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北京9月22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薄施淡染——陈扬龙醴陵釉下五彩瓷技艺传承展”今天上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展览展出了陈扬龙生前创作和亲笔绘制的作品78件,陈利和申彬的作品30件,以及大量写生稿、设计稿和使用工具,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陈扬龙及其传承人的技艺全貌。陈扬龙先生的子女,决定将其父亲的一部分精品力作捐赠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宝玉》,2013
《水仙花》 ,上世纪90年代
陈扬龙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1941年出生于醴陵陶瓷世家,是湖南陶瓷研究所的第一批“十艺徒”之一,师从吴寿祺、宋成仁和林家湖等老艺人,是新中国醴陵高温釉下五彩瓷复兴的实践者和带头人。
醴陵是我国重要的陶瓷产区之一,从考古发掘发现,该地区自东汉已有制陶的历史,宋代主要生产青瓷,明清两代盛产青花瓷。清末民初,著名实业家熊希龄以现代陶瓷工业为基础,在姜湾开办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和湖南瓷业公司。从创烧伊始,醴陵釉下五彩瓷就确立了以典雅绘画性装饰为主的高端品质。在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牌奖章。
由于战乱,醴陵产区经过短期的兴盛后,瓷业凋敝,技艺濒临失传。1955年,湖南陶瓷研究所成立,请吴寿祺等老艺人以师徒传承的方式带出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在他们的努力之下,醴陵釉下五彩逐步恢复,工艺技术不断创新,在高温硬质瓷瓷质和高温色料稳定性等方面均领先世界。
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陈扬龙一直从事原料配制和工艺革新的研究和试验。他认为陶瓷是由胎釉、器形、工艺和装饰等构成的一门综合艺术,不能“以瓷当纸”,而忽略造型设计、制瓷工艺、装饰风格等陶瓷元素的有机结合,应该坚持陶瓷艺术的特性,用陶瓷的语言来表达陶瓷艺术,始终与中国画保持借鉴而不同化的距离。
陈扬龙坚持从生活中获取灵感,他研究植物的生长结构和姿态,观察总结植物在不同阶段、不同天气和不同时间的情态和神韵,以“格物”精神来写生。用“移情”的方法专注于表现物与我的关系。晚年又成功通过提炼物象精髓,创新出图案化装饰化的变体风格,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陈扬龙经过40余年的研究和试验,于上世纪90年代概括出了“薄施淡染”醴陵瓷这一独特的技艺特点,使醴陵瓷艺成为我国陶瓷艺术的一朵奇葩。他不断追求极白、极薄、极透和极润的“类玉”质感,最终达到清新隽雅、空灵幽静、平淡天真、意态高远的境界。
陈扬龙提携后辈,成就后人,毫无保留的授艺于数百学生,使“薄施淡染”技法在醴陵产区大面积推广,成为当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的主流风格。但由于这种技法学徒时间长,艺术设计水平要求高,制作周期久,成本高而烧成率低,很多人便不愿意坚持。有的为降低成本而抄袭模仿或粗制滥造,甚至转而学习其它产区短平快的做法。
于是,陈扬龙在生前创建工作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这块沉甸甸的牌子就挂在他们工作室这栋不显眼的小楼上。长女陈利是其得力助手,幼子陈志峰负责成型工艺,儿媳申彬传承其技艺。在他去世后,3个子女带领十几位徒弟,坚守高品质艺术瓷的道路,以此来发展醴陵瓷窑口的艺术特色。
本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南省文化厅主办,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醴陵市人民政府协办。
文化副刊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