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图四) (图三)
□李喜庆
自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设立以来,我国的各种读书团体像雨后春笋一样,不断涌现,各种读书活动蓬勃发展,掀起了全民读书新高潮。其实在古代,我国也是一个喜爱读书的国家,这在古瓷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让我们一道走近古瓷世界,品赏一下,古人读书的动人场面。
“过客不须频问姓,读书声里是吾家。”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读书则是通往这一美好愿望的唯一途径。这个粉彩孩童读书笔筒(图一),高11.3厘米,口径7厘米。外壁描绘就是一个孩童苦读的情景:春风吹拂,春光明媚,一株不知名的小树应时而开花,满目红花,令人赏心悦目;一个孩童坐在路边的山石上,手捧一卷书,正专心致志阅读,看他那专注的样子,令人感动。笔筒上方有“八大山人”四字。人们一定喜欢这个场景,都乐意讲成这就是我家孩童读书的情景。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是人生最好的事,读书的乐趣就好比绿草长到窗前而不剪除,放眼望去,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个清光绪浅绛彩“读书自有乐”罐(图二),高17厘米,口径18.5厘米,底径15.2厘米。外壁绘高士小童读书的情景:古树浓荫下,高士坐于石上,目朗神清,五缕长鬓轻飘,表情闲适自如,陶醉于眼前的绝妙景色之中。旁边两位小童坐在地上,一位小童手捧书卷,充满童趣。罐背草体书写了宋末遗民翁森的《四时读书乐》中的词句“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莫道读书无利息,须知性命有文章。”读书虽不能产生经济收益,但是让人的生命有了精彩和亮点。因此读书人总是让人敬佩的,而读书的女人更让人羡大乔、小乔就是女子读书的形象大使。这件民国“二乔读书”提梁壶(图三),高15厘米(含盖顶),长14厘米。外壁描绘的就是二乔读书题材,画面为一株枝繁叶茂的绿树下,姐妹二人在假山石上摊书共读。小乔双手捧一卷书,低头凝神注目,坐在旁边的大乔,侧脸注视小乔手上的书卷。二人超凡脱俗,呈现出高雅的气质。多么高雅的景致,让人动容神往。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或许有人认为苏轼横溢的才华,是天生就有的的,其实是他后天刻苦学习的结果。这件民国“苏轼月下读书”冬瓜罐(图四),高21厘米。外壁绘苏轼在月光下读书的感人情景,画面上一轮圆月悬挂在高空,儒雅的苏轼,正坐在绿树下假山石上,左手捧书,凝神注目,目光落在书上,似乎被书中精彩内容所吸引,身后一个孩童匍匐着玩耍和一个装满书的红匣子。罐身款识为“英雄志慨,名士风流”。多么感人的场面,正是这种忙里偷闲的读书精神,才成就了闻名古今的大文豪苏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