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赟玲,陶瓷手艺人,苏州太湖窑品牌创始人。2001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院装饰绘画专业,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陶瓷艺术专业,2010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获艺术硕士研究生学历。
凤凰网苏州:您是如何进入陶艺创作领域、开创太湖窑品牌的?
冷赟玲:其实学习陶艺一开始的基础肯定是绘画基础。我从小就学习画画,大概是在小时候10岁开始。从学画画到陶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步一步走过来,我觉得这个过程是非常美好的。之后毕业以后找了一份工作,然后这个工作完全是不符合我之前的学习轨迹的,我觉得还是要从事陶瓷艺术设计这个专业,我就把工作辞掉了,然后做了太湖窑这个品牌,开创了这个陶艺工作室,就一直做到了今天。这个过程从毕业到现在大概已经13年了。
凤凰网苏州:太湖湖底澄泥烧制的瓷器有何独特性?
冷赟玲:澄泥如果挖上来以后在普通的窑里边烧制大概七八百度,它就会变形,之后就像我们吃的棒冰一样融化了。我在这个澄泥的基础上,还是加了一些高凝土之类的一些骨架性的物质。提升它的温度,让它达到了一个瓷器的高温。瓷器的概念就是烧制温度要达到1300度以上,这才称得上是瓷器。以前在古代的时候烧制陶瓷所用的燃料只有柴火、稻草之类的物质,电窑和煤气窑是,现代的人发明的一种烧制陶瓷的工具,但是真正的陶瓷我觉得一定要见到火,而且在火的魅力之下,陶瓷变化出来的艺术语言是丰富无比的。然后它的艺术性,和它的实用性,还有它的一个对品茶的一个茶性的提升,还有各方面的性能会提高很多,给人呈现一种最完美的一个使用器物。
凤凰网苏州:您是如何将本土文化融入到陶艺作品中去的?
冷赟玲:苏州的山山水水和地域文化养育了我,我觉得我是从骨子里就热爱着这片热土。我在制作我的作品当中,包括从器型开始到釉色,还有釉上的一些装饰元素,用了很多苏州的一些文化元素。像《游园惊梦》里边的一折戏,把两个主人公的形象,绘制在了我做的茶具上面,然后还有他们的表演时候的掌纹和手势,全都演绎在了每一个杯子上。我觉得这样活灵灵地才能把非遗的文化与陶瓷的艺术结合起来,呈现出最美好的作品给大家。然后我的一些窑变釉色的一些灵感都是来自于太湖旁边的一些水生植物,还有水、还有天的那种颜色。我将那种色彩灵活地运用起来,在窑火之中将它们诞生出来,我觉得只有这样,我的作品才会有灵性,才会符合地域的第一个文化特征。
叠系列一
丰足圆满
凤凰网苏州:您在传承传统陶瓷技艺的基础上又是如何创新的?
冷赟玲:(我)现在做的一些陶瓷文化,它是像国画中的写意画一样所表现出来的是那种写意的风格。釉色传达出一种淋漓尽致的空间的美、灵感的美、艺术的美,跟传统的陶瓷还是有一点区别的。传统陶瓷它是具象地去描绘一个事物,或者是描绘一种图案元素,印象最深的肯定是粉彩啊、青花啊之类的那些元素。但我这个艺术的最后呈现的效果可能是我自己都难以控制的,它是真正的跟窑火结合起来,是窑火让它产生了生命的动力。
高山流水
湖上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