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为茶之父。”茶具与茶亲如父子、密不可分,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茶具的演变史。“茶色白,宜黑盏。”宋代斗茶之风盛行,时人崇尚白色的汤色,因而与建茶相匹配的黑釉瓷的代表——建盏成为宋代最好的斗茶器具而名重一时,并作为贡品在中国陶瓷史上独享至高无上的尊荣。
盏因茶而兴,茶因盏而妙。建盏与建茶珠联璧合、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宋代茶文化的灿烂篇章,也见证了宋代茶文化的鼎盛。9月18日,“宋代茶文化探访之路”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探访建窑遗址,发掘建盏与宋代茶文化的渊源。
一捧坯土的凤凰涅槃
建阳,位于福建省南平市中部、建溪上游、武夷山南麓,古为建州、建宁府辖地,现为南平市建阳区。它与建瓯比邻而居,历史上,二者就分别以生产建茶、建盏共同成就了宋代茶文化的一段佳话,名垂茶史。
9月18日,记者从建瓯坐车1个小时就到达建阳。在建阳,口大底小、胎体厚重、整体乌黑,泛着兔毫、鹧鸪斑状光芒的建盏茶具随处可见:酒店、宾馆里都会放一套建盏茶具;市民家里会用建盏茶具泡茶;茶叶店里,老板一般都会在茶几上“养”一只建盏主人杯。在建阳西区还专门有一条建盏文化街,这条街以“建盏”为主题特色,集工艺展示、艺术创作、鉴赏交流和产品经营于一体,几十家经营建盏的店家在此集聚,集中展示建盏的魅力风采,走进这条街仿佛走进一条建盏的历史长廊。中国建窑建盏展示馆就在这条街上,它集展示、宣传和推介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建阳建窑建盏产品对外宣传展示的一个重要窗口。游人来到展示馆,既可欣赏到各式各样、美轮美奂的建窑建盏产品,还可手捧质朴、典雅的建盏,品上一杯香茗,仿佛穿梭悠悠的历史长河。
建阳建窑建盏协会副会长魏尚人说:“盏是宋代人对茶碗的称呼。建盏是在建窑烧制而成的黑釉瓷的总称,因历史上处于建州、建宁府辖地而得名。”“建盏始烧制于五代末,两宋时达到鼎盛。”在魏尚人的娓娓而谈中,建窑建盏的历史脉络渐渐清晰起来:建盏于五代末创烧,以烧制青釉瓷为主,同时也烧酱釉。北宋初年,建窑兴起,开始烧制黑釉瓷。两宋时期是建盏的鼎盛时期,当时窑场生产规模宏大,大量烧制标准的黑釉瓷,主要是建盏。明代时期,由于朱元璋宣布废龙凤团茶兴散茶,斗茶、点茶之风逐渐消退,由此建盏的产量迅速缩减,建窑走向衰落,建盏逐渐停烧。直到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仿古建盏研制成功,这个宋人遗留给后人的瑰宝才得以复兴。数百年间,建盏失而复得,窑火重生,是建盏的幸运,更是今人的幸运。
建窑是宋代八大名窑之一,也称建安窑、乌泥窑、水吉窑,以烧制黑釉瓷闻名于世。建窑在两宋时期尤其是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是其鼎盛时期,窑址位于今建阳水吉镇一带。作为建窑建盏的发源地,宋代时的水吉镇曾经“百窑相连,窑工数千,窑火昼夜不熄”。如今,水吉镇的芦花坪一带仍遗存着国家级保护文物、长130多米的全国最长的建窑龙窑窑址。记者在现场看到,该窑址已经被保护起来,打开厚厚的木门,迎面是一堵粉墙,粉墙背后就是一座用青砖灰瓦覆盖着的北宋建窑龙窑遗址。它依山而筑,似一条斜伏的龙横在山上。地上残留着黄土、砖壁,还有一些破碎的建盏残片,虽饱经风雨,但釉色依然黑亮如初。据说这样倾斜设置的窑体,本身就起着烟囱的作用,火焰抽力大、升温快,烧成温度最高达1300℃,一窑装烧量高达10万件。
一捧坯土要经历1300℃高温炙烤,最终才有可能凤凰涅变成绝妙天下的建盏,可见古代建盏的难得。
几千万件里方得一二珍品
9月18日下午,在建阳区华生建盏的工作室里,一身“艺术味”的廖设生满手泥浆专心致志地修坯,转盘在他的手上仿佛有了灵性,往往是心随手动,手到意到,片刻功夫便娴熟地拉好一个盏坯。廖设生是建阳区建窑建盏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有30多年建盏制作经验,作品多次获奖。在他的工作室里,一个个造型古朴、花纹别致的建盏令人叹为观止。
在记者赴建阳采访的前几天,一则拍卖史上最贵建盏在纽约诞生的消息在当地引起轰动。纽约当地时间9月15日10:00,纽约佳士得专场拍卖会上,一只建窑油滴盏,以估价150万~250万美元上拍,最终以远超预估价的1030万美元落锤,加上佣金共计1170.3万美元,以当日汇率折合约7807万元人民币,创造了全新的建盏拍卖世界纪录,将保持5年的1175万人民币的旧纪录远远甩开。到底是什么样的魅力,催生出这个前无古人的价格呢?
《建窑建盏》的作者、著名考古学家谢道华说,建盏的独特魅力在于,别的瓷器虽然可以在胎釉、造型、花纹上通过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创作出精美的艺术品,但是建盏的釉色斑纹是“天工”与“人巧”的奇妙邂逅,即所谓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