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西纸坊村古窑博物馆已雏形已见,仿汉代馒头窑、仿元代葫芦窑、仿近代倒焰窑的修建进度已超一半。韩国圆光大学陶艺系主任郑东熏穿着老北京布鞋,不时地蹦出“保温砖”等几个汉语,附身与工人们一起搬砖弄泥一直干到晚上,让西纸坊工人、村民很感动。
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郑东熏和上海高谛中心主任后德仟、复旦大学副教授李杨等人在接受采访时反复提及“沾化杨家窑”,认为以该窑为代表的滨州陶瓷史值得滨州人骄傲,他们最初对于滨州仿古柴窑的修建,兴趣点之一就是它。那么,“沾化杨家窑”究竟是怎么回事?它怎么会吸引了国际陶艺专家的浓厚兴趣?带着这两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市博物馆展陈宣教部主任张卡。
张卡介绍,滨州自8000年前开始有人类生存以来,就开始使用陶器,并成为当时最为重要的生活用品之一。先秦时期,陶器是滨州人炊煮食物、盛放粮食物品的必备之物。这种器物用途广泛,容易破碎,需求量大,制作工艺也相对简单,在战国后期以前都是各个聚落城邑自己烧制,几乎所有先秦遗址都有陶窑这一类遗迹,而先秦时期的所有遗址发现最多的遗物也是陶器。
其中,原杨家古窑址被史学界称为“杨家盐业遗址群”,是东周时期文化,发现于1955年。此后,又先后对其进行了四次调查,采集的大部分标本是盔形器、滤器、灰陶簋口沿、灰陶豆等,皆为盐业生产所用,少部分为生活用具。1955年,清理东周墓一座,出土贝币、青铜剑、矛等器物。徒骇河冲刷处暴露大量盔形器、滤器等陶片,器壁厚重,质地坚硬,烧制火候高,河岸边有几处显露的残窑。从平面看,可分圆形或椭圆形,窑壁是直接在生土上挖削而成,直径在2.5米左右,内似青灰,外呈火红色,有的内壁抹有草拌泥。根据出土的盔形器、滤器分析,这批陶窑主要烧制煮盐器具,对研究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北部沿海地区的盐业生产和制陶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史料。2013年3月,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可见,作为“馒头窑”的杨家窑与齐文化、滨州盐业史大有关联,反映了滨州古窑使用的一个特点,这也是齐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后德仟博士认为,在春秋战国时代,盐是经济战略物资,它是齐国强盛的根本原因之一。而从当代看,烧陶比烧瓷对艺术家来说,更具手工性和偶然性,艺术创作空间更大。像西班牙大师毕加索、达利都曾长期热情地拥抱陶艺。毕加索的晚年,就他与水、火、泥做伴的几十年。如果说玩泥巴是儿童的天性,用柴窑烧陶则是很多艺术家贴近古文明的最好方式。因而,后德仟博士认为,在西纸坊建古窑博物馆,贴合黄河古村风情带“天齐滨州 欢乐无穷”的主题,是今人对灿烂的齐文化的一种礼敬,也是对沿黄古村生活的一种尊重。
从考古成果来看,秦汉时期滨州遗址上发现的遗物几乎全是灰陶或红陶豆、盆、罐等。这一时期墓葬中的随葬品也多以陶器为主。2007年,省考古所与市县两级文物部门联合在邹平东部某开发区发掘10余座汉代墓葬,其中还有一座彩绘画像石墓,等级相对较高,但这些墓中的出土物还是以陶罐和陶豆为主,没有一例瓷器。滨城区秦皇台遗址和侯家遗址发掘的汉代墓葬随葬品也皆为灰陶罐、豆、盆等。滨城区汲家湾汉墓中的陪葬品则以釉陶为主。此外,出土的古窑陶器还有很多很多。
可见,古窑烧陶曾是滨州古代居民长时期使用的日常工具,它折射着精彩的滨州文明历史。当西纸坊村的仿古柴窑一座座伫立、点火、开窑,首批1200陶作品出炉,让我们去亲手触摸如祖先一样的“古老痕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