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錦繡中華”餐瓷成品 袁康平 攝
在接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國宴餐瓷的訂單后,江蘇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高淳陶瓷”)的貼花工孔愛梅連續熬夜加班了一個月。這兩天,論壇正在北京舉行,公司如期交貨,她手上這才輕鬆了一些。
這並非高淳陶瓷首次承擔國宴餐瓷的燒制任務。2014年北京APEC峰會國宴上,高淳陶瓷提供“國韻黃”和“珍珠白”兩套琺琅彩餐瓷,艷驚四座﹔2015年“烏鎮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接風晚宴,高淳陶瓷再出手,一套青花瓷餐具讓人賞心悅目﹔此番國家再逢盛事,29國領導人遠道而來,這個國宴用瓷“專業戶”如何續演國瓷風採?
趕在論壇開幕前夕,人民網記者前往南京市高淳區實地探訪了這套“錦繡中華”餐瓷的生產線。
60多道工序“一個也不能少”
5月11日正午時分,高淳陶瓷車間內,工人們緊張有序地忙碌著,最后一批“錦繡中華”餐瓷正在包裝,准備運往北京。
高淳陶瓷副總經理王貴夫如釋重負。原來,這套餐瓷的器型3月底方才敲定,共包含66個組件,100多套餐瓷,合計60多個器型、8000件產品,而第一批貨4月18日便要提交。“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王貴夫告訴記者,每件產品都要經歷從選材、成型、燒成、裝飾等多達60多道工序,一個也不能少,一點也含糊不得。
40多歲的楊香香從事描金工作20年了。“你別看描金動作簡單,可非常考驗功力,涂得隻要有一點不均勻,燒制出來就能看到明顯的瑕疵。”楊香香說,“錦繡中華”新品一出來,就會先到這些老師傅手上進行描金。
孔愛梅是貼花工,這個活兒要的也是心細手巧,有著20多年從業經驗的她對待每件產品依舊精雕細琢, “看見我們車間門口的口號了沒?‘弘揚工藝精神,追求卓越精細。’對我們來說,必須用最精細的態度,才能做好國宴餐瓷。”
俗語有言: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其整個生產過程技術難題多,全賴技術團隊合力攻堅。裡面有隻長方盤,因為四角上翹,校形難度大,燒制中容易塌陷或斷裂。生產團隊想了好多套方案都不成,最終在交貨前8天設計出一款“仿形托”,固定住長方盤進窯燒制才得成功。
主創設計師楊珍稱,有一隻白底藍把手的杯子看上去很普通,做起來難度也不小。“把手和杯身不是一個顏色,噴色時顏色容易到處飛,交接部位的處理需要很高的技巧。我們計算過,光是一隻杯子的把手噴色,就要花費40分鐘。這份耐心細心和技術性,不是經驗豐富的老員工真做不來。”
圖為描金工序 袁康平 攝
圖為貼花工序 袁康平 攝
以瓷的名義詮釋“一帶一路”精神
國宴餐瓷,自然是高端大氣上檔次,既有中國風,還要國際范兒。國內陶瓷企業流派不一,各具實力,高淳陶瓷為何屢屢得手,它的設計立意體現了怎樣的別具匠心?
一抹靜謐的水韻藍搭配無暇白,“錦繡中華”餐瓷整體色調淡雅脫俗。“藍色是博大之色,嵌入白色,更富於層次感。”作為主創設計師的楊珍透露,設計之初,高淳陶瓷提供了3套方案6種效果,入選方案“錦繡中華”即做了藍、綠兩個色調,多次評選后藍色款脫穎而出。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是我國尤為重要的主場外交活動,是盛事也是喜事。擺在國際重量級嘉賓面前的國宴餐瓷,要傳遞哪些獨特含義?楊珍介紹,這套餐瓷的主要裝飾花紋為盛於隋唐時期的“寶相花”,傳達了吉祥、美滿之意﹔輔助圖案為“唐草紋” 和“海浪紋”,呼應的是陸上海上絲綢之路的概念﹔器型顯著位置選用的“富春山居圖”,則展現了中國傳統的山水藝術文化。
文化是陶瓷行業的根魂。高淳陶瓷董事長孔德雙表示,“錦繡中華”整套餐瓷融入了大唐文化元素,採用高溫色釉、琺琅彩和手工描金工藝相結合,展現了傳統的中國韻味和當代中國陶瓷工藝的最高標准,以瓷的名義詮釋了“一帶一路”倡議所體現的“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寄托著美好的祝願,透露出中國文化的自信。
近年來,高淳陶瓷堅持創新轉型發展,瞄准高端不斷發力,相繼與南京亞青會、上海亞信峰會、南京青奧會戰略合作,又接連承制北京APEC峰會國宴、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接風晚宴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午宴餐瓷,發展舞台愈加廣闊。
眼下,這家走過60年歷程的老企業又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5月初,圍繞高淳陶瓷產業打造的國瓷小鎮成功入圍江蘇首批25家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當地計劃建成一個世界級的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基地、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和重要的高技術陶瓷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