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义坤(一坤),斋号抱真堂,1971年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现为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中国画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国画创作委员会秘书长,江南书画院副秘书长瓷画委员会主任,《大匠》艺术杂志执行主编,杭州市文化创意重点项目(基于现代绘画和传统瓷艺相结合的现代艺术画瓷项目)负责人。
傅义坤(一坤),斋号抱真堂
人生是很奇妙的过程,坚持值得坚持的,放弃应该放弃的,只是大多数的人并不知道什么是值得坚持的,什么是应该放弃的。他伸展了一下手臂,靠在并不柔软的沙发上,半阖着眼睛说,就是这样一个洒满阳光的午后,躺在家里的沙发上,看着阳光一点点的爬进屋里,洒在温暖的地板上,很美。“美,才是艺术该有的表白。”他说。
如今的他已经走过最初的选择,他是傅义坤。
走进他的办公室,便是一场视觉的盛宴。琳琅满目是最好的形容,墙上、桌上,放着各种器形的瓷器,上面画着或是精美无比,或是意境悠远,或是趣味盎然的画,这些画不同于普通瓷器上的装饰,它们生机勃勃,仿佛是一种生命在瓷器上绽放。这是傅义坤的“生意”,它像阳光一样慢慢爬进傅义坤的心里。
“最初,从美院毕业,想做一个纯粹的画家,但是求而不得。三年的坚持,并没有让自己真正走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傅义坤的回忆在洁白的瓷器上牵出长长的光影:“既然不能纯粹的画画,那就先不画。” 之后,他一头扎进了现实的漩涡。现实和理想的拉扯,让他经常在难得的空闲之时思考自己的方向。画画是他生命里的阳光,在画笔之间他才能寻到生活的安静。“年轻的时候可以做很多的尝试,去增加生命的广度,到了一定年纪之后就要选定自己的目标,去完成生命的深度。”他开始重拾画笔,经过时间的洗礼,他的作品受到了市场的肯定。这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瓷器。
“那时候去景德镇玩,看到瓷器的生产,就向当地的工匠讨教,他们那时候笑我说,这在瓷器上作画和在纸上画画完全是两码事,瓷器上的活还是他们在行。当时,我虽然不服气,但是认认真真的记下了他们的工序,回来后自己就开始了各种尝试。”先是试釉上彩,在白瓷上画好,再进行烧制,第一批瓷画作品就这样面世了。“原本做瓷器的工匠分工很细,勾线有专门勾线的,填彩有专门填彩的,纯书画+陶瓷工艺的并不多见。这是文人画进入瓷器的先河。”傅义坤当时并没有想到这将会是他一生的事业,“那时,总觉得自己该是个画家,对于市场并不敏感。”
这么多年下来,景德镇有了很多专门接待艺术家的窑口,画家的参与,给景德镇带来了新风尚。“其实,艺术家在瓷器上绘画,有利于作品的传承。”傅义坤说:“现在的快节奏生活和急功近利的市场,让原本的纸张工艺简化了很多,同时也让纸张的寿命短了很多,墨很难按照原貌保持下来,但是瓷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同时,釉下彩的窑变效果以及肌理效果可以让创作爆发出新的思路。”在傅义坤的大匠艺术空间里,刚烧好的作品与还未上釉的瓷器在同一片阳光下相隔相望,就犹如生命不同的形态。
傅义坤作品,大吉图
现在,陶瓷品+书画成了傅义坤想要去坚持的“生意”。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倾泻下一片阳光,在这片阳光里,傅义坤将梦想绘在瓷器上,光和影交织成他生活的作品,美好是洒在白瓷上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