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越窑青瓷中的精品,秘色瓷曾是唐宋时期越窑最高烧制水平的代表。由于传世数量极少而且对其的文献记载语焉不详,这种瓷器的真实面貌一直像是被神秘面纱所笼罩。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秘色瓷器出土之后,秘色瓷逐渐成为中国古陶瓷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而秘色瓷的真相真正揭开,则一直要等到近年来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遗址的发掘。日前,故宫博物院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共同发表了利用科技手段分析上林湖后司岙窑址秘色瓷的成分特征的研究成果。
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青瓷窑,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越窑,也正由于这一带古代属于越州而得名。唐宋时期,随着越窑烧制工艺逐渐成熟,“越窑类玉”“千峰翠色”等美誉不断涌现。正是在这一时期,今天的浙江宁波慈溪上林湖周边窑厂林立。这里越窑青瓷产量巨大,畅销海内外,是“南青”的代表。
2015-2017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对越窑遗址进行了详细的考古调查,发掘了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遗址。大量的秘色瓷等文物在此次发掘中出土。此次发掘收获丰富,基本厘清了以上林湖后司岙窑为代表的晚唐五代时期秘色瓷的基本面貌和生产工艺、秘色瓷窑场的基本面貌、唐代法门寺地宫与五代越国钱氏家族墓出土秘色瓷的产地问题,也为开展秘色瓷相关的科技问题研究工作,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标本。
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的青年学者李合等研究者,采用X摄像荧光能谱仪对后司岙窑址出土的晚唐至五代时期的秘色瓷和普通越窑青瓷,进行无损分析,同时也对上林湖荷花芯窑址发掘出的晚唐和北宋时期的普通越窑青瓷标本进行了分析。秘色瓷的胎、釉特征和变化规律以及其与普通越窑青瓷的异同等问题,被研究者们凭借科技检测手段从元素组成含量角度被揭示出来。
通过这些研究,秘色瓷的许多成分特征大白于天下。研究发现,秘色瓷的胎体元素组成与普通越窑青瓷并无明显差异,两者都采用当地的瓷石原料制胎。相比而言,秘色瓷对于胎体原料的选择和处理更为精细。而秘色瓷的瓷釉的元素组成,也与同时期普通越窑青瓷没有差别。秘色瓷独特的釉色,可能是与其采用瓷质匣钵的烧制工艺有关。研究者还发现,晚唐到五代时期越窑青瓷釉料的配方,可能发生了变化:由早期的瓷石加草木灰的二元配方变成了瓷石加草木灰、石灰石的三元配方。而五代时期的秘色瓷的釉料配方,也在晚唐时期配方的基础上,与普通越窑青瓷发生了同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