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沾上矿料,在泥坯上绘画,是谓绘青。瓷器的诞生,经过选釉、拉坯、利坯、绘青、吹釉、装窑、补釉、烧窑等多道工序。其中,绘青决定了瓷器出色程度。
在作坊里,温智涛决定亲自完成这个步骤,将自己的生活态度凝结在这一杯一盏间。心中的田园,便是杯上的图影。每个画师都有自己擅长的绘画风格,温智涛说,他内心所向往的山水田园,旁人无法描绘,他必须亲自完成这个关键的步骤。
出生在武夷山的温智涛曾经是一名北漂摄影师,为罗振宇拍过样片,给潘石屹做过节目,曾有过一日之内穿梭于若干欧洲国家之间,争分夺秒只为抓拍美景的疯狂。然而,因为从小就喜欢喝茶,爱瓷成痴的温智涛,放下了专业摄影师的身份,投入百万身家研究青花瓷。
如今,温智涛成了一名瓷器匠人。在日前播出的由金道集团出品的纪录片《讲究》中,温智涛说:“做瓷如同摄影,无法一蹴而就,任何不经意的纰漏都足以让全盘皆毁。只有用心才能成就好的瓷器。”这部纪录片还原了温智涛刚刚开始烧瓷时,想当然地用汽油代替柴火,结果,点燃的汽油在狭小空间瞬间
喷发,他被大面积烧伤。
说起一年前的这次事故,温智涛说,说到底还是对青花瓷缺少一些敬畏之心吧,“有些事情必须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做,就像摄影一样,如果没有最初踏实、清静的心态,是干不好的”。
不服输的性格,让温智涛再次踏上征途。他说,自己追求的是以传统技法制瓷,他致力于恢复在景德镇消亡百年的龙窑技艺,遍寻全国各地窑址,深入矿井,选取最好的传统釉料,只为做出最好的瓷器。
几经周折,温智涛找到了从清朝末年就开始世代相传的制坯家族。他说,制作茶器,坯是基础;在瓷器批量生产之后,原本适合手工作坊的传统矿井因为开采成本偏高,逐渐走向没落,然而,这却是温智涛一直在寻找的传统釉料;利用大自然的力量加工釉料,这本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智慧,如今却也被更加高效、更加恒定可控的机械加工逐渐取代。不过,温智涛说,传统打出来的釉料虽然会有一些粗糙,但是很有味道……
而到了绘青,温智涛决定自己动手,因为“绘青,就是绘心”。
这也许只是一个普通茶器,而温智涛看到的则是一个大千世界。温智涛说:“也许我的品牌最终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但是能为中国的瓷器复兴做一点点贡献,我就已经很开心了。因为任何一个时代中国瓷器的辉煌,都是一个个不留姓名的匠人一把泥一把汗干出来的。”
纪录片的结尾,温智涛抱着等待烧制的瓷盏一路回到武夷山,回到家乡。他在车上紧张、期待的神情让观众仿佛看到另一个自己,同样的期待又有一点害怕。因为用心,所以近乡情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