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雅的图案、柔和的渲染,线条娟秀,清朗飘逸又不失含蓄。瓷器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历史长河中诞生千万名作。然而美丽却易碎,岁月给无数佳品留下了遗憾,但在陶瓷修复专家的手中,它们却重新变成令人惊叹的杰作。
“陶瓷修复是一门多学科的技艺,文化、美术、材料、化学,对知识面要求很宽,同时也是一件体力活。”济南古陶瓷修复非遗传承人、古陶瓷修复专家王春发对记者说。
还腐朽以神奇 记古陶瓷修复非遗传承人王春发
自1996年开始订阅文物修复杂志、收集相关资料与知识到接触、拜师古陶瓷修复大师钱旋先生为师、再到2006年成立工作室,至今王春发已从事陶瓷修复二十余载。谈到一切的源头,他表示还是兴趣,“我从小就喜欢动手,修理修补各种老物件。小时候,同学弄坏的桌椅板凳,我都用自制的小工具修好,后来的生活中也经常帮别人修理各种东西。”
“真正的契机是,1996年,经朋友介绍认识钱旋老师。当时我把他请到济南,起初两三月,老师在房间内关门干活,不让我进入,后来我主动接近,多找一些话题与老师聊天。接下来几年,老师还是不时来济南,慢慢地也对我不再避让,修复文物时,我可以在一边看着。”
说起学艺的过程,王春发坦言,老师是传统的做派,技艺身授不言传,对徒弟的能力悟性以及人品都有很高的要求。自己都是在老师身边观察思考,之后实践。
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有一次王春发向老师提起了瓷器修复中的难题,气泡问题。老师告诉他很多人研究过,但实验都未成功。王春发听到后像领到任务一样,接下来的时间里反复思考实验。一年后,再次见到老师时,王春发把一件瓷器递给老师,请他用放大镜看一下。“老师看了一下,一开始没发现什么,我请他再仔细看看。老师又拿起放大镜看了一遍,然后抬起头惊喜地看着我说,你能做到这种程度?解决这个难题,我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感觉很自豪。之后我又攻坚克难,克服了很多难题,并乐此不疲,我从中获得了满足感。”
还腐朽以神奇 记古陶瓷修复非遗传承人王春发
王春发说,从事商业修复,客人拿来的物件“十老九残”,修复时候需要有耐心、责任心和对文物的敬畏之心,沉下来尽力做到完美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他希望能把技艺传承下去,但这份技艺学习起来并不简单,自己也对徒弟有高要求,所以目前收徒还只是打算。不过在获得非遗传承人、济南工匠等荣誉后,他对自己和自身的技艺有了更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