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在唐山胜利召开,唐山陶瓷再一次聚焦了人们的目光,这两天市民纷纷到陶瓷展览中心一饱眼福,一次次被精美绝伦的陶瓷制品所惊艳,但是你知道吗?唐山陶瓷历史悠久,期间也有很多传奇的故事,燕赵都市报特邀唐山市陶瓷协会专家顾问葛士林探访到了出生于陶瓷世家的94岁范宝全老人,老人给我们讲述了一段关于唐山西缸窑范家大缸的传奇故事,一个历经曲折保留下来的莲花大缸,一个历经风霜传承陶瓷手工技艺的家族,折射出的唐山陶瓷发展历史中一段不可磨灭的印记。
讲述人:葛士林 范宝全
文字整理:燕赵都市报记者李中平
一口莲花大缸有200多年历史 大缸主人生在陶瓷世家
大缸上的花纹精美。
在唐山西缸窑一座震后重建的小院里,隐藏着一件罕见的宝贝。这是一口莲花大缸,缸中清水涟漪,倒影天色。这口莲花大缸的缸沿粗壮坚硬,如花岗岩般结实。缸身呈弧形,阔口大肚,底小圆平。缸的内外施大缸釉,因火候关系,通体青红宣润,釉面光亮。最不同处,是莲花缸的外面均匀排列着四幅以双花隔为框的捏雕瓷画,主题分别为松、竹、兰、梅。其中一帧梅花枝下,捏有奔鹿回头的图像,看上去古朴端庄,栩栩如生。这口体态硕大的莲花大缸大约烧造于清道光年间,至少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但整体完好,体态丰满,凝重大气。经测量,大缸口沿外径3.7米,直径1.2米,高0.8米,底径0.65米。如此大的体量,在古缸品类中实属罕见。主人说,因为缸体太大,如果要清洗,必须整个人跳进去才行。
这口莲花大缸的主人是范宝全老人,范老先生今年94岁高龄了,却身体硬朗,思维清晰,精神矍铄。范宝全老人是明永乐二年从山西移民到唐山的陶瓷世家范家的后代,论起来为十三世孙。
唐山陶瓷历史
起源于山西移民来唐擅长烧缸技艺的世家
大缸的主人范宝全老人。
据了解,唐山陶瓷历史悠久,最早为唐山带来陶瓷烧造技术的,是明永乐二年从山西汾州府介休县师屯村移民而来的田家和范家,他们在当地都是有烧缸技艺的陶瓷世家,在移民到永平府滦州地时,看到弯道山一带有大量制作陶瓷的媒矸资源,且储量十分丰富,破土即是,唾手可得,遂在弯道山西南山坡就地落户,世世代代一边耕田种地,一边就地取材,创制缸盆。在唐山陶瓷的起源与前期历史上,总有来自山西的田家、范家和来自山东的秦家、常家、杨家、裴家,统称六大陶瓷世家,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与局限,除西缸窑田家、东缸窑秦家和近代的启新磁场之外,西缸窑范家及东缸窑常家、杨家、裴家的历史却较少有人问津。
唐山西缸窑范氏家族移居唐山的第一代始祖名叫范时真,范家自范时真起,在西缸窑这片热土世世业陶,辈辈师承,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范宝全老人介绍,范家最晚应是从第八世范德瑞开始,建起了自己的烧缸工场。所以,西缸窑范家应是在清乾隆年间就从家庭手工作坊转变为工场陶瓷手工作坊,在唐山开办了烧缸的窑场。
范德瑞育有二子,长子范玉生、次子范玉山。因范家二门范云禄之孙范德举无嗣,范玉生被过继到二门,范家的烧缸工场始由范玉山掌管。范玉山育有一子范作霖。范作霖儿时,家境富足,自幼好习武,使得一手春秋大刀,在东西缸窑一带远近闻名。范作霖育有三女两男,由于东缸窑秦氏家族秦百川也喜好武术,也使得一手春秋大刀,范作霖便将长女嫁与秦百川为妻。范作霖一生豪爽,豁达义气,使得范家在烧造窑业上大有进展。范作霖时范家已创办有两大窑场,一个名叫“东裕成”,一个名叫“义成兴”,这两家缸厂都建在西缸窑窑上庄东部的山坡之上,横跨今日的缸窑路。这里不仅地势高,不存水,而且光照好,通风干燥,并且,这里还紧邻通往开平的大道,交通十分便利。范宝全先生说,范家的“东裕成”与“义成兴”,论规模,在当时的东、西缸窑都是最大的,每家工厂的缸屋,都是20多间。
范作霖有两个儿子,年迈时分了家,“东裕成”归了长门范继宗,“义成兴”归了次门范嗣宗。范继宗就是范宝全的爷爷,据范宝全老人回忆,“东裕成”当年有两座大窑,一座碗窑,一座缸窑,缸窑容量能装132柱,列为缸窑之最,不仅产量高,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善烧造大件产品。
“要论做大缸,全世界也比不了唐山!”
说起大件产品,范老的脸上顿时洋溢起骄傲的神色:“要论做大缸,全世界那也比不了唐山。到今天为止,谁见到过还有比唐山更大、更美观、更漂亮的大缸呢?没有!唐山的大缸谁也比不了!”
唐山自有陶瓷以来,就是专做大缸,市场涵盖华北东北,声望享誉北方。唐山大缸釉子好,历来有“红光亮”的美誉,以手拍打,犹如钟鸣。唐山大缸在品种上无所不有,型号尺寸繁多,在实用功能上更是无所不包,既有日常家用的大水缸、粮食缸、酱菜缸、豆腐缸等,更有适于油坊、酒坊、酱菜坊、豆腐坊、药坊、染坊、纸坊等各类作坊使用的大小形制不同的缸,还有园林观赏用的各色荷花缸、金鱼缸、雕花缸。其中最大的酒缸,隆肚收口,要做到一人来高,能盛500斤酒。
唐山西缸窑老“东裕成”做过的大缸,比我们平时所说的最大标号“大老缸”还要大,这在烧制技术上,非常困难。
首先是成型难,一个大缸,小底,敞口,肚薄,沿厚,要用手拉坯成型,“缸师傅”需要有一手绝活。大型缸从起底做羼、拔二节、做大沿、到拔口,要分四次拉坯成型,接口不留痕迹,这是一般工厂都做不了的。其次是装窑难,如此硕大的缸坯,在装窑时,里面还要依次套装四件大小不同的缸,每套缸坯按柱排列,一层正放,一层反扣,既要找准水平,还得保证垂直,在一个狭小的窑内空间,如同垒卵般危险。第三是烧制难,特别是升温到时,全凭师傅的一双眼,俗话说,少一口火,窑里的缸器就烧不熟;多一口火,则整窑缸器可能就全烧塌了,导致血本无归。第四是开窑苦,缸窑的例行规矩是热装热开,以便节省成本与保护窑炉,俗话叫“赶窑坡”。窑工们要冒着几百度的高温进去操作,灼人的热浪,烫手的器品,一件件都要抬、托、转、递过过手,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范家的莲花大缸就是在范宝全的太爷爷范作霖这个时候烧成的。当时范家的大缸远销东北与口外,那些运缸的骆驼队经常彻夜在场外等待。
200多岁的莲花大缸经历地震传奇般地完好无损
莲花大缸经历地震传奇般地完好无损。
本来范家留下的各种荷花缸有十几件,分别存置于工厂和居住的庭院内,但是到最后,家里就只剩下这一件。范宝全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他爷爷临终的时候,把他叫到跟前说:“这口缸啊,好好留着吧,以后就不会再有了!”正是由于爷爷的谆谆叮嘱,这口莲花大缸在全家的保护下躲过文革的破坏,甚至竟传奇一般地躲过了1976年的震灾,“我家的老宅在窑上庄中街,两进院,莲花大缸就摆放在院子当中,正房门前。这里是全家人出出入入都会经过的地方,莲花缸了养了很多锦鲤,大红的、金红的、金黄的,红白相间的,金鱼游来游去。闲暇时,一家老小都会围在莲花缸前说笑,孩子们也会在莲花缸四周嬉戏。1976年地震突然来临,全家房子坍塌,次女范东艳震亡。但是在一片狼藉不堪的瓦砾堆中,那口莲花大缸却安然无恙。倒塌的碎石乱砖,还有从屋顶抛掷而下的大块焦顶,都刚刚砸到缸的底沿,废墟的砖瓦石块在莲花缸的四周堆积着,竟没有一块砸到缸的身上。”范宝全老人说,当时大家都直惊讶,连连称奇。
就这样,这口莲花大缸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使得2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还能一睹其风采,感受到当年陶瓷工匠的优良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