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8日,陶瓷鉴定专家、文化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上海工作站主任陈海波就日前“邱季端意愿向台湾四所高校捐赠藏品”一事,做客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新闻夜线》节目,系统地讲述了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以及艺术品市场的台前幕后。
去年邱季端向北京师范大学捐赠6000件古陶瓷,后因捐赠瓷器被质疑为赝品而引起轩然大波。而就在日前,他又表示将向台湾的四所高校,各捐赠200件,共800件藏品。此次藏品依然以瓷器为主,并包含从汉代以前的青瓷,一直到清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的各种作品。然而,就在多件拟赠送瓷器的图片发布后,其真伪再次引发热议。因为,光从图片上,这些瓷器就难服人心。
近年来,对于艺术品真伪的探讨从展览到市场,似乎空前“热闹”。前有浙江美术馆中国古代金铜佛像艺术特展引发争议,后有邱季端两次捐赠上头条,中国艺术品市场怎么了,台前幕后、真真假假又该如何道清?
真伪频频引争议,艺术市场的公信力在哪里?
陈海波:如今中国艺术品市场还有没有公信力?怎么做才能万无一失?什么才是真的?其实这是一个十分模糊的问题,没有答案,也让大家常常都一头雾水。因为这个市场本身、人也好、物也好,都是真假相混的。你会看见在这个市场里许多人明着指鹿为马,胡乱作为,但可笑的是,如果他们有足够好的后台、足够好的公关、足够好的说话之道,这些人甚至反倒摇身一变成了专家学者,受到广大收藏爱好者的热爱。但在圈内看来简直乱套。没有诚信、拍着脑袋乱说话,骗的了大众一时,骗不了一世。市场是有眼睛的,毫无忌惮胡作非为终究是要露陷的。
艺术市场真的有帮派之说?
陈海波:对于艺术市场来说,“人”有最大的创造力、也有最大的破坏力。一群人如果心怀大志,愿意去做好的事情,那对市场是推动的,对自己也一定是有益的。但如果一群人利字当头、无所畏惧,那是非常可怕的,更可怕的是,他们非但不害怕,还把颠倒黑白说的理直气壮。事实上,这种没有远见、追求短利的做法并不聪明、并不长久。不然怎么就暴露在市场面前了呢?我不愿意去抨击所谓的“国宝帮”,事实上“艺术帮派”的口舌之战的气氛现在已经很强烈了。我只是想说,人在做,天在看。就别把小聪明当做真聪明了吧。
假文物泛滥之因及其流向?
陈海波:假文物泛滥肯定是与金钱利益分不开的,不管是私人藏家、拍卖行、还是博物馆都有可能成为假文物流向的目标。目前,市场的整体健康水平、市场的监管力度、市场的评估鉴定能力都存在缺失、漏洞,而艺术品又确实是一个门道非常深的品类,对于一件艺术品,哪怕是专家可能也各有不同态度,所以要监管假文物的制造、真伪、流通确实存在种种困难,这使得艺术品市场本身就包含着一条无法控制的“模糊地带”。老实讲,我认为市场里也不可能没有假的文物,因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制假的技术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庞大利益的驱动,都会找到缝隙生长。只是说对于收藏者、市场平台来说,要理性、要有眼力。这是相关部门可以有所作为的地方,比如说电视里的相关节目、出版的书籍需要的是专业度而不是哗众取宠去拼收视率,要为信息、知识的输出源头把好关,如果连主要的输出途径都是荒谬无比的,那么大家又怎么可能拥有一个好的氛围呢?怕只会荒谬层出。
鉴定技术跟不上制假?
陈海波:艺术品的鉴定评估平台的建立、鉴定机构里专家人员的选择、鉴定科技仪器和技术的发展、相关人员的教学培养、人员的资质审核等等都需要切实的发展。但说到底,其实这都与“人”有关。建立平台的人是不是想做实事、鉴定的人员是不是真正有本事、审核的人是不是够资质、科技鉴定的结果标准其实也是建立在人对艺术品的判断之上,所有的这些都和“人”息息相关。在一个市场里,“人”有最大的创造力、也有最大的破坏力。艺术品鉴定要做好,“人”是关键,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只有报以相同的目标,真的把每一个环节做专业,艺术品鉴定、艺术品市场才有更好的未来。
高仿文物有价值吗?
陈海波:造假是一回事,高仿又是一回事。造假是指明明是赝品偏偏指鹿为马。高仿则可能是说清楚道明白,告诉你这件不是那个上亿的原件,你喜欢,你没有那么多钱,你拿较少的钱还是能买到一件制作精良的艺术品。而且这件艺术品确实“制作精良”。据我所知,有些仿制流程还真的十分走心,比如一件陶瓷72道工序,它一道也不拉下。用好的材料、聘好的师傅,用好的柴窑烧。这种态度甚至可以用兢兢业业来形容。所以高仿的、但是对外说明白的这些仿品,我认为是有价值的,而且有收藏价值、有研究价值、有参考价值,也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其实这可以衍生到另外一个话题,就是艺术品的版权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国外的艺术家譬如毕加索等等的大牌艺术家,都会有一些版权的作品,限量多少件。有些作品甚至是印刷的,价格也非常高。但大家都认同,因为想要拥有自己喜爱的艺术品这种心情、以及愿意满足藏家、愿意以手艺制作出相似度极高艺术品的、又愿意坦白真实的人是应该被理解、且被尊重的。
法律法规能够去伪吗?
陈海波:“真伪”总是会常伴这个市场而存在的,即使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未必能够真的使艺术品市场“去伪化”。“真伪”本身就是这个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些制假、售假的人只有从良心中悔悟过来,才可能去除。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作为想要买艺术品的人、机构、博物馆,防人之心不可无,加强自己的眼力、结交可靠的人、有自己的判断准是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