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金砖国礼大师”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化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于一身——
陈明良:以古为师 成就瓷艺界“大满贯”。
陈明良大师在创作
入选金砖国礼瓷《日光》
莲如意观音,参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代表作。
《惠女风情》参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代表作
日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名单和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德化陶瓷大师陈明良均榜上有名。陈明良此前已摘得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此次又同时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化瓷烧制技艺”代性传承人两项国字号荣誉,成为瓷艺界多项高级别荣誉的“大满贯”获得者。
鉴古藏珍 立足传统
除了艺术创作,收藏古瓷,也是陈明良最重要的爱好。20世纪80年代末期,陈明良独立办厂不久,一直忧心于瓷器销路。当时,他购得一件饰有龙和碧玺的德化青花瓷净手盘,买进时只有几十块,而转手价却高达200-300元。这让他看到,仿古的作品,不仅能卖出好价钱,也能学到老一辈陶瓷艺术家精湛的技艺。
1995年,藏友肖永昌向陈明良推荐了一尊疑似清朝年间仿明朝何朝宗的“掌上观音”,和所有的德化瓷藏家一样,拥有一件“瓷圣”何朝宗的作品,是梦寐以求的幸事。
时间的沉淀和苦心学习,早就练就了陈明良毒辣的审美眼光。“除了何朝宗本人,再也无人能有这般出神入化的境界。”陈明良说,这尊观音仅高7厘米,但观音面容端庄秀丽,发丝纤毫毕现,衣纹线条流畅大气,做工精致细腻,神韵独具。无奈藏家开价1万多,限于财力,他空手而归。回家后,这尊掌上观音一直在他脑海中出现,令他茶饭不思。几经波折,最终以6000元的价格获得这尊“掌上观音”。
“每次创作没有思路,鉴赏收藏的古瓷就成了我的‘良药’。”陈明良说,收藏的爱好恰好启发了创作灵感,通过反复揣摩,他在塑刻神韵、泥塑、工艺等创作层面上得到很大提高。
到目前为止,陈明良收藏的德化陶瓷藏品共3000多件,从西周到近代藏品都有,收藏内容主要以人物雕塑为主,多达两三百件。2005年5月他将所创和所藏集于一馆,取名“瓷艺堂”。陈明良笑着说:“我的瓷艺堂收藏的不仅是一部德化陶瓷史,也是一部中国陶瓷史。”
以古为师 探索创新
陈明良出生于陶瓷世家,从小跟父亲学习德化日用瓷的烧造技艺。1980年,16岁的陈明良开始拜师学艺,向师傅陈其泰学习雕塑。同年,他从德化第一瓷厂调到德化陶瓷研究所工作,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很快发现了民间日用器型与传统德化窑手工艺的不同。为了提升技艺,他废寝忘食地练习、摸索、烧造。1983年,年仅19岁的他独立创作的《千手千眼观音》轰动了艺术界,从此在中国陶瓷界一举成名。这件作品被行家誉为“瓷雕奇观、古今独创”。4年后,陈明良创办了自己的陶瓷厂。
收藏古瓷的同时陈明良不断调整创作方向,大量阅读有关书籍,从而大大提高了艺术鉴赏力和瓷雕创作水平,业界誉其“深谙瓷圣何朝宗瓷雕技法”。通过对古瓷的收藏研究,陈明良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他再现了“象牙白”“玉白”“猪油白”“葱根白”“孩儿红”等明代以来出现的釉色,加上惟妙惟肖的刻画雕塑,作品几近完美无瑕。
在陶瓷创作中,陈明良一直秉承“以古为师,不断学习再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的理念。他说,真正的创新是在读懂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把传统做到极致、最精,如《千手千眼观音系列》《百态罗汉》《盘古开天地》《志在书中》《得道》《惠女风情》等。特别在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日光》入选国礼的最高荣誉。《日光》的创作上采用传统技法手拉坯成型,堆贴工艺,古法新作,融入中国故事,将闽南民间特色,如厦门日光岩、闽南古厝、泉州南音、海丝帆船以及中国竹等元素,特意设计五个竹节,涵意金砖五国友好往来、团结共赢、繁荣昌盛寓意。
瓷艺传承 发扬光大
日前,记者来到明玉瓷研所工作室,陈明良正专注地制作一尊文昌帝君主模,这尊瓷塑高约80厘米,目前处在修饰阶段。“这是我做的第二尊文昌帝君瓷塑。”陈明良说,2006年他通过仿古临摹创作了第一尊文昌帝君瓷塑后慢慢发现一些不足,于是12年后在第一尊基础上再次创作。
平日创作中,陈明良碰到一些作品成型后令他不满意,就没有付诸生产。对作品精益求精、几近严苛的他有时一年创作十多件作品,最终只挑选一件精品,许多海内外藏友对其作品“一件难求”。
提及德化陶瓷,就要说到明代代表大师何朝宗。那个时期,德化的人物雕塑正处于产生和发展时期,何朝宗独创的“捏、塑、雕、刻、刮、削、接、贴”八字技法,更是将德化人物雕塑推向了一个高潮。作为“何派”技艺的传承人,陈明良一直在摸索,希望可以更多地掌握传统工艺的精髓。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化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明良历来重视对新人的培养,并将其作为自己的一份责,通过“名师带徒”的形式,把瓷艺传承给下一代,赋予陶瓷在历史长河上的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