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江西>>|
"窑"望千年,浴火重生——陶瓷名窑的"变"与"不变"

发布:2017-9-28 10:21:59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


  

景德镇瓷胎竹编第五代传人张三石在进行瓷胎手工竹编(2017年6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瑞琪 摄

  一抔黄土,能凝固多久的时光?一片瓷花,能到达多远的天涯?一抹釉色,能带来几多记忆斑斓?炉火扶摇的古窑里,匠人打磨的陶瓷器皿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千年前,一群聪明的人巧妙地发现了火与土的奇妙反应,在他们手中,普通的泥土变身为生活中离不开的瓷碗陶罐,丝路上也走出一件件与国同名的精美名片。

  千年时代变迁,窑火渐次熄灭。当工业化机械化产品冲击着传统工艺,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大浪淘沙的背景下,老祖宗留下来的独门手艺该如何传承发展?新时代的工匠们同样发挥着各自智慧,古法新创,寻出一条条特色之路,古窑之火重放异彩。

  一口窑炉,升起的是淬炼之火,沉淀下的是悠久精致的传统文化,是一代又一代手艺人智慧、勤劳、创新的工匠精神。中华大地上,有“窑”望千年的过去,也有浴火重生的未来。

  【景德镇窑】

  景德镇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之一,据记载始烧于唐武德(618一626)间,距今已有近1400年历史,而有着悠久制瓷历史的景德镇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瓷都”。

  自20世纪90年代末江西景德镇国有陶瓷企业改组改制以来,数以千计的陶瓷作坊和陶瓷艺术工作室应运而生,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得到传承和长足发展。

  2006年,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景德镇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0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55人。

 

 

 
在上虞区上浦镇东山村的工作室,董文海在一个青瓷盏的坯体上划花(2017年9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越窑】

  越窑是中国最古老的瓷器窑系,以地处越国故地得名,始烧于东汉,鼎盛在唐代,停烧于南宋,它在历史上率先烧制出了首个成熟的瓷器品种——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是唐人陆龟蒙赞美越窑青瓷的诗句。

  61岁的浙江上虞老人董文海,研究陶瓷烧制技艺已四十余载。2010年,为了复兴停烧千年的越窑青瓷,他将工作室搬到了靠近古窑址的上虞乡村,自己采土、配釉、琢磨造型,目前已经成功仿制出高古灰釉、青釉、青黄釉、秘色几种传统釉色,并制作了鸡头壶、葵口碗、莲花托盏、镂空香薰等越窑典型器皿。

  “无论是釉色、造型还是划花,我们离古代还有一定距离。”谈及越窑传承,董文海说:“我现在想做的是把传统找回来,这可能也是未来几代人的努力方向。”

 

 

 

  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陶艺大师陆金喜将刚刚烧制的建盏出窑(2017年7月25日摄)。烧制建盏的电窑最高温达1300多摄氏度,窑外气温超过50摄氏度,在窑边用不了多久就大汗淋漓。 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建窑】

  福建建阳的“建窑”曾是宋代八大名窑之一,其出产的黑釉瓷器——建盏一度经海上丝绸之路热销海外。宋代之后,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建盏烧制技艺失传数百年。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和陶艺工匠的努力下,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些失传已久的建盏烧制技法和釉面品类逐渐被复原。

  45岁的陆金喜是复原“曜变”建盏烧制技艺的探索者和先行者。数十年来,他潜心钻研建盏烧制技艺,通过查阅古代文献、搜集古建盏碎片,运用现代科技检测出碎片中各元素含量,并不断调整、摸索瓷胎和釉面成分的熔解温度和化学反应时机,最终掌握“曜变”建盏烧制技法。目前,他的多件“曜变”建盏作品已被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多家博物馆收藏。

 

 

 


在河南省宝丰县一家汝瓷厂,汝瓷艺人在修坯(7月17日摄)。新华社发 何五昌 摄

  【汝窑】

  汝窑,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青瓷之首,汝窑为魁”。汝窑专门为宫廷烧制御用青瓷器,烧造工艺达到了中国陶瓷史上的极致。由于烧造时间只有20余年,汝瓷在北宋末、南宋初弥足珍贵,元、明、清各朝代更是深藏宫中,为举世公认的稀世珍宝。

  近年来,在有“汝瓷之乡”美誉的河南省宝丰县,当地汝瓷艺人尝试将南方福建德化陶瓷白胎与北方独特的釉料相结合,在瓷器制作工序和工艺方面进行创新,经过不同温度的烧制,开发出多款区别于常规汝瓷色彩的日用类、工艺类等新釉色汝瓷产品。

 

 

内丘县制瓷人员在邢白瓷坯体上刻花(2016年7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邢窑】

  邢窑是隋唐时期七大名窑之一,是中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邢窑始烧于北朝,盛于隋唐,终于元代,烧造时间大约为900年。

  近年来,河北邢台市内丘县致力于邢瓷的保护与开发,一批邢瓷研究者通过反复研究,师承古法,终于恢复了古代邢白瓷的制作工艺,成功烧制出“类银似雪”的仿古邢白瓷,让沉寂数百年的邢窑白瓷重放异彩。

 

 
图为谢振华在研究白舍窑复烧品(2017年6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瑞琪 摄

  【白舍窑】

  在距景德镇300公里外的南丰县,有着曾与景德镇窑齐名的白舍窑。

  白舍窑是宋元时期“江西五大名窑”之一。起始于晚唐五代,兴盛于北宋中期,至元代初期趋于衰落,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在这里,一批致力于白舍窑复兴的传承者一直为此奔忙。比如,土生土长的白舍镇人谢振华夫妇,一直怀揣“复活”家乡宝贝梦想,最终于2016年初将失传数百年的白舍窑成功复烧。

 

 


25岁的拉茸肖巴在汤堆村非遗展示区展示其制作的藏族黑陶(2017年9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井辉辉 摄

  【藏族尼西黑陶】

  陶瓷烧制的艺术,是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摸索和掌握的一门瑰宝。2008年,藏族黑陶烧制技艺被整体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尼西乡是藏族黑陶的发源地,以汤堆村最负盛名,整村超过半数以上的人家会制陶。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尼西黑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年轻传承者,他们在致力于传承保护藏族黑陶传统制作工艺的同时,不断探求新技术、开发新产品。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