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北流市平政镇岭垌村的田埂、河床、路边或老房的墙角,随处可见一堆堆碎瓷片,大部分是当地陶瓷厂于上世纪80年代、90 年代生产的。“如果你运气好的话,一个锄头下去,说不定能挖出一些宋代的瓷片。”当地老人说。
当地村民还会告诉你许多在河床上捡到、在山沟里挖出宋代瓷碗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不少村民在岭垌窑遗址一带捡到过宋瓷并捐给了文物部门。不久前,一名村民在岭垌江捡到一只南宋时期的碗。“现在在岭峒窑遗址,仍有不少宋瓷残片。”老人们说。
全国最长龙窑,月产陶瓷2万
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南宋北流岭峒窑遗址位于岭峒村附近一个低矮山丘,发现于1952年。
沿着山路走几十米,我市岭垌窑宋瓷资深研究者、民间收藏家黎开阳和当地几位老人带着记者来到岭峒窑遗址。只见七八十平方米的地面上,铺着厚厚的泥沙,四周散落着一堆堆精致或者粗糙的瓷器残片。黎开阳说,有的是宋代留下的。
“泥沙下面就是火膛,烧制陶瓷时投放木柴的地方。”老人们说,上世纪80年代初,这里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政府有关部门在上面铺上泥沙,后来加盖铁棚加以保护。
山上郁郁葱葱,一条山沟隐没在荒草丛中,一直延伸到山腰。“这是龙窑,是迄今发现的全国最长的龙窑,长100多米。”沿着龙窑往上走,越来越多的砖石和瓷片出现在脚下。“各种陶胚放进龙窑,下面火膛猛火燃烧,一个月能生产一两批陶瓷,每批约2万个。”黎开阳说。
在南宋鼎盛时期,据说岭垌村有十几个窑口,加上周边的窑口,一年能生产数百万件生活陶瓷。这些瓷器除了销往全国各地,更多的是通过水路销往东南亚。瓷器用小船通过岭峒江运到圭江上游的隆盛镇等地的集市,换大船经由北流圭江、容县绣江、藤县北流江至梧州的西江,再经珠江到达广州,出口东南亚。“在东南亚,近年出土了许多宋代岭垌窑的瓷器。”黎开阳说。
优质高岭土,使这里鼎盛一时
在岭垌村作豫初中旁边,有一座山叫饭士岭。来到山脚下,黎开阳兴奋地边介绍,边在一堆堆陶瓷残片中翻找。“这个碗底残片是南宋的,这个碗边也是南宋的。”整座山岭几乎全是由陶瓷残片堆成的,除了一些瓷罐、茶壶,更多的是各种破碎的碗。
当地退休教师俞叙全说,从南宋到上世纪80年代,各个陶瓷作坊、企业在这里丢弃陶瓷废品,以致越堆越多。为何如此多的陶瓷作坊、企业对岭垌情有独钟?黎开阳认为,与当地盛产制造陶瓷的原材料——高岭土有着重要的关系。
“岭垌有很多挖高岭土的地方,我们当地人称之为泥窿。”俞记全、俞叙全带着黎开阳来到螃蟹塘山上,用铲子浅浅一挖,地面就露出了雪白、细腻的高岭土。在下山的路上,随便踢开路边的泥块,竟然也是高岭土。黎开阳感慨地说,如此得天独厚的环境,难怪岭垌宋瓷品种丰富,是同时代瓷器的优秀代表。
上世纪90年代,区内外数十名考古专家到岭垌村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考古挖掘,挖出了数千件宋代至民国各个时期生产的陶瓷器和数件弥足珍贵的陶瓷模具。中科院文物院的李德金教授认为,岭垌古窑挖掘出大量影青瓷器,生产时间大多在南宋中后期,为广西之最,全国罕见。
南宋之后,岭垌陶瓷衰落之谜
经初步考证,现在岭垌窑遗址满山遍野的碎瓷器,除了少量属晚清、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的外,绝大部分是宋代瓷器,但没有发现元、明两个朝代的瓷器,中间出现了一个历史断层。为什么北流岭垌瓷器到南宋之后突然停止生产了呢?对此,国内许多专家尚未找到很好的答案。
黎开阳推测,南宋末年崖山之战后,大规模的抗元活动被镇压了,但在元朝建立初年,南方依旧有不少抗元义军,元朝统治者为避免南方抗元义军与海外抗元组织联系,实施了海禁政策,大规模的瓷器出口完全停止了,就像一场暴风雨浇熄了岭垌曾经辉煌的窑火。技艺精湛的陶瓷匠人有的被征调去了江西景德镇等地重操旧业,有的匠人就地务农。到了最后,北流等地只剩下零星小作坊,宋末元初北流岭垌瓷业也就由鼎盛走向了衰落。
民国时期,岭垌窑瓷器又渐渐兴盛,当时到底有多少窑口,岭垌人也说不清楚,据传有99个。在岭垌村街边一座碗厂山上,就有一个窑,民国时属于永兴陶瓷厂。这个窑口主要生产碗,这座山因此叫碗厂山。碗厂山上的窑口有十几个窑膛,一个接一个连接到半山腰。
76岁俞记全的爷爷是当年永兴陶瓷厂一名股东。他回忆道,当时厂里有6个师傅画工、窑工、舀水工等,瓷器上的图案既有传统画法,也有西洋元素,有的还出现了士兵的图案。生产出来的碗用人工挑到广东销售,利润甚微。
新中国成立后,永兴陶瓷厂改名岭垌国营厂。改革开放后,岭垌国营厂和其他厂合并成为著名的制陶瓷企业三环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