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工作的通知》,江门方济各·沙勿略墓园—大洲湾遗址入选了我国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推荐项目“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简称“海丝”)首批申遗遗产点名单。
据悉,2012年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海丝申遗预备名单,确定是江苏南京、扬州,浙江宁波,福建泉州、福州、漳州,山东蓬莱,广东广州,广西北海等6省9个城市构成。作为新增城市,此次与江门一同进入预备名单的还有阳江,因此目前广东省共有广州、江门、阳江3个城市进入了海丝申遗预备名单。
江门的成功加入,标志着近两年来江门所做的大量申遗准备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让人鼓舞。本期,就让我们再次追随古人的脚步,探寻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台山上川岛大洲湾遗址。
大洲湾被当地人称之为“花碗坪”
大洲湾遗址位于上川岛西北部三洲港的西北角,在圣·方济各·沙勿略墓园的南侧!大洲湾有个美丽的名字,当地村民称之为“花碗坪”。
这里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在大洲湾沙滩上有着许多的青花瓷碎片,大大小小数不胜数。据当地的村民、老人口传,小时候经常在这片沙滩上玩,就能捡到很多带花的瓷片,甚至还有较为完整的瓷碗,大家都习以为常。
今年5月8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不远千里来到大洲湾遗址,他沿着海岸沙滩寻找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西方贸易的痕迹,记者有幸跟随一起“寻宝”。
“现在我们依旧可以在沙滩上捡到许多青花瓷碎片。”同行的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刘利元说。事实也是如此,记者一行沿着沙滩走了不到一百米,就收集起近百块不同样式的青花瓷碎片。
“这一块有点像碗的沿口…….”、“这一块有点像罐子的底座……”、“这一块底部有落款,是正德年的……”拿着自己收集到的瓷器碎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像在描述自己多年的“珍藏”。
为什么这里会有这么多的瓷器碎片呢?在大洲湾附近新地村,老人都用一个传说来解释这些瓷器的由来:古代一艘满载瓷器的船在这里遇到风暴翻沉,瓷器破损沉入海底,后来,浪潮翻滚又把它们冲上了岸。
通过对当地村民的仔细询问,记者一行了解到,30年前大洲湾海滩的海岸线距离现在岸边最少有50米远,海边到山地之间还有大面积的耕地。耕地和海岸以上的山地,当时散落有较多的青花瓷片和青花五彩瓷片,但是由于近几年水位线不断升高,大部分的海岸土层已经被海水冲蚀,海岸上的瓷片散落到海里。近几年少量被海水冲上岸和原来地表遗留的瓷片,也被慕名而来的游客采集收藏。
散落的青花瓷碎片原是人为堆积
那么,历史的真相是否真如传说所述呢?
为了弄清楚大洲湾遗址青花瓷碎片的来龙去脉,记者向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了解。
原来,从2014年11月7日开始,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了以柏宇亮为领队的文物考古调查勘探队伍,对大洲湾遗址及周边范围进行了全面的文物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并出具了权威而又详细的考古调查、勘探工作报告。
考古报告中确认了大洲湾海滩、海岸及海岸上的山脚平缓坡地上都散落有青花瓷片和青花五彩瓷片,从可辨器形来看主要有碗、盘和小口罐等。而瓷片散落范围自圣·方济各·沙勿略墓园下方海滩,至浪湾村外海滩处,约600米。
“我们能否确定这些瓷器碎片的年代和产地呢?”带着疑惑,记者追问同行的市博物馆工作人员。
“经考古鉴定我们能够确定采集到瓷片,多为青花和青花五彩,积密集区域是在水泥路下方紧靠海滩的海岸斜坡内。这些瓷器碎片时代为明中期,初步判断这批瓷片为景德镇民窑烧制的产品。”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说。
明朝时期景德镇的瓷器为何会出现在大洲湾?是潮水冲积而成还是人为堆放?
记者查询广东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大洲湾遗址出具的考古报告,当中已经给出了明确答案:在大洲湾收集的釉上红绿彩瓷,釉面纹饰保存完好,没有被海水侵蚀脱落,也没有沉积于海底打磨成圆角的现象;由此可以判断此次考古从探沟内收集的瓷片不是被海水冲积到岸边,而是人为造成的堆积。
专家在瓷片出土过程中发现瓷片堆积密度较大,但并无完整器型出土,堆积中青花瓷、青花五彩瓷及各色釉陶瓷片混杂,瓷片之间无关联;结合以上情况判断,从地底层出土的瓷片为废弃瓷器,且是人为堆积于此。
大洲湾见证了中葡商人经贸交流
到此刻,历史的面纱即将被揭开!
原来,在明朝初期开始施行严格的“海禁政策”,对海外贸易施行严格控制。这种控制体现在与各国进行朝贡形式的“勘合贸易”,在“勘合”的基础上,允许各国贡使及其随员携带物品与中国贸易,但进行贸易的地点是官方指定的广州、宁波和泉州几处港口,称之为“番坊”。当时这种“勘合贸易”直接损害了海外诸国和中国民间资本发展对外贸易获利的需要。因此在官方指定的“番坊”以外,仍有大量的民间走私船或外国“番商”活跃在中国沿海地带进行贸易。
大量的史料中显示,古时候驶往印度洋、南洋等地的船舶,进出广州港时,必经台山广海以及川岛海域。而此次考古调查发现上川岛大洲湾遗址瓷片堆积密集,且破碎瓷片为人为堆积而成,可见大洲湾是明代中期中外商人进行瓷器贸易的重要地点。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历史各时期上川岛的地图和相关遗址的照片等资料,以及从考古调查、勘探结果来分析,我们能够确认台山市上川岛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点。”考古专家在对大洲湾遗址出具的考古报告中这样描述。
一路探寻,从方济各·沙忽略墓园下来,便是大洲湾遗址,再继续往东便是新地村天主教堂遗址,这是早期天主教从海路传入中国的重要遗迹,也是中西方交流文化思想,开展经济贸易的重要见证。
方济各·沙勿略是耶稣会第一位来华传教士,他在信札有着这样一段描述:“多亏我主的慈悲、怜悯,迪奥戈·佩雷拉(Diogo Pereira)的大船及所有乘客安全无恙地来到了上川港。在此我们遇到了许多其他商人的船只。许多商人从广州城赶来此地与葡萄牙人交易……大船离开上川港前往满剌加时,但愿我主上帝保佑将带去我们如何在广州受到接待的消息,因为从广州不断有船至此港。”
从中可以判断:上川岛三洲港内“花碗坪”一带是中葡走私贸易的据点,贸易双方分别是中国广州商人和葡萄牙商人。
【记者手记】
期待浮现更多 青花瓷背后的故事
任何的历史活动都与经济行为密不可分,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的中西方贸易,同时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
江门组织对上川岛考古调查勘探就是为了配合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而进行的。除了基础的考古调查以外,考古专家们还对江门沿海地区古代海上贸易资料进行了梳理,搜集了与台山市上川岛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资料。
可以说,早期天主教的传入,与西方对华贸易发展相辅相成,二者之间紧密结合,有直接的关系。
无论大洲湾遗址上散落的青花瓷片,还是上期带读者探寻的是方济各·沙忽略墓园,都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实物资料,使我们对当时民间海外贸易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对研究中外贸易史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证明江门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提供了有力佐证,更为此次成功入选海丝申遗国家预备名录提供有力的事实支撑。
百年的风吹日晒,潮起潮落!
大地湾遗址在海水侵蚀和自然风暴的破坏下,遗址面积正逐年缩小,亟待相关部门采取保护措施。而随着江门成功入选海丝申遗国家预备名录,相信未来方济各·沙勿略墓园—大洲湾遗址将被更多人所熟知,对其保护措施也势必会越来越健全。
随着考古深入,记者期待那些失落的青花瓷片背后的故事,可更多地冲破历史的迷雾,与世人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