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玉溪,许多人会想到抚仙湖、各种美食,却很少留意到这里的青花瓷、华宁陶等手工艺品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玉溪青花瓷
玉溪市博物馆藏玉溪窑青花狮子滚绣球纹盖罐(光明日报图片)
玉溪青花瓷历史悠久,始烧于元末明初,代表历史上云南陶瓷烧制技艺的杰出水平。玉溪与江西景德镇、浙江江山被称为中国青花瓷器的三大产地。
由于历史原因,玉溪青花瓷约在清初衰退,但在玉溪当地,烧制陶瓷的技艺一直延续至今。
玉溪市博物馆藏玉溪窑青花一束莲纹盘(光明日报图片)
为恢复玉溪青花瓷技艺,传承陶瓷文化,玉溪市红塔区全方位引导和支持陶瓷产业发展,重点打造玉溪窑青花瓷品牌。
2013年12月,玉溪窑青花烧制技艺被列为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宁陶
华宁陶(玉溪日报图片)
华宁陶历史源远流长,陶器烧制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明朝洪武年间,一位名叫车朋的景德镇陶工迁居至当地碗窑村,建窑烧陶,传承技艺,华宁陶开始正式出现在中国陶瓷史上,并于清代到达其影响力顶峰。碗窑村也成为明清时期西南地区最主要的陶器生产交易集散地。但由于其制作程序过于繁复,且生产工艺跟不上时代发展,华宁陶自民国后期逐渐走向衰落。
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得益于华宁陶瓷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一方面得益于国内外市场对陶瓷产品的需求更加旺盛,为华宁陶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空间,华宁陶步入了复兴正轨。
华宁陶爱好者在红塔区洋红华宁陶器店选购陶瓷产品(云南日报图片)
近年来,华宁陶产业通过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已形成工艺美术陶瓷、建筑园林陶瓷和生活日用陶瓷三大陶业品类,陶瓷结构、产品体系基本形成。同时,华宁陶产业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从业人数日渐增多,收藏华宁陶、研究华宁陶的人员也不断增多。
江川铜
烧制铜锅(光明日报图片)
江川制铜业历史悠久,新河嘴村和渔村打制铜器的历史可追溯到600年前。出于生活的需要,村民以黄铜、紫铜为原料,锻打炊锅、脸盆、茶盘、茶壶及碗筷等生活用具。随着时代的变迁,加之种种历史原因,这一民间工艺一度断层多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整个江川仅有几名艺人打制炊锅、脸盆、茶盘、茶壶、墨盒、碗筷汤匙等器皿,且多为自用或供亲朋好友使用。1993年后,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江川青铜文化开始在民间慢慢复苏。
牛虎铜案(人民网图片)
江川是古滇王国青铜文化的发源地,1972年,李家山共出土文物1300余件,青铜器占1000余件。长期以来,李家山出土的各类青铜器物件,始终以深邃的艺术魅力引领着江川乃至云南各地的青铜(仿古铜)系列工艺品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江川抢抓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加大品牌打造和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创新发展,努力把青铜文化产业打造成江川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