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位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王习三两位“南北两王”时隔37年见面会在景德镇举办。
37年过去了,两人分别已是94岁和79岁高龄。
而这两位泰斗级人物能相会,都是缘于一人——汪则成。
1997年冬月,初生之犊的汪则成带着对陶瓷的一切的想象,只身一人来到景德镇。在景德镇的那段时间,每天总是能呆到店家打烊而不自知。惊叹于这鬼斧神工的成瓷技艺及精美绝伦的画功,他彻底沦陷了。此刻,内心有个声音在呼唤自己,多么渴望能留在景德镇学习瓷艺。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家中就自己一个儿子,得挑起家里的重担。他此刻陷入了两难。在回乐平的路上,他心中无比的挣扎,妈妈爸爸要是知道我想学陶瓷,该多难过。家里必须需要有人承担。想起这些,心中总是久久不能平复。一回到家,他迫不及待的便告诉了爸爸妈妈他想学画瓷的想法。也许是感受到儿子对陶瓷的那份喜欢。父母咬咬牙,一句一句的说:“行,你想学,去吧!爸爸妈妈支持你。”他的泪水就似决堤的洪水......不知这泪水是激动的,开心的,还是对于前途未知的。带着对陶瓷喜爱与画师高超技艺的崇拜,他的学徒生涯从此启航。
坚定目标后,他比同龄的人都要刻苦,从来不会让自己有多余的时间去玩乐,他深深的知道:爸妈需要他,他必须要对的起爸妈的信任,无愧于自己的热爱!也许老天总是怜爱勤奋的孩子吧!当别人都画上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学习陶瓷绘画技艺,他仅用了6个月时间。甚至比他们画的都好......
三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去到河北衡水,看到手艺人都在玻璃内作画,灵机一动,我是否也能在陶瓷内作画呢?有了这样的想法,他日夜兼程地赶回了景德镇,开始了自己的尝试,万事开头难……经过无数次失败,攻克种种技术难关后,他的第一个内画作品诞生了。。难抑内心的激动,带着满心的欢喜和疑问,他带着自己的作品找到陶瓷泰斗王锡良老师,希望他能为自己指点迷津,王老说“有一位内画大师名叫王习三。”就推荐他去河北找王习三大师学习,从此二人结缘。在今年5月份,作为学生汪则成邀请王习三大师前来景德镇游玩。
汪则成,原名则东,1981年生,江西省乐平市潘村人,景德镇陶瓷内画开拓者,江西省工艺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上海“涨稻腕表”投资有限公司授予汪则成陶瓷微绘艺术大师荣誉称号。2012年被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授予“ 慈善爱心大使” 称号,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现任景德镇陶瓷历史研究院研究员,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景德镇高领陶瓷研究所研究员及陶瓷瓶内画艺术室主任。
汪则成陶瓷内画作品(图)
1997年拜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石炳寿老师学习画山水,1999年拜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袁世文老师学习画陶瓷山水,后师从上海画家陈无忌老师学习山水花鸟技法,2010年至2012年到河北衡水习三内画培训学校培训内画,当时得到冀派内画创始人王习三老师的亲传技艺、后来培训完成再次回到景德镇创作陶瓷瓶内画 ,从此成为冀派内画创始人王习三老师的外传弟子。
景德镇陶瓷艺术泰斗王锡良欣赏了则成的陶瓷内画后,欣然为则成题词:“汪则成画中另有一番天地”,热情地鼓励则成闯出瓷画新天地。 王习三内画泰斗、冀派内画创始人为弟子则成题词:“陶瓷内画开拓者:汪则成” 、后面两位首届大师合作为弟子则成题“业精则成”四个字,上海画家陈无忌为弟子则成题词:“瓷上绝活”。
他擅长釉上、花鸟、山水画法创新,作品多次获金、银奖,作品曾经刊登在《大众收藏报》专页《长江日报-长江周刊》专版,《江西日报》《江西商报》封面《江南都市报》《景德镇日报》专页《瓷都晚报》《新闻信息报》《创业周报》《景德镇瓷都影视周刊》两期发表,江西卫视,江西五套(地宝当家),景德镇新闻晚8点,景德镇电视台一套、二套,及景德镇中华瓷满网的专访报道。 在继承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仅独创了陶瓷“瓶内画”的高难度技艺,并且作品多次获奖,并入编《中国工业杂志》《今日科苑》《中国精品艺术》《瓷苑奇葩》《珍藏版》《景德镇陶瓷文化典藏》《景德镇陶瓷作品艺术家收藏图库》等。作品深受行内专家好评,成为海内外众多收藏家的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