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灵魂或原动力,更是人类艺术发展的生命。艺术史上的每一次发展和进步无不以突破和创新为契机。在景象万千,变幻莫测的艺术长河中,最终能够流芳百世的只能是那些集创造性、特色性和美的规律性为一体的“千古绝唱”。
然而,仅仅追求新、奇是远远不够的。创作出萧何月下骑自行车追韩信,或用身体滚画等等新、奇的举动,就根本不是艺术创新,也只能起到博君一乐的效果。我们只能从这些新、奇的行为中,看到了杂耍表演的动作或结果。
不美反丑的“创新”不是艺术。可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艺术家,打着创新的旗号,在制造着不美反丑的“艺术”。尽管有的不美反丑的“艺术品”价格炒得很高,而且还在不断上涨,但最终都逃脱不了被遗忘的命运。
辽瓷,中国瓷器历史上一颗璀璨闪亮又不可复制之星,几经沧桑,升起又落下。
辽人,愿意承载前人的智慧与泪水,砥砺前行,实现辽瓷的复兴。
辽瓷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独一无二 不可复制
近日,在沈阳市东陵区天柱山身后,装有200件瓷器的玉虎芗永胜窑再次开窑。辽宁工艺美术协会陶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鲁迅美术学院副教授富启也参与了开窑。
富启从事传统陶瓷研究复制30年,足迹遍及国内各大窑口。在他看来,当我们翻看中国陶瓷历史的时候,有一个以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名称命名的陶瓷器品类,这就是我们的辽瓷。辽瓷可以称为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的一朵芳香独特奇葩,以其特有的民族特色、地域文化、艺术风格傲立在世人面前。辽瓷主要是指辽人在辽境内自主烧制、使用的陶瓷器。品类主要包含日用陶瓷、单色或彩色陶器。
“历经400年,曾经的辽瓷在山海关外曾是最重要的窑口。”富启说,辽瓷在元代达到了最辉煌的时期,其足迹扩展到长城以南。辽瓷是民族特色的集中表现,是地域文化的结晶,更是集各文化因素,又集中体现自身民族特色、地域文化、艺术风格的陶瓷器品类。总观辽代陶瓷器,富启认为辽瓷主要艺术成就有这几个方面:
首先,辽瓷的造型极具民族特色,地域特点明显,并创造出中国古代陶瓷史上唯辽代特有的一些器型,最典型的有鸡冠壶、鸡腿坛(瓶)。
其次,辽瓷在釉彩艺术中独创出了辽三彩,成就辉煌。辽三彩是在继承了唐三彩的工艺后,发展成为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陶瓷器品类。辽三彩釉色中只有黄、绿、白三色,釉色单一。辽三彩虽然釉色少,但其能够就地取材,融合自身物质条件、资源状况、技术程度、民族风格等因素,烧制出具有自己民族文化特色的三彩。烧制过程中,契丹人又将自己民族的绘画手法融入其中,使得辽三彩熠熠生辉,某种意义上弥补了釉色单一的不足。
再次,辽瓷的艺术风格延续了契丹人的性格特点。契丹人是北方一支游牧民族,多年的游牧生活造就契丹人粗犷豪放、率真朴实、憨厚沉实的性格。
另外,辽瓷的品类因素是契丹族、中原文化、西方文化的交融,是多种文化因素的产物,更是特色文化因素的体现。
“总之,辽瓷文化是独一无二的,在泱泱历史长河中,璀璨又闪亮,不可复制。”富启说。
装有200件瓷器的玉虎芗永胜窑再次开窑,富启参与开窑
发展现状 产学研齐发力助推复兴
“辽瓷的珍贵不仅在于它代表一种工艺,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缩影。”富启说,曾经辉煌的辽瓷历经沧桑,等待在新一代陶瓷制作者手中复兴、发扬。
富启介绍,无论是工艺手法,还是原材料、历史文化,辽宁都有适合陶瓷器发展的土壤。
为了振兴辽瓷,专业协会、高校、龙头企业也作出很多努力。
学术研究方面,成立配套研究所,包括辽瓷历史文化研究所、辽瓷传统工艺配方研究所、辽瓷艺术装饰研究所。
产业布局上,从瓷产区、企业、人才等方面进行布置。我省有四大瓷产区,每个产区也是原料产区,分别是喀左(紫砂产区)、法库(陶土产区)、海城(长石产区)和辽阳(铝矾土产区),这些产区为我省陶瓷的复兴发展提供重要的原料、技术和人才,建立起陶瓷原料生产基地。
另外,发展陶瓷基地还需充分与学院、科学研究所结合,在产、学、研当中,做好领头羊。
“振兴、发展辽瓷,还需要牢记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我们制作的陶瓷器,必须具有辽瓷独特的艺术风格。”富启强调,关东风物、风土人情、清代文化、高丽文化、游牧文化,都是辽瓷主要表现的内容,其风格粗犷大气、端庄稳重,需要热烈不失细腻、稳重不失活泼,要在万千陶瓷中,一眼让人认得出,“具有关东风情的满汉全席餐具、满族吉祥物等,因为辽瓷和辽瓷文化的深入人心,默认为只有我们才能制作出最正宗、最有代表性的。”
三彩牡丹蝶戏盘
未来发展 将带动辽宁文化复兴
“辽宁这片土壤具有多种优势,让我们有信心相信,辽瓷文化能在这里复兴,并带动辽宁整体文化的复兴,继而带动辽宁旅游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最终达到整体经济情况被带动的目的。”富启说。
从自身存在的优势上来讲,辽宁拥有四方面优势:四处品种不错的原材料产地;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众多陶瓷企业多年来作出的努力,为未来发展做好铺垫的优势;雄踞东北经济中心位置,依托大连港,对日韩、东北亚出口非常方便的区位优势。当然,在历史长河中,一种文化的兴起、发展、壮大,除了自身优势外,还要有大环境合适和国家政策的配合和扶持。
辽瓷文化的发展,正踏在中国2000多年文化复兴的起跑线上,上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扶持,下有大批以发扬辽瓷文化为己任的大国工匠。“辽瓷文化的复兴,可能需要3年、5年、10年甚至更久,每一位文化承载者都要明白,一种文化的兴起和辉煌,不是靠着几个人短时间内轻轻松松实现的;要做好一手握工具,一手挥洒汗与泪的准备,也许它的复兴,就由我们这一代人实现。”
文/华商晨报记者 徐征 图/华商晨报记者 马龙丹
富启展示讲解其作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