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热点新闻>>|
中国为什么被称为China,这个问题你想过吗?

发布:2017-9-15 10:51:41  来源: 中国国家历史 [字体: ]

  说起我们祖国的他称,也就是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最为人熟悉的应该就是英语中的China了。那么,China一词究竟从何而来?

中国为什么被称为China,这个问题你想过吗?

 


  胡阿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六朝博物馆馆长,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会长,“百家讲坛·国号”主讲人。出版专著与各类大小册子40多种,发表论文与长短消闲文字400余篇。因历桐城、上海、南京三地,习历史、地理、文学三科,喜烟酒茶书,养猫狗龟鱼,故以“三栖四喜”为斋号。

  China,从何而来?

  说起我们祖国的他称,也就是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最为人熟悉的应该就是英语中的China了。各种《英汉词典》里的解释基本都是:China,名词,中国;形容词,中国的,中国产的。而各种《汉英词典》里的解释大体都是:中国,China。

  除了英语中的China 外,其他多种西方语言中,也都有类似的称呼,如清末著名外交家薛福成在他的《出使日记》中就说(括注为笔者所加):“欧洲各国,其称中国之名,英曰采依纳(China),法曰细纳(Chine),义(意)曰期纳(Cina),德曰赫依纳(China),腊丁(拉丁)之名则曰西奈(Cinae)。”现在的学者们则认为,这个系统的称呼,最早见于古印度的梵文,最早的拼法是Cina,其他的拼法都是从Cina衍生出来的。

  那么,梵文Cina 从何而来呢?对此,300 多年来,中外学者作过许多的研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这些观点又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

  第一类观点认为,Cina 来自中国古代的某个国家或地区。比如先秦时代位于今云南东部的滇国,或者南方的楚国,或者西方的秦国,以及西汉时代位于今越南中部的日南郡。这四种观点的核心证据是:在当时中国与印度的交往中,这些国家或地区拥有重要的地位或者是最关键的中转站,所以成为印度人眼中的中国象征,印度也因此有了起源于这些国家名称或者地区名称的Cina 名称。

  第二类观点认为,Cina 来自中国古代的某个民族。比如藏北高原以及新疆西部、阿富汗东北部一带的古代民族,或者南方的苗族,或者西部高原的羌族。这三种观点的论据是:印度古代典籍里称呼这些民族或者他们居住的地方为“Cina”。

  第三类观点认为,Cina 来自中国古代的某种特产。比如丝、缯,丝与缯都是古汉语中对丝织品的总称;或者绮,绮是丝织品中织法最为精致、花式非常繁复的一种织物;又或者瓷。这四种观点的基本思路是:这些特产输入印度后,为印度人民所喜爱,甚至感到疑惑不解,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东西?这么好的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也正是在这样的喜爱与疑惑中,他们把输出国即古代中国称为Cina。

  以上我们提到了11 种观点,也许还有我不知道的观点。这些观点之间,讨论得或者说争辩得不亦乐乎,但遗憾的是,至今仍然没有得出一种各方都能接受的定论。当然,占据优势的观点还是有的,那就是秦国说。

中国为什么被称为China,这个问题你想过吗?

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画像

  认为Cina、China 来源于Cin、Chin( 秦) 的秦国说, 最早是在1655年的时候由意大利传教士马梯尼(M.Martini,汉名卫匡国)在《中国新舆图》中提出的;100多年来,又经过法国学者鲍梯(M.Pauthier)与伯希和(P.Pelliot)、英国学者贾儿斯(Giles)、中国学者岑仲勉与张星烺等等的补充与论证,终于成为目前中外学术界中最为流行的一种说法。

  那么秦国说具体又是怎么说的呢?

  首先,从起源上看,这种说法认为:自从公元前9世纪周孝王封非子建立“秦”这个小国以后,历经艰难,到了200多年以后的秦穆公时代(公元前659年- 公元前621年),秦国已经强大起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拥有西部半壁江山,而其威名远播,导致了“西方民族只知有秦,不知有周”的结果,于是域外称中国为“Cina”,也就是秦。Cina 中的Cin,是秦的对音,a 是后缀,代表土地、国土的意思。至于Cina 最早见于印度梵文的原因,又与印度在早期中外交往以及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有关。印度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文化灿烂,经济发达,印中之间的最早交往不仅包括了印度与中国西部大国秦国的交往,而且早在公元前4 世纪至公元前3 世纪,印度就已与中亚各国以及埃及、希腊、罗马等国存在着相当活跃的贸易关系和其他方面的交往。这样,其他域外国家关于中国的知识以及关于中国的Cina 称谓,也就通过印度,再次传播到了这些国家与地区。如此我们就能解释,为什么Cina 称谓出现的时间,以印度的梵文最为古老,早在公元前4 世纪就出现了;为什么其他语文中的一系列相关称谓,都与梵文的Cina 极为近似,也就是说,都是梵文Cina 的对音,其间只存在着细微的差别。

  其次,从沿用上看,虽然Cina、China 系列的称谓是来源于秦国的,但必须强调的是:这个系列的称谓在域外之所以能够延续下来,关键还在秦朝,也就是秦国平灭六国之后所建立的秦朝。我们知道,相对于历时600多年的秦国,起自公元前221年、亡于公元前206年的秦朝,历时只有15年,可谓中国历史上国运最为短促的统一王朝之一,但是,匆匆而逝的秦朝,肯定又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广泛深远的统一王朝,诚如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J.K.Fairbank)、赖肖尔(E.Reischauer)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所指出的:

  秦始皇根本不能建立一个传之万世的王朝,但他所建立的帝国制度虽偶有间断却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被证明是世界上最持久的政治制度。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时期被当作暴君遭到责备,但今天的中国学者很正确地把他看作是统一国家的建立者。秦的名称“Chin”很恰当地成为中国在西方文字中的名称“China”的来源。

中国为什么被称为China,这个问题你想过吗?

秦始皇嬴政画像

  也就是说,秦始皇帝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大的统一国家,开创了中国历史的崭新局面,并为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基础,于是,这又导致了在外国人的眼里,哪怕秦朝灭亡了,“秦”也就是China 一类的称谓,仍然继续被视为中国国家的象征,并一直沿用到了今天。而从Chinese也就是“中国人”,来源于China 也就是“秦”来说,起码在称呼上,我们现代全体的中国人又是“秦人”。那么,作为“秦人”,我们当然应该知道作为China 来源的“秦”国号到底是什么意思。

  牧草与战马

  关于“秦国”号的来源与取义,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秦”字的本义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后世有两种有趣的“拆字说”。一种拆法说秦是“三人持禾”,就是三个人的手里拿着禾苗,这种拆法,有点靠近秦国号来源取义的真相。另外一种拆法,说秦是由“春”字字头、“秋”字偏旁合成的,寓意春秋循环,这倒是与秦始皇帝嬴政的愿望,“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显得相当吻合;只是这种拆法,明显是牵强附会,而且谁不知道秦朝匆匆、只有15年的寿命呢?其实讨论“秦”字的本义,我们还是得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起。在《说文解字》中,“秦”字的解释之一是“禾名”,这是说“秦”是一种禾的名称。而且“秦”字排在《说文解字》的禾部,禾是表意的符号。我们再来看看“秦”字本来的写法。下面是从早到晚的四种字体,即商朝甲骨文、西周金文、秦国大篆、秦朝小篆的“秦”字:

  其中大篆、小篆的上部以及小篆的下部已经变形,所以我们分析一下甲骨文、金文的“秦”字本形。在甲骨文、金文中,“秦”字下部并列的两个禾字(秝),好像密植丛生的禾苗;上部中间好像宝葫芦一样的字符,表示朝天生长的禾穗;上部左右好像爪子的一对字符,表示用双手收获。简单些说,通过《说文解字》与古文字形,我们知道了秦字的本义是禾,而且是一种密植丛生、禾穗朝天的禾。

  第二,“秦”这种禾的真身是什么呢?现代学者雒江生经过长期的实地考察,在《秦国名考》一文中指出,秦就是民间叫做草谷、毛谷的禾本科优质牧草猫尾谷,现在的正式名称叫猫尾草。这种牧草,习惯冷凉湿润的气候,高约1米左右,生长年限一般在6年到7年,也有长达10年到15年的。亩产量以青草算,在1600公斤到2500公斤左右。种植的方式与用途是,撒下种子,不间苗,也不锄草,让它密植丛生,等到秋天成熟后,收割回来,铡成草节,喂养牲畜;或者晒干储存,牲畜吃不上青草的时候,再铡碎饲养牲畜过冬。骡和马最喜欢吃这种牧草,羊不能多吃,吃多了容易引起羊的食欲衰退。由于这种牧草的穗子朝天生长、细细长长的样子,好像翘起的猫尾巴,所以叫猫尾草。今天,猫尾草在中国西北、东北、华北地区还有种植,尤其以甘肃天水一带的猫尾草产量高、品质优。简而言之,“秦”的真身竟然是喂骡子喂马的一种草料!

 

中国为什么被称为China,这个问题你想过吗?

禾本科优质牧草猫尾草

  第三,作为草料的“秦”,怎么变成了作为国号的“秦”呢?原来,这和秦人立国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秦人立国是始于非子的。据西汉司马迁的《史记·秦本纪》记载:非子住在犬丘(今甘肃天水市与礼县一带),特别善于养马。周孝王听说以后,就把非子招来,让他在汧渭之间(今陕西宝鸡市一带)专门为周王室养马。非子不负所望,果然将周王室的马匹养得膘肥体壮,繁育率也很高。于是非子得到了周孝王的赏识,获得了周孝王的分封,在汧渭之间建起了一个附庸小国(确切地点当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千河、渭水交会处)。这个附庸小国,就是秦国最初的政治实体,建立的时间是在周孝王时期,大致相当于公元前891年到公元前886年之间,而国号就叫“秦”。为什么叫“秦”呢?就是因为“秦”这种牧草。“秦”这种牧草,也就是现在的猫尾草,在今天看来,不过就是种饲料作物,可谓微不足道;但在近3000年以前,在非子种植它的时代,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在那个时代,“秦”是种了不起的饲料作物,非子正是利用天水、宝鸡一带优越的自然条件,大量种植这种牧草,才使他的养马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因此获得了周天子的嘉奖。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不是饲料问题解决得好,即使“非子们”有超人的饲养技术,要使马匹膘肥体壮、剽悍强健、大量繁殖,恐怕也是难以做到的。换句话说,周天子脚下地位卑微的“弼马温”非子,正是靠着种“秦”养马,才不可思议地改变了身份,成为周天子分封的附庸小国的开国者,而为了标志这立国的根本,为了纪念这份难得的荣耀,非子就把国号叫做“秦”了。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后来拥有虎狼之师的诸侯大国秦国、取代周朝的统一王朝秦朝,最初竟是个附庸小国,而这个附庸小国的国号“秦”字,也是中国称为China 的源头“秦”字,最初竟然是种牧草的名称!其实这样的情形,如果我们放眼世界,并不少见。比如在世界各地不同的语言中,巴西的本意是“红木”,喀麦隆的本意是“大龙虾”,马里的本意是“河马”,西班牙的本意是“野兔”,文莱的本意是“芒果”,列支敦士登的本意是“发亮的石头”。可见用物产命名国号,本来就是常见现象,按照地名学术语,这还叫特征命名法呢。具体到非子的小国,因为“秦”这种牧草是他建国的由来与立国的基础,所以就把国号叫做“秦”了。

  说到这里,我们还需要特别说说“秦人”与马的历史,毕竟“秦”是喂马的草料,而我们大家都是Chinese,也就是“秦人”。

  首先,秦国以前的秦人历史,那是马的成长历史。秦人自认的祖先是伯益,伯益曾经担任过大禹治水的助手,后来为大禹的儿子启所杀。在帮助大禹治水之前,伯益担任过舜帝的虞官,就是林业部、牧业部大臣,他善于“养育草木鸟兽”(《汉书·地理志》),擅长驯服与繁育马匹。这个部族还是驾驭马车的高手,比如非子的祖先费昌、孟戏、中衍都是商王的车夫,造父则是“西游昆仑山、拜会西王母”的周穆王的车夫,造父驾驭的八匹骏马拉的马车,能在高山峡谷中飞驰。换言之,伯益、非子的这个部族,本来就是中国西部的游牧民族,他们驯马、养马、驾马的本领,远远超过善于种田的农业民族周族。

中国为什么被称为China,这个问题你想过吗?

西安临潼秦始皇帝陵兵马俑

  其次,秦国时期的秦人历史,那是马的成功历史。不仅非子是因种“秦”养马而创业立国的,非子的后人们也正是伴随着剽悍强健的战马的嘶鸣,走过了600多年的沧桑岁月,逐渐强大起来,并且最终平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造就了大秦帝国。今天我们来看西安临潼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在那宏大的场景中,除了勇武的将士们,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一匹又一匹、一排又一排跃跃欲试的战马了,将士与战马的组合,不正是2000多年前秦国征服天下的梦幻军团的真实写照吗?

  再次,秦朝时期的秦人历史,那是马的失败历史。秦人太相信战马嘶鸣的力量了,于是统一以后,秦朝依然以武治国,不懂得文武之道的一张一弛,依然滥用民力,不懂得与民休息的道理,依然实行苛政,严刑峻法,导致民心丧尽、民怨沸腾,结果很快秦朝就以马失天下了。

  最后,秦朝以后的秦人历史,那是马的反思历史。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成为历史,然而从历史事实论,其实秦朝至今都没有成为历史。比如从思想观念上说,秦朝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统一,而从此以后,统一就是中国政治的最大追求,无数的仁人志士、将相百姓,为此付出了鲜血甚至生命的代价;比如从政治制度上说,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地方郡县制度,这样的制度为后世所继承,清末谭嗣同说:“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仁学》),毛泽东主席的咏史诗也说:“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都行秦政法”;又从治国经验上说,古往今来的人们也都在深思:秦人以马打天下、以马得天下、以马失天下,这就昭示我们,在打天下时,耕牛不敌战马,但到治天下时,耕牛就比战马更加重要,下马牵牛才是正道。

  回到我们讨论的主题,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三层认识:第一层认识,没有秦这种优质的牧草,就没有秦国的出现,也没有那特别的战马;第二层认识,没有“秦国”号,就没有梵文的Cina、英文的China这个系列的名称;第三层认识,没有特别的战马,就没有秦国的成功、秦朝的统一。而如果我们再推进一层,作为Chinese的“中国人”或者“秦人”,起码就其中的主体民族华夏或者汉族来说,本是以“五谷”——稻、黍、稷、麦、豆为主食的,换言之,秦人Chinese本是吃草的民族,这又与“秦”本为“禾名”协调一致,名实相副!真是蛮有趣的!

  “东方属震,是日出之方”

  更加有趣的是,China 除了现在社会上通用的意译“中国”以及学术研究方面的音译“秦”以外,在汉文典籍里,其实还有许多其他的译法,比如脂那、至那、支那、真丹、振旦、震旦、真那、振丹、旃丹、脂难等。这并不奇怪,各有各的译法而已。学者们又进一步考证指出:从汉译的以及中国僧人自己撰写的佛教文献来看,唐朝以前,主要的译名是真丹与震旦;从唐朝开始,震旦用得越来越多;到了近代,日本人多用支那,中国人则喜欢用震旦。比如我的母校复旦大学,校名既取自《尚书大传》的“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也有不忘“震旦公学”的意思,震旦公学是马相伯先生在1902年创办的,1905年马先生为了反抗法国教会势力对震旦公学的控制,另创了复旦公学。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用“震旦”呢?关键在于,“真丹”说不出多少的意思,“支那”甚至可以理解出不好的字面意思,比如“支解那里”“旁支附庸的那个国家”等。相对而言,“震旦”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因为“震旦”有许多的意思可以附会或者可以解释。

中国为什么被称为China,这个问题你想过吗?

太极八卦图

  首先,我们看看八卦中的震卦。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八卦中,震的卦象称为“震仰盂”,就是下面一条阳爻、上面两条阴爻。我们知道,《易经》反映的是人类的思维模式,哪个爻少,哪个爻就贵重,“物以稀为贵”嘛。以此为出发点,我们解解震卦的象征意义。震卦三爻,只有一条阳爻,阳爻比较贵重,所以震卦属于“阳性爻”,属于男性;震卦底下的初爻是阳爻,这又代表家中的第一个男孩,就是长子。哪种动物最像长子呢?我们常说“望子成龙”,因此震卦又对应了龙。龙也代表青色,五色配五方,东方色青,所以东方又称“震方”。长子诞生了,将来是要继承家长位置的,这在家族中当然是具有轰动效果的大事,于是震卦又对应到了自然现象中的雷。打雷是震动,春雷乍响,万物重新焕发了生机,所以《易经·说卦》里说:“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

  其次,我们看看古文字中的“旦”字。这个比较简单,“旦”字上面是个“日”,就是太阳,下面的一横代表大地,所以“旦”是日出地平线的象形字,意为天明、早晨、明亮。

  再次,我们看看“震旦”这个名称的含义。把代表“东方”的“震”与代表“日出”的“旦”组合在一起,就是“震旦”的含义,所以唐朝僧人慧琳法师说:“东方属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直白些说,“震旦”就是东方日出处的国家。

中国为什么被称为China,这个问题你想过吗?

《海国图志》书影

  最后,我们说说“震旦”这个名称的来源。我们已经多次说过,“中国”之所以称“中国”,是因为中国人自认为我们的国土位居天下之中,那么问题就出来了:为什么“震旦”这个名称是“东方之国”而非“中央之国”的意思呢?原来啊,“中国”这个名称本非我国的专利,世界上许多的国家或民族都曾经视自己为天下之中,比如古代印度、希腊、罗马、阿拉伯人写书绘图,都以他们的本土为世界的中心;清朝启蒙思想家魏源在他的《海国图志》中也指出:“释氏皆以印度为中国,他方为边地……天主教则以如德亚为中国,而回教以天方国为中国”,这里的“印度”“如德亚”“天方国”,分别是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而具体到佛教,既然以印度为“中国”,那么站在印度的立场上看我们中国,中国就是东方的国家了,等到佛教传入我们中国以后,这样的观念也随之传入中国,所以汉译佛经中把梵文的Cina 翻译为“震旦”。著名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的主角唐僧总是自我介绍“贫僧是东土大唐和尚”, 唐僧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记载:“昔者此国(指瞿萨旦那国,位于今新疆和田市一带)未知桑蚕,闻东国有之,命使以求”。又北魏杨衔之的佛教名著《洛阳伽蓝记》中也记载:北印度的乌场国国王问北魏求法僧宋云:“卿是日出处人也?”宋云回答:“我国东界有大海水,日出其中,实如来旨。”如此,我们就能理解,“震旦”“东土”“东国”一类称谓,都属于我们祖国的他称,而追根寻源,又在于佛教以印度为“中国”,于是我们的中国就成了东方之国了。当然,按照今天的认识,地球本来是圆的,哪来的“天下之中”呢?这就诚如清末民初皮嘉佑《醒世歌》中所唱的:“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也就是说,不仅我们中国不在地球的中央,其他的印度、希腊、罗马、阿拉伯等等,也都不在地球的中央。

  一对错置的因果关系

  说过了我们中国人喜欢“震旦”这个他称的前因后果,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连带问题,必须要说清楚,那就是现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的关于China 来源于瓷器的解释。这种解释认为:在英语中,小写的china 是指瓷器,大写的China 是指中国,所以中国的他称China 来源于瓷器的他称china。展开些说,古代中国瓷器流传到了世界各国,为各国人民所欣赏、所喜爱,于是西方国家就以瓷器代称中国,既视“中国”为“瓷国”,又称为“China”。我们举一条能够集中说明这种观点的史料吧。1898 年,清朝翰林院编修徐琪在上光绪皇帝的《请广磁务以开利源折》里说:

  查中国货物,以丝茶为大宗……然近来外洋所产丝茶,亦颇精美,中国转有滞销之时。必筹其货物为外洋所罕而利益足以敌之者,始操胜算。顾中国丝茶而外,其余百物,皆不及外洋之精,独磁器一门,外洋虽竭力仿造,皆不能及。盖出磁之土,西人名之曰高岭土。讲化学者,谓此土为火造化所成,近于热变石,贵重与矿金相等。沿海斥卤之地无之,美洲全境不生此土,欧洲、日本虽有,而其制实出于中国……是以外洋富家,非藏有中国细磁者,不足夸耀宾客……土之所出以磁为真质,陶土为磁盈天下,万国未有先于中国者。故印度以西,称中国曰支那,支那者,磁器之谓也。

 

中国为什么被称为China,这个问题你想过吗?  

中国古代青花瓷器

  这段史料中的“磁”就是“瓷”。看看,连大臣上皇帝的奏折都这么说了,当然不会有假,否则就是“欺君之罪”了,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大罪啊!况且,瓷器的china与中国的China又确实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于是China来源于瓷器的说法得以广泛流行。

  其实这种看似有理有据的说法,真是瞎说。根据学者们的考证,英语的“瓷器”一词本来写作porcelain,“中国瓷器”则拼成China porcelain或者porcelain of China。到了17世纪,英语中才有了chinaware这个指称“中国瓷器”的专用词。再到后来,表示物品、器皿的ware在口语中被省略了,只用china也可以习惯性地代表“中国瓷器”。再经过进一步的演变,china又不再被视为“中国瓷器”的专用词,而是同时兼容了原来的porcelain,于是,英语中便出现了china和porcelain 两个都可以解释为“瓷器”的单词。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在西方是先有作为中国他称的China,然后才有作为瓷器他称的china,也就是说,瓷器的china来源于中国的China,中国的China是因,瓷器的china是果,我们一定不要把这对因果关系搞反了。打个比方,有些西方人士喜欢品尝北京烤鸭,于是在英语中,可以直接以Pekin也就是“北京”称呼“烤鸭”,我们总不能说“北京”来源于“烤鸭”吧?

  当然,中国的China与瓷器的china 只有首字母大小写的区别,又客观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一面:

  首先,中国瓷器的出现时代最早,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已经出现了原始青瓷,早在近2000年前的汉代已经烧制出了成熟的青瓷;

  其次,中国确实盛产瓷器,而在中国的外贸商品中,唐代以来,瓷器确实占了最大的比重,以至于中外之间的海上交通大动脉也被形象化地称为“陶瓷之路”;

  再次,中国瓷器的精美确实名闻天下,它薄如纸、润如玉、声如磬、明如镜,引得外国人惊叹不已。

  我们可以认为,正是这些历史的真实,不仅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而且使得外语中既以China称呼“中国”,又以china称呼“瓷器”。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