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带徒”实现持续引才育才,推动形成“以才引才、以才聚才”的叠加效应。
泉州市人才“港湾计划”实施以来,德化县紧密围绕县域特色产业需求,不断加大招商、引才工作力度,精准引才育才聚才,优化提升服务水平和营商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联动机制,实现从单一项目招商、政策招才向“项目+人才”打包引进模式的转变,助推德化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德化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突出“三个双向” 健全联动机制
4月18日至24日,德化赴上海、广东等地考察对接企业,推介德化招商引资引智项目,进一步推进玻璃制品产业园项目建设及引资引智引项目工作,多家企业代表、在外乡贤等都表达了回乡参与玻璃制品产业园建设的意愿。
为树立全县招商引才工作一盘棋思想,德化县将县委人才办与县招商办交叉充实到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中,实现决策同商共议、业务双向进入,打破原先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各自为战的工作格局,从组织机构层面打通招商与招才工作的“任督二脉”。
同时,统筹整合招商专员与人才政策宣传员两支队伍,举办招商引才政策业务培训,培养招商引才“双料”政策宣传员,实现队伍双向培养;推行人才办与招商办干部定期互派挂职制度,每次各选派1名业务骨干进行交流互派,推动人才工作和招商工作在换位思考中破解难题、优势互补,破除长期单向工作的思维桎梏。
此外,实行责任双向压实。人才工作方面,将“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联动机制成效作为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和贯彻落实市人才“港湾计划”的具体项目措施,把引才任务分解到51个招商责任单位,纳入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内容;招商工作方面,把引才成果作为评估招商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招商过程中引进的人才或团队经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确认后,作为招商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加分依据,调动招商成员单位招才引智积极性。
搭建“三个载体” 提升联动实效
“我们依托同乡会、异地商会建立招商工作联络点、人才工作联络站等招商引才服务平台,宣传推介德化招商项目、人才政策,加强与在外乡贤沟通联系,打通德化与海内外企业家、高层次人才沟通合作的‘最后一公里’”。德化县委人才办负责人罗德榜说。
近年来,德化县先后设立了驻马来西亚海外人才工作联络站、驻上海人才(招商)工作联络站等站点,吸纳460名海内外德化籍高技术人才、企业人才进入德化人才智库,与50多位专家人才、企业家在陶瓷产业、全域旅游等领域初步达成项目合作意向20多个,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团队40多人。
与此同时,明确德化特色产业和地区经济发展主攻领域,有选择地对接引进产业紧缺的高技术含量、高管理水平招商项目,在引进项目的同时配套引进人才、技术和品牌,推动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捆绑推进。并借助重大商贸活动中的人才集聚效应,在投资贸易洽谈会、商业展会等活动中同步铺开招才引智工作,把招商项目和人才政策“送上门”,把优质项目和高端人才“请回来”。
2017年以来,德化县共引进项目60个,是2016年新引进总数(24个)的2.5倍,协议总投资120.16亿元,比2016年(24.84亿元)增长39.1%,同步引进陶瓷、旅游、现代农业等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及团队200多人,呈现引资与引智“双丰收”的良好局面。
强化“三项措施” 促进良性运转
“我们不仅住房有了保障,孩子就学也得到相应政策的扶持,家庭的安定让我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良好的育才环境和开阔的市场前景也让我们对未来更有信心。”泉州市第四层次人才、德化县儒裕陶瓷研究所艺术总监林吉祥说。
为突出政策导向,拓宽招商引才“朋友圈”,德化县以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暂行规定等“1+5”系列人才政策和县招商优惠政策为突破口,健全引才聚才政策环境,为投资方和引进人才提供有吸引力的政策支持,并通过人才间口口相传,推动形成“以才引才、以才聚才”的叠加效应,把人才个体变成人才圈、人才链,实现可持续引才。
同时,德化县不断强化服务保障,激发招商引才“投资圈”。出台《德化县招商项目服务保障方案》《德化县人才工作联络站、人才工作海外联络站建设实施办法》等激励保障文件,由各落户乡镇以及招商(招才)项目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做好项目链式服务,做好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与各创业创新平台、各投资主体、民营企业的对接,帮扶人才项目落地生根。
除此之外,德化县还持续强化宣传引领,着力打造招商引才“生态圈”。通过开展“人才政策进企业”、人才“港湾计划”政策推介会、异地商会招商项目推介会等活动,集合现有人才政策和招商政策进行共同推介,并在各新闻媒体上做好同步宣传,帮助企业和人才用好用活各类招商引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