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明,1957年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 ,现任惠安国明雕刻艺术园艺术总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几十年来,认真钻研工艺美术专业理论,研究寺庙古建筑、神仙菩萨、古今人物、飞禽走兽等雕刻艺术,特别是对天然根包石雕、浮雕、民间与现代艺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天然木包石雕作品《飞峰度厄抢佳人》、木雕《磨剪刀》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永久收藏,《霸王别姬》被福建省工艺美术馆永久收藏。木雕作品《空》被中国(东阳)国际木雕艺术大奖赛组委会收藏。为台湾嘉义县设计创作的红木龙凤轿,受到海峡两岸各界的一致赞赏。注重提高艺术品位,先后有多件作品获省部级以上奖励。《霸王别姬》、《浩然正气》、《自在观音》等12件作品获金奖。其中《霸王别姬》荣获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华艺术,国家大师珍品系列荟展——中华木雕精品展”特别金奖; 2013年1月作品《永恒》在韩国举行的国际造型设计展中荣获金奖;《悲怆》、《大悟》等14件作品获得银奖;《同根生》、《济颠》等10件作品获得铜奖;《冬吟》等8件作品获得优秀奖;十几件作品被收藏,为传播惠安木雕雕刻艺术打开了一扇窗口。同时,也使惠安雕刻艺术更为融入世界。
2000年由本人投资与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合办“福建惠安雕塑培训班”,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木雕艺人。2004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雕刻艺术委员会授予“德艺双馨雕刻艺术大师”称号。2008年被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惠安木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同年应邀参加台湾台北举行的“海峡两岸高峰对话”,并被聘为台湾著名闽南古建木雕艺术顾问,推动了两岸文化艺术交流,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留和继承献出微薄之力。
2010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惠安木雕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11月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12年8月荣获首届“中国木雕艺术大师”称号。2013年2月荣获第五批泉州市优秀人才称号。2015年1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艺术必须生活化,不然无法得到持久发展。”后来,郑国明不止专注于以佛像为创作素材,而是把禅艺术延伸到茶道、香道、花道上。由于兴趣爱好,郑国明开始设计茶器、香器、花器,喜欢做与别人不一样,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他的茶器独具个性化。
郑国明工作照
陶瓷艺术是中国千年文化艺术的代表,而禅艺术是一种思考、一种表现,它们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两者相融相合,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会更加提升艺术境界。”把禅瓷文化相融合的郑国明这样回答。作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国家一级高级技师,德化精华陶瓷有限公司创始人,“国尊陶瓷”、“明尊佛瓷”的品牌掌门人,对于如何把瓷艺术和禅艺术相融合,郑国明有话说。
郑国明部分设计作品
坚持走创新路,融禅心于陶瓷艺术中
“禅不是一句话,而是一种感悟。”对于如何理解“禅”,郑国明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郑国明为什么会把禅瓷艺术相融合呢?这还得从1992年说起,当时郑国明创建了“精华陶瓷有限公司”,1998年发展壮大,产品远销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2002至2004年,郑国明还兼顾做冠福日用陶瓷有限公司的开发部总监,前途一片光明。但在2004年,国外许多大公司纷纷倒闭,国内许多企业开始举步维艰。
郑国明预感,随着国外市场的萎缩,国外的生意会越来越难做,看着国外市场前景不容乐观,让他想起了要走转型的路子,就是要开拓国内市场,走创新之路。
“要走出一条别人还没走的路,当时德化还没有人做有关禅瓷文化(即:茶道、香道、花道、佛像融合一起的文化氛围)的陶瓷产品,于是我把市场定位在禅瓷文化创意产品。”郑国明说,很多人不懂禅艺术,他想以陶瓷艺术为载体,呈现积极的人生观,通过宣传让别人慢慢了解这种文化,回归本心。
万事开头难。2004年,郑国明开始转向国内市场,深入研究釉水,经过长期的探索、研究和尝试,他成功研制出“古亚金釉”、“铁锈釉”、“紫口茶末釉”、“国尊红釉”和“玉白釉”等多种名贵釉药。
例一:“铁锈釉”:我们之所以用“铁锈釉”来表达现香道产品得装饰效果,其主要目的是要追求:安静、古朴、庄重、素雅、自然、耐看,有返璞归真的之感,符合禅修过程的静修、感悟。
例二:“玉白釉瓷”:以前“德化白”、“中国白”完全靠瓷土好发色,最近新研发的“玉白釉”的发明,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白的传统概念,以创新方式来表达一样中国白,和传统的“中国白”相比,用“玉白釉”就可以不用很好的瓷土也能表达的非常温润如玉、釉色肥厚、耐与琢磨的感觉,有着典型的“猪油白“、“建白”、“象牙白”特征,跟高端的“中国白”很好的瓷土相比,不仅节省了很多成本,也创造了一种新的陶瓷艺术美。
例三:“国尊红釉”:“我创作的“国尊红”和别人的“中国红”不一样,国尊红釉具有鲜亮浓艳的鸡血红斑,且器口边薄处呈‘灯草边’脱口,利落完美。”郑国明指着“国尊红釉瓷”告诉记者,发明“国尊红釉”是为了传承中国故宫博物院明清以来七种红釉珍品中有脱口红釉的工艺技术,并使之延续和创新提升。
香插
融合“佛像”、“茶道”、“香道”、“花道”,彰显禅艺术
经过长期研究,郑国明很好地把陶瓷艺术与禅文化相结合,并以各种佛造像,如 “观音菩萨”、“弥勒佛”、“地藏王菩萨”、“达摩”、“琴师”等等为素材进行创作。
“在德化一般人眼里,佛像都是白瓷和彩瓷来表现的,我做的佛像却大都是用高端釉艺来表现。”郑国明说,做佛像时,他巧妙地运用型与色结合装饰,衣服的颜色用 “古亚金釉”,肤色用陶的本色或用亚光彩虹黑釉来体现,底座再用铁锈釉来表现,装饰效果显得华而不艳,庄重古朴,端庄凝重中渗透出无限的智慧和慈悲的情怀。
“艺术必须生活化,不然无法得到持久发展。”后来,郑国明不止专注于以佛像为创作素材,而是把禅艺术延伸到茶道、香道、花道上。由于兴趣爱好,郑国明开始设计茶器、香器、花器,喜欢做与别人不一样,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他的茶器独具个性化。他认为,做茶器要体现茶文化的氛围最重要,要通过泡茶器皿不同造型、不同的釉色、通过艺术摆设,相互衬托营造氛围。
郑国明说,泡茶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礼仪和孝道”,是静修禅修必不可少的感悟过程;喝茶离不开香道、花道,香道是安神静心,花道是体现自然。喝茶前先品一炷香,能静心感悟茶与人生,“拿起”、“放下”的经典“生活观”。
“把佛像、茶道、香道三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郑国明早已确定自己的品牌——“明尊佛瓷”,推向休闲会所、走文化创意园这样的设计平台,走个性化之路。
在郑国明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走进了他的展厅,墙上“禅瓷文化”这一醒目的书法映入眼帘;架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跟陶瓷有关的“佛像”、“茶道”、“香道”、“花道”作品。看着古朴庄重的佛像,闻着沁人心脾的香,品着历史久远的百年陈茶,让身处其中的我们心情格外放松。
据悉,除了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一级高级技师,德化精华陶瓷有限公司创始人等身份外,郑国明还是一名在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任教的老师。
郑国明表示,他的工厂还是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重要的实训基地,供学生实践,还有专用的教授工作室,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提高陶瓷艺术水平,宣扬禅瓷文化。
曲水流觞香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