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李志翔
“招秀,包10套梅子青的熊猫茶具,注意检查一下,确保没有次品混进去。”见到李鹏的时候,他正忙着调度下午厂里要发的货物。这个38岁的男人个子不高,有点小肚子,很会调侃自己。他告诉记者,7年前他来龙泉的时候还是挺瘦的,只怪龙泉这个地方太“养人”,肚子都滋润大了。
不甘平淡 勇走创业路
1997年,18岁的李鹏主动参军,在广东湛江当了3年侦察兵。3年的军营生活让这个小伙子成熟了许多,个性独立的他在部队懂得了服从命令,培养了良好的执行力。服役期满,本可以顺利分配到湖南老家公安部门上班的李鹏却拒绝了这个铁饭碗,选择跟着朋友一起远赴上海奋斗。“当时才21岁,只是想着出去闯一闯,不想这么早就过上安逸的生活。”李鹏笑着说。
奋斗的路总是坎坷的。2001年的李鹏只是一个普通的销售员兼施工员,从事屋面防水材料行业,每天早出晚归是常态。李鹏说,当时的防水材料施工需要晴天才能进行,初到上海的他没有感受过夏天的雨水,身上满是夏天烈日的印记,工作时只有身上100多斤的PVP卷材和手中的液化气陪伴着他。“最怕晚上施工,当时人工货梯下午5点后就没人了,我只能带着200多斤的材料徒步上楼施工。”李鹏说,“虽然那个时候只有50元一天,可我得到了锻炼,最大的收货就是在和客户交流的时候培养了自己的沟通与社交能力。”
2005年,李鹏接受舅舅的邀请,回到老家湖南醴陵一起发展醴陵瓷器,自此走上瓷器行业,也完成了从员工到合伙人身份的转变。
结缘青瓷 异乡再创业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浙江的客户拿着一套龙泉青瓷茶具找到李鹏,让他仿照这个青瓷样式制作醴陵瓷茶具来降低订单成本。“以前也听过龙泉青瓷,不过第一次接触到龙泉青瓷,我就被它的釉色和那种厚重感吸引了。”匆匆送别客户后,李鹏马上和舅舅商议到龙泉实地考察。
2009年年底,李鹏和舅舅到龙泉之后,走访了多家青瓷厂家、店铺、大师作坊。几天的接触之后,两人都十分看好青瓷在瓷器行业的发展前景,但是作风保守的舅舅还是惦念着老家的生意,李鹏却闲不住了,青瓷单纯的釉色美像是嘤嘤学语的小孩子拉着他的手不让他离开。“第一次来龙泉之后,我就知道,我还会回到这里,只是没想到一呆就是成家立业了。” 李鹏说。
2010年,李鹏和朋友一起创办了章氏工艺美术有限公司。“因为喜欢青瓷,也了解了不少青瓷的历史文化,这个公司名也是致敬古代章氏兄弟,做一个有创造力的公司。”刚说完,李鹏手机铃声又响了,“不好意思,接个电话,下半年是旺季,最近备货电话比较多。”
相比现在蒸蒸日上的公司,李鹏刚开始的创业道路并不顺利。在办厂初期,他由于对青瓷行业了解不多,在生产模式上把老家醴陵瓷器的烧制模式套用到青瓷上,导致成品率不足40%。李鹏苦笑着说:“第一年订单很多都做黄了,损失了不少客户,幸好身边的龙泉朋友伸出援手,帮我们公司解决了很多技术上的问题。”在龙泉青瓷朋友的帮助下,李鹏不断摸索尝试,公司生产的青瓷质量慢慢好转,生意也慢慢走上正轨。
“这个湖南老板没什么架子,平时很少坐在办公室,厂里人手不够的时候就和我们一起工作。”负责包装的王招秀十分认可这个外地老板,“他不仅现在能听懂本地方言,还会滚压、磨瓷、点彩、包装,都变成半个龙泉人了。”
去年9月份,厂里接到光复嘟嘟杯的加工单,连续23天李鹏早上6时多到厂里开窑,为了赶上进度,李鹏顶着100多度的窑温自己出窑、磨瓷,到晚上和烧窑师傅盯着窑炉到凌晨2时多才能回家。“那几天点彩师傅来不及,我就去找师傅学了点彩技巧,幸好难度不大,没有出什么大问题。”亲力亲为的作风隐约透露出李鹏的军人气质。
成家立业 扎根青瓷乡
2013年,李鹏通过朋友结识了现在的妻子周芳,是一位温柔贤惠的龙泉钢琴老师,两人过着幸福的小日子。“现在我过得很满足,吃惯了龙泉的菜,习惯了龙泉慢节奏的生活,日子很舒坦。”李鹏坦言,2016年夏天他回醴陵的时候,刚过半天就上火了,嘴唇干燥开裂,大家开玩笑说他现在已经是龙泉人了,连老家的气候都不适应了。
从对青瓷一无所知到现在在青瓷技艺上信手拈来;从以前饭桌上无辣不欢到现在开始忌口钟爱高山蔬菜;从孤身一人离开湖南故乡到现在抱得美人归在龙泉喜结连理;从踌躇满志南下创业到现在事业小有所成……8年的光景让李鹏蜕变成一个更加优秀的男人、一个更加稳重的新龙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