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在厦门举办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和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上,有一套瓷器餐具“先生瓷·海上明珠”令人瞩目,而其设计制造者是深企国瓷永丰源——杭州G20峰会的瓷器提供商。
谈到瓷器,人们脑中首先想到的一般是景德镇,“深圳瓷”缘何在传统陶瓷市场红海中突围,成为国礼“专业户”?
请“行外人”做设计,聘德国博士突破工艺瓶颈,用机械臂完成高精度技术,永丰源的成长逻辑印刻出深企独特基因。在董事长刘权辉看来,“深圳是做品牌最好的城市。”
“深圳制造”屡登国宴餐桌
“金砖峰会”国宴上的“先生瓷·海上明珠”以厦门元素为背景,造型简约,做工精美,具有国际范儿。
“瓷器顶盖提揪设计成了鼓浪屿地图的样子,外观图案创意则是来源于厦门的海滨景观。”产品设计总监、中央美术学院陶瓷设计工作室主任黄春茂说,精美的设计背后往往是无数次的修改调整。“精益求精,设计手稿叠起来有2米多高。”
每件餐具需历经设计、配料、成型、烧成、装饰等近百道工序。国瓷永丰源的副总经理郭京洲说,这次金砖国家峰会三套国宴瓷均以晶莹剔透的高档强化瓷作胎体,采用国瓷永丰源独创的色釉分离技术,集釉中金、釉中彩、釉下彩等世界一流工艺技术于一身。
例如,“先生瓷·海上明珠”把青花和铀中金在950度下烧熔在一起,不仅在外形上打破了青花瓷一贯雅致的风格,更是突破了金和青花很难在一起烧制的技术瓶颈。
在工厂里,见不到一个随意摆放在地上的陶瓷,所有工人不是蹲着而都是站着做工。石膏磨具对标日本,钢磨具对标德国……2005年,国瓷永丰源的工艺已经全部达到国际标准。“尊重陶瓷”“用做珠宝的标准来做瓷器”是董事长刘权辉的主张。
仅是为了提升工人画金线的技术问题,刘权辉就曾花500万美元收购了一家日本彩瓷厂,让他们的工人来教画金线。“画金边的工人一定要有10年以上功力,他的手才不会抖,(画得)绝对不会偏”,国瓷永丰源的销售部经理介绍。
“深圳是做品牌最好的城市”
2003年时,刘权辉决定将企业搬到深圳,此时距离品牌创立已有10年。此次金砖峰会中,国瓷永丰源的2套瓷器分别使用在国宴和夫人宴中。此外,国瓷永丰源还是G20峰会的瓷器供应商。
“深圳是做品牌最好的城市。”刘权辉认为,城市资源的高效流动、跨界技术创新、国际人才汇集给企业带来创想空间。
为了对标国际工艺水平,企业最多的时候聘请40多名日本工艺师傅,如今两名德国工匠专门负责贵金属和化工的研发。
“我想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所以就来深圳了。”德国化学博士史蒂芬曾在德国、印度尼西亚和中国陶瓷行业工作长达23年,10年前选择跳槽来到永丰源,由他带领的团队克服镶金工艺的瓶颈,首创16K金镶边的工艺标准。“要保证材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让金水更好地画在瓷器上,同时有很好的饱和度。”
“深圳注重文化创意产业,吸引了很多人才。而陶瓷行业最缺乏的就是文化创意和品牌培育方面的人才,还有国际化的设计团队。”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陶瓷分会秘书长崔雁说。
深圳发达的制造业基础也让刘权辉探索出资源整合与创新的新路径。闲暇时,刘权辉最喜欢去其它行业的工厂里走走。深圳的机械化、自动化技术很发达,在其他行业已经运用成熟的技术上加以改良,就可以运用到陶瓷制造上。“站在‘巨人’肩膀上创新,这在其它城市做不到。”
如今永丰源的陶瓷清洗技术借鉴了眼镜行业的超声波清洗技术,将深圳做手机磨具的方式应用在陶瓷磨具上,沉浮技术借鉴了塑料行业的技术。
机械臂也被运用于精雕技术上,从而创造出激光印花的精美瓷瓶。“以前用人工开模,而现在借鉴了木雕的雕刻机技术;喷射技术原来用人工,现在用机械手系统性定位定点;激光雕刻也是用深圳行业的技术。”刘权辉说。
不仅借鉴,国瓷永丰源在研发上也不断加大力度,拥有技术专利有几十项,产品专利几千项,版权几万项,其中一项是紫外线固化材料专利,“用紫外线固化陶瓷颜料印刷油后,它们就对我们的环境没有害。”史蒂芬说。
寻找“中国基因”让国礼瓷器走进家庭
国际陶瓷研究艺术大师李见深教授曾从产品文化和产业结合的角度对国内日用瓷器行业进行了解读。“好的瓷器是美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整个中华文明的注脚之一。”
在技术上实现“对标国际”之后,中国陶瓷的下一站是走向世界。在刘权辉看来,中国千年陶瓷文化是行业“走出去”的绝对优势。
在崔雁看来,近年来,中国陶瓷行业的一个明显变化是把OEM(贴牌生产)变成ODM(原创设计)。
为了突破行业创意想象,国瓷永丰源在北京设立陶瓷设计研究院,而其中大部分设计师并非陶瓷界内行人,鼓励他们用无所顾忌的想象大胆设计陶瓷,“用设计突破想象,再以技术创新进行支撑。”刘权辉说。
刘权辉认为,“寻找中国的文化基因,打造未来中国的文化遗产”是他们的重要指向标。中国产品要打赢国外的产品,必须60%是中国符号,40%是西方元素,才是国际所能接受的。
深圳陶瓷作为“国礼”的宠儿,也面临着市场化的转型和挑战。高档陶瓷不能仅仅满足于成为一件带有特殊印记的纪念品,更重要的是要获得市场认可。在刘权辉看来:“产品打动不了消费者,生命力就不强。”
“让国礼瓷器回归到万千家庭”。刘权辉认为,用设计倒逼行业工艺的进步,陶瓷要走向中国老百姓的家中,走向国际市场,重塑行业规则。
对于目前中国陶瓷业的现状,刘权辉认为,存在的一大问题是工匠对于做瓷器的态度。他提到,在全国各地的陶瓷小作坊,都可以看见瓷器摆满一地、工匠蹲在地上做瓷器的场景,“不尊重瓷器工匠,怎么做好瓷器?”
“中国当前是陶瓷最大制造大国,却不是制造强国,陶瓷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让中国重新成为日用陶瓷强国。”中国日用百货商业协会会长楚修齐说。
刘权辉也认为,中国陶瓷转型的重点应该是打造自己的品类和品牌,比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景德镇著名的“青花玲珑”,而目前,中国自己的品类产品的确不多。“企业品牌要有品类品牌支撑,才能走得长久”。
“把产业做得越来越简单,把品牌附加值做得越来越高,中国的陶瓷企业就会越来越自信。”刘权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