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莆田海上运输发达,海外贸易频繁。史料记载,自唐代起,就有出口鲜果、山货、银器等物产,包括陶瓷。说到陶瓷,很多人都会想到瓷都德化,其实,莆田的陶瓷工艺历史也十分悠久。据考证,在宋代,莆田就有陶窑制作的工艺品。
考古证实,位于莆田境内的东汾宋代陶窑遗址,为宋、元时期外销瓷产地之一。窑址范围较大,遗物丰富,其烧造的器物主要有乳钉三足炉、瓶、盖罐、灯盏、碗、盘、碟等。莆田古窑烧造的产品,曾运往我国的南海诸岛和亚非许多国家。在菲律宾内湖省出土的大批宋代陶瓷中,也有庄边窑青瓷;在日本镰仓时代的许多遗址中出土的“珠光青瓷”,同样有庄边窑产品。
东汾宋代陶窑遗址,位于莆田市城厢区灵川镇东进村后港垄口山。遗址系一坡地,呈南北走向,长300米,宽50米,陶片散布范围约1.5万平方米,堆积层厚约0.6米至0.9米。1958年福建省考古队来东进村考察和发掘,采集到的陶片有瓶、尊、罐、陶豆、碗、碟、盏等,以及完好的尊和瓶,呈灰白色、黄褐色或酱色,经鉴定为宋代陶窑遗址,并挂牌保护。
宋代,东进后港是湄洲湾内海一个繁华港口,也是莆田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出发地。因地处内海,这里云帆飘扬,车马不断,挑夫如织,客商云集。缝衣、剃头、酿豆腐、卖小吃,经常人声鼎沸……足见当时码头的繁华。港口北面小山岗叫垄口山,小山坡上陶窑一座连一座,形成陶窑群。垄口山北边是紫璜山,山上林木茂盛,郁郁葱葱。发源于紫璜山的汾溪自北向南缓缓流经窑群前,再向南与海水相会。
垄口山窑群四周全是优质的高岭土,取之不竭。有木柴,有水源,有高岭土,条件得天独厚。因而,宋代东汾陶业迅速发展。最兴旺时期,窑群烟火不绝,窑工日夜忙碌,赶制大量陶器。港内货船装运陶器,往返不绝,一片繁忙。港口北边岸上建有一座石塔,五层,实心,六角形,古朴典雅。石塔作为后港的航标,为出入海港的船只指明航向。石塔不幸于清代倒塌,现尚存一块六角形的塔刹,每面刻有一尊坐式的佛像,宋代风格。
东汾宋代陶窑制作的大量产品,除了本地供销之外,还用货船运出湄洲湾,销往东南沿海和东南亚各国。厦门鼓浪屿郑成功纪念馆有一个萝卜尊,与东汾宋代陶窑制作的一模一样。2002年11月,一位陪同日本访问团的福建省陶瓷专家说,菲律宾也发现中国制作的陶质萝卜尊。由此可见,宋代东汾后港也是莆田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出发地。
东汾宋代陶窑遗址,年代久远,陶器种类繁多,富有特色,吸引许多中外陶瓷专家前来考察研究。2002年5月,日本“中国民窑访问团”一行15人,前来东汾古窑址实地考察。2002年11月,日本陶瓷专家一行7人莅临东汾垄口山考察。他们在古遗址兴致勃勃地捡拾陶片,仔细察看,并作记录。2004年,北京大学文博院刘敬宗教授及其研究生,为了搜集资料,编写《中国元代手工业辞典》,特地前来东汾古窑址考察,并对村民从该窑址发掘的一个萝卜尊和一个砖陶瓶进行鉴定。
陶窑遗址是一段历史,一段记忆。历经沧桑,那些没入泥土的残片,没有只言片语,却能让人看出它们的形制、线条与花纹,以及至今未褪的釉色,依然古意盎然,拙朴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