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破损器物重现新颜
这名非遗传承人想开锔瓷博物馆 参与文物修复
维纳斯,正因其断臂,产生一种残缺美;残缺器物,正因这独特印记,诉说着岁月的情怀。旁人看似残缺的器物甚至是残片,在南昌市新建区樵舍锔瓷非遗传承人熊昊阳的眼中,却有独特的魅力,他用精湛的修复技艺,让破损的器物重现新颜。
熊昊阳和他的收藏
工作室里堆满了“破碗”
修复前后的器物
祖上技艺需要传承
5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熊昊阳位于新建区的工作室。小小屋子里的工作台上,几乎摆满了各种残破的瓷碗和碎片。熊昊阳介绍,这些都是他还没有修复完成的器物:“有一些是别人拿来请我修复的,大部分残器是我从各地自费淘回,逐一修复。这些年为了深造技艺和购买残片、工具材料等费用,最少也花了几十万元。我当‘锔瓷匠’不为赚钱,而是喜欢这门传统的手艺,更想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
锔瓷是一项古老的民间技艺,从铜片中裁剪出一条条锔钉,用锤子和钳子制成书钉状,然后在瓷器裂痕两侧钻孔,再将锔钉微微向内倾斜打进钻孔,最后打磨锔钉,直至瓷器表面恢复光滑且可以重新使用……在宋代张择端的巨型手卷《清明上河图》里,也可以看到街边“锔瓷”的场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原本走街串巷服务于百姓的锔瓷人变得罕见,手艺也面临失传。
熊昊阳从小学习绘画,他的外祖父也是锔瓷的手艺人,但他一直未钻研过这门手艺。大学毕业后,他当过美术编辑、干过记者,还进过剧组……一直未找到明确的职业方向。2010年,他在家里收拾东西时,发现了祖辈用过的老锔瓷工具,心里一动,豁然开朗。
痴迷修复深造技艺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锔瓷技术,熊昊阳还多方学习,并掌握了修复器物的另外两种方法——大漆和金缮技术。他说:“有些残破的器物并不适合锔瓷,多学几种技艺,只会将器物修复得更好。”
他随手拿起一件造型圆润的宋代湖田窑瓷杯,一半是原来的天青色,另一半是亚光漆黑。色彩上的强烈对比营造出一种冲突,看起来有美感,又感觉很古拙。“大漆修复比锔瓷工艺复杂、费时。从调漆、塑形、上漆、干透等,全部手工完成,根据每个器物的破损程度制订修复方案,修复一件至少需要几个月,而且生漆还会让修复者的全身皮肤过敏,但这些对于痴迷器物修复的熊昊阳来说,都不算什么。他说修复的意义是让这些器物恢复平日使用的功能,这也是锔瓷的起源。在传承老手艺的同时,熊昊阳还将现代人的实际需要和审美需求结合起来,在弥缝补阙中加以艺术上的巧妙装点,让一件件受伤的器物,在他手下枯木逢春,再次绽放魅力。
想办博物馆获多方关注
除了痴迷修复器物,熊昊阳多年来还收藏了200余件散落在民间的锔器,其中包括明代、清代老锔匠修复的残器和部分传统锔瓷工具等等。他表示,前段时间已经向相关的文化主管部门提交了开办锔瓷博物馆的申请,目前这个公益性质的博物馆有些眉目。“有可能会落址在明年即将建成的新建区文化馆内,但汪山土库景区的相关负责人找到他,表示了想合作的意愿。还有一些企业界人士找上门,愿意提供场地支持他开办博物馆。”对此,江西汪山土库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招商专员刘承俊向记者证实了此事,他表示:“因为汪山土库就是老房子、老建筑,对于游客来说太单一,所以公司希望把新建区的非遗传承项目导入其中,让游览内容更加丰富,锔瓷也是其中颇受关注的项目。”
虽然获得关注不少,但熊昊阳仍有困惑,“博物馆是公益性质的,缺乏盈利手段,光提供场地还不够”。熊昊阳说,想要提高展览水平,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他的计划是同时开办锔瓷博物馆和自己的作品馆,再加上一个传习基地,用作品和教学生的盈利补贴博物馆的运营。
除此之外,熊昊阳还想参与本地的文物修复工作,“比如前几年在新建出土的海昏侯墓,有机会的话,我也想为家乡的出土文物修复尽一些力。”