馆”。由于好奇,由于迫不及待,记者马不停蹄直奔尧头窑。
去往尧头窑的道路曲曲折折,顺着沟壑蜿蜒绵长,不知拐了多少个弯,终于看见了色彩明丽、威严挺立的“尧头镇”牌坊。当“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牌匾越过头顶,两尊一米多高的黝黑色陶瓷罐渐行渐远,车子停在了一个偌大的游客中心休闲广场。由于地处沟壑台塬之上,视野广阔,初具规模的遗址公园倒也十分气派。环目四望,有几件夸张的设计品令人难忘。粗大的笔筒里插着两支毛笔,游客中心的两个大门由两个倒扣着的巨型的瓷翁组成,最为夸张的是左边的卫生间造型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夜壶,令人遐想无限,忍俊不禁。广场上,亭台摇椅,古井石碾,花草相间。再往前去,沟壑间是一座长长的吊桥,人走在上面有点悬空的感觉。到了桥的对面,是一棵棵大槐树掩映下的村道。随行的县文化馆馆长吴来宝介绍,这里是原来的尧头镇所在地,二十多年前镇政府搬走后,很快就凋敝了,现在只剩下零星的几户人家。土山堐的边上,两位白发大娘坐在沟边的石墩上,看着路过的行人慈祥地微笑,一家门口放着一把小椅子,记者透过半开的木门,看到老宅子里,墙壁上堆满了年代久远的各式各样的瓮罐。沿街而行,古老的土坯房已鲜有人住,两三家小商店里只摆着香烟和雪糕;人民公社时期修建的商铺虽早已关闭,但依然整齐地挺立在路旁,那个年代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经过一丛丛路边仙人掌,路过一排排残垣断壁,步入古窑遗址的中心地段——后坡,一个完全的瓷器遗存世界,一片遍布沧桑的历史画卷,奔涌在你的眼前,漫山遍野,目不暇接。断壁中坍塌的屋舍,山坡上遍布的残垣,风雨冲刷过的土墙,瓷罐垒起的窑厂,青砖支撑下破败的庭院,处处充满了尘封的历史,斑驳的遗痕。旧时的民居坍塌殆尽,只能通过拱起的门楼上那用陶瓷瓮、罐做的特色装饰去揣测每一家陶瓷的烧造品种和富裕程度;残存的土墙没见一处完整的粘连,光秃秃、孤单单地杵在那儿,任凭日月销蚀;一排排用瓷器底盘垒起的橘色半边墙苦苦维系着那时的院落,两人宽的木门年久失修,七零八落地散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