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传奇)清小说,反映了我国文学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的突出成就。文人的思想与审美情趣不断吸收和积累着传统文化养分,在总结继承和发扬创新的基础上,反映着主客观对美的优化与美化。它极大地影响着民间艺术、社会审美、市民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中国写意画在自身发展规律和民族传统的推动下,历史发展到政治较为平淡的明代,既抒情又富于精神内涵的文人画,意旨更多地参与到版画、瓷器等民间工艺的创作,推动着诸多艺术领域的蓬勃发展;此时景德镇优质原料充沛、名匠云集,在文人参与下制瓷业独树一帜。至明代中期瓷器装饰题材丰富,新纹样层出不穷。尤其艺术水平颇高的青花人物瓷画开始大量涌现,它传递着神话传说、历史典故、风俗民情、伦理道德、自然物象等信息,在中国制瓷业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是对美好爱情的祝愿和憧憬,也是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此块明弘治景德镇民窑青花《西厢记·莺莺拜月》(见图)胎质细白、青花浓重无散晕、釉光润略闪青色,内底心薄下塌,外足墙斜削,盘面双蓝圈内径12.3厘米。瓷画运用传统中国画写意画技法,通过洒脱豪放的笔触,气韵清逸地描绘着崔莺莺拜月祈求美好爱情的传奇故事。
回顾经典后赏析瓷画:相国之女崔莺莺没有因爱情受挫而惆怅,心中真挚而隽永的思念化为举措,以小女人焚香、拜月、抚琴的情致奋力追求着花好月圆的美满爱情。不要小看这情感契合串起来的平凡小幸福,它具有敢于冲破世俗条条框框的大格调。正是这至情至真对幸福的憧憬和希望,曾深深地激励过无数有情人的心。
就瓷画而言,画面构图疏朗而严谨、笔墨色线主次分明、物象安排疏密有致、写意与留白适度。值得注意的是创作者没有拘泥于焚香拜月的实景,而是通过繁而不乱的景致布局强调着主体的势和情景交融的意境:其人物塑造比例适度,莺莺身材修长、头簪发饰、着长裙、身披飘逸的轻纱,仪态从容优雅地行径于前,略回首,似与紧随其后携琴的红娘在私语着内心的情感。这回首的神态加强了画面的美感和动感,给人以宁静典雅之美;近景、中景、远景绘花草山石、围栏、峰峦山水光影、月亮等辅助纹饰。以山石花草旺盛的生命力寓意不为命运所屈服,恰到好处地衬托着莺莺反抗封建礼教婚姻的进步思想。
此类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富有浓郁诗意的画片具有鲜明的明中期文人画特征,其笔墨情味和意境正是中国文人主观追求的体现,它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国事民生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